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1)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下“明十三陵”,建于何时?都有哪些陵墓组成?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2)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3)

明十三陵建于1409年~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4)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

长陵(明朝第三代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献陵―明朝第四代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景陵―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明朝第六代皇帝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茂陵―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泰陵―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康陵―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永陵―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昭陵―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坖(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定陵―明代第十三代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

庆陵―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德陵―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悊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思陵―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朝第十六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顺治帝、康熙帝亦曾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贞忠殉主。

“明十三陵”闻名世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相信大家读完以上介绍就有疑问了,既然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什么只有明十三陵呢?其他三位皇帝的陵墓去哪了呢?怎么没看见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二位皇帝明惠宗朱允炆以及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呢?其实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葬在“明十三陵”里,个中原因听我娓娓道来。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5)

1.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建都于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当时的都城是南京,还没有迁都北京,所以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6)

2.明惠宗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也有人说流亡海外,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也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7)

3.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9月―1457年1月),在位7年,年号景泰。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因其兄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不甘于失去皇位,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成功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是以“王”的身份将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玉泉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十六位皇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大家好,我是榣哥说历史,本期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有不同的看法,好的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