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617—650年)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印、尼传和汉传佛教传入西藏,本土原始苯教逐渐式微。吐蕃于792~794年召开持续3年佛教“顿渐之争”的辩论,辩论主题“由人成佛”应采取顿悟还是渐悟,印、尼僧代表莲花戒主张渐次修行成佛,汉僧代表摩诃衍那强调主观觉悟立地成佛。据说辩论中,摩诃衍那一度压制莲花戒,不得不请赞普出面裁定,由于赞普倾向后者,莲花戒反败为胜,汉僧被遣返回敦煌,渐悟派在吐蕃取得统治地位。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1)

顿悟渐悟

至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时期(838—842年),由于执行过激的灭佛政策,佛教一度灭绝,不久朗达玛被僧人刺杀,吐蕃王朝也彻底崩溃。藏史文献以郎达玛灭佛为界限,其前是藏传佛教的“前弘期”,之后称为“后弘期”,后弘期分上下两路,从阿里进入卫藏地区为上路弘传,代表人物阿底峡(982—1054),其弟子仲敦巴创立噶当派;从安多和康区传入卫藏地区为下路弘传。10世纪后半期西藏完成佛教的本土化即藏传佛教正式形成,俗称“喇嘛教”。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2)

朗达玛遇刺

自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藏传佛教派别分支最终定型。派别主要分为前期的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而噶当派又并入格鲁派。多数派别都与地方实力派或家族势力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教合一统治模式,“政教合一”起始于元代萨迦派,到明清格鲁派达于鼎盛,且在清代形成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转世系统,此外还有诸如热振、策墨林等活佛系统。明清时期,格鲁派法嗣在蒙古和硕特部及清朝支持下,逐渐成为西藏地方最具实力的执政教派。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3)

“黄帽派”——格鲁派

“格鲁”意为“善规”,由于创始者宗喀巴戴黄色桃形僧帽以示遵循戒律,又被称为“黄帽派”“黄教”。宗喀巴(1357—1419)出生于青海湟中,自幼随噶当派僧人出家于青海夏琼寺,16岁入藏跟随噶当、萨迦诸派高僧学习佛法近二十年。1409年初,宗喀巴在地方政权及贵族支持下筹建祖寺—甘丹寺,寺庙奠基象征着格鲁派的正式创立,其弟子于1416年、1419年分别筹建哲蚌寺、色拉寺,由此形成拉萨“三大寺”格局,后来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于1447年筹建扎什伦布寺,与“三大寺”并称格鲁派“四大寺”。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

宗喀巴上师

“达赖喇嘛”是格鲁派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达赖”是蒙古语“海”,“喇嘛”是藏语“上师”。1578年索南嘉措接受青海土默特部俺答汗赠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即指修得显密最高成就、学识渊博如海的上师。自此,索南嘉措被认为是第三世达赖喇嘛,并追认根敦朱巴、根敦嘉措为一世、二世达赖喇嘛。1587年,明朝册封索南嘉措为“金刚持”,达赖喇嘛世系首次受到中央认可。其后,索南嘉措示寂,俺答汗曾孙云丹嘉措被认定为第四世达赖喇嘛。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5)

索南嘉措

1652年明末清初,第五世达赖喇嘛前往北京朝觐,次年1—5月驻锡京师,顺治赐其金印册封,由此经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喇嘛成为历史定制。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6)

顺治皇帝与五世达赖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出生于西藏门隅一户农奴家庭,于1697年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受到拉藏汗与第巴桑结嘉措的政治争斗波及,以行为不检等道德罪名被剥夺名号,据传在1706年押解赴京途中圆寂。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7)

仓央嘉措

1720年,清朝平定准格尔部的军队护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1708-1757)从理塘入藏,达赖位次一度降低,噶伦的实力地位攀升,后经1727年、1749年噶伦专权乱事,清朝中央废除西藏郡王掌政制度,规定由达赖与驻藏大臣直接领导噶伦。八世达赖强白嘉措(1758-1804),期间廓尔喀人(即尼泊尔人)于1791年大举侵入西藏,占领后藏洗劫扎什伦布寺,七世班禅逃至拉萨避难;惊闻变故,乾隆派福康安收复失地 ,次年攻入廓尔喀都城,敌酋投降立誓永不侵藏。此后中央正式设立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均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8)

金瓶掣签

此后九世达赖隆朵嘉措特准免予掣签,十世达赖楚臣嘉措、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十二世达赖成烈嘉措,皆由金瓶掣签认定,至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1876-1933),报请中央政府特准免予掣签。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9)

坛城

十三世达赖于1877年被认定为转世灵童,1879年经中央批准举行坐床典礼,随后按例由中央封其父为公爵,由噶厦拨给许多庄园和农奴。1886年英军由锡金侵入西藏,两年后中英签订《藏印条约》,英国吞并中国藩属哲孟雄,取得在亚东开埠贸易的特权。1895年十三世达赖开始理政,1898年英印总督试图越过清朝中央与西藏单独谈判,遭十三世达赖坚决拒绝,英国遂以武力相威胁,达赖也没有屈服。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10)

英军入侵西藏

1899年,十三世达赖请求清政府援助军火以御英夷,遭到清政府驳斥,又于次年派德尔智赴沙俄寻求支持。1903年英军入侵西藏,达赖组织军民抵抗,次年英军攻入拉萨迫使达赖逃亡库伦,再遣德尔智赴俄请援。1906年4月起程返藏遭到英方阻挠,达赖提出入京陛见皇帝,至1908年辗转到京,慈禧以光绪皇帝名义承诺“保持他在西藏的权力和地位,并保证西藏人民绝不会受到任何损害”,期间英使频频拉拢挑拨达赖,不久光绪、慈禧先后崩逝,达赖喇嘛辗转漂泊五年后,于1909年12月返回拉萨。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11)

达赖觐见慈禧

回藏后,在西藏亲英贵族影响下,对英国态度逐渐软化。1910年驻藏大臣推行改革受阻酿乱,清朝着赵尔丰指派川军入藏维持秩序,十三世达赖致电各国驻京公使,希望列强迫使清廷撤军,而且下令征调民兵阻截川军,川军冲破阻截进入拉萨后,达赖喇嘛逃亡英属印度,清廷宣布革去十三世达赖名号。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驻藏大臣因清帝退位自动离职,英国指使十三世达赖派人组织暴动,围困西藏各地驻守川军,驱逐川军和在藏汉族群众。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12)

抗英藏军

1912年6月,十三世达赖回藏,1913年初推行一系列“新政”,接受英国军火和财政支持;10月在英国撺掇下派代表参加西姆拉会议图谋“独立”,遭到北洋政府代表严词拒绝。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13)

藏族民众

1917年十三世达赖在英国胁迫下发动对西康的进攻,与川军隔雅砻江相望而止;1919年10月,北京政府派代表与十三世达赖多次会谈,达赖表示愿服从中央政府。1921年初,英人柏尔入藏游说达赖搞独立,遭到拉萨三大寺喇嘛反对;1924年亲英少壮派军人谋反被察觉拿办,十三世达赖开始疏远英国人,此后达赖喇嘛倾向于接近中央。

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4)(北洋人物志川藏风云)(14)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

1929年达赖表示拥护国民政府,愿意恢复旧制,派人参加蒙藏会议,并于1931年在南京设立西藏办事处,期间虽各种事件引爆战争,但爱国和平力量已经取得绝对优势,战乱很快便平息下来。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病逝于拉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