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

作者:张恒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原型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要经历多种考验,包括生死、苦乐、荣辱等,但最严峻的考验莫过于生死考验。在生死关头是英雄还是孬种,是勇者还是懦夫,是奋进还是退缩,无疑是人格的试金石。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铁道兵参战人员,面对美机的狂轰滥炸,和投下的大量定时炸弹,在抢修和反轰炸中,都要面临生死的考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了广大指挥员的坚强誓言;“活着干,死了算”是官兵们的口头禅。最近在阅读刘世安及其老战友写的援越抗美回忆文章,翻阅二团在援越抗美中荣立一等功英烈的英雄事迹,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颂歌。

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1)

邓孝成、陈友林——舍生忘死救连长。1967年7月7日上午,二团二连副班长邓孝成与战士陈友林随连长赵钦喜前往K225桥拆模型板,途经郎梯车站时,突遭4架敌机连番袭击,炸弹在附近爆炸,菠萝弹像雨点似倾泻。在危急时刻,这两位年轻战士,共产党员,想的不是自己尽快避让,脱离险境,而是不约而同扑向连长,邓孝成伏在连长上半身,中弹当场牺牲,陈友林伏在连长下半身,全身重伤10多处,两股肠子露了出来,后经3次转院,五次手术才保住生命,身上还残留着两块弹片。连长也受了伤,但在两位战士的保护下,避免了牺牲。

事后,政治处人员采访陈友林,问他为什么不顾危险去保护连长?这位质朴、憨厚的战士回答道:“连长是一连之长,他比我重要!”1967年8月,一支队给予牺牲的邓孝成追记一等功,给予幸存的陈友林记二等功。二团党委和政治处对此有异议,多次向上反映,认为这两位战士的英雄壮举是一样的,生死结果不同,记功不应有分别,后来一支队在1968年1月正式下文,将陈友林的二等功改为一等功。

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2)

▲一支队党委给陈友林等三同志提高功等的决定

李绪全、郑兴和——奋不顾身救伤员。1966年11月1日下午,二团七连在越南越池大桥工地抢修,突遭数十架敌机轮番轰炸,顿时现场血肉横飞,伤亡惨重。战士李绪全主动奔向遭轰炸集中的地段,帮助卫生员包扎伤员,并将6名伤员背回掩体,当他又一次向包扎处奔去时,一颗罪恶的重磅炸弹在他身边爆炸,无情地夺去了这位年仅21岁战士的生命。支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一等功。在他英雄事迹感染和激励下,该连卫生员郑兴和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忍着伤痛,一连救出37名伤员,处置措施及时有效,为抢救战友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后来也和陈友林一样,在一个文件上由二等功改为了一等功。

李水光——让出掩体救大娘。1966年11月1日下午,二团十三连二排正在越池车站紧张抢修,突然数十架敌机临空轰炸,排长及时组织疏散隐蔽。战士李水光刚进防空洞,轰炸声四起,李水光发现两位五十开外的越南大娘不知所措,尖叫乱跑,便毫不犹豫地冲出掩体,将两位大娘扶进狭小的洞内,自己则挡在洞口,不幸中弹,用自己20岁的青春年华保护了这两位异国大娘的生命。这两位大娘感动不已,放声恸哭,久久不愿离去,一支队党委给李水光追记一等功。

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3)

杨远才——挺身而出救列车。1966年2月7日凌晨4点,二团十一连战士杨远才赶着5头生猪来到两桥之间,这时由河内开往安沛的71次旅客列车迎面开来,生猪受惊后,跑上铁道,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远才挺身而出,驱赶猪群,不幸被呼啸而过的列车撞倒在路基旁,身负重伤,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300余名旅客和列车的安全。开初,连队以为是一场事故,后来经中国驻越使馆,中国赴援慰问团及越南铁道部门的介绍和宣传,引起援越部队领导机关高度重视,杨远才被认定为抢救列车壮烈牺牲,是“欧阳海式的战士”,一支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二团宣传队为此谱写了“歌颂英雄杨远才”的歌曲,到处演唱:“长江红河翻巨浪,革命情谊万年长。杨远才舍身救列车,写下英雄新篇章......”

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4)

在援越抗美前线,除了二团(一大队)这六位舍生忘死救战友、救伤员、救大娘、救旅客的一等功臣外,其他兄弟部队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不鲜见,但最广为流传的是“将军与士兵互救”的动人故事。

将军是一支队工程指挥部主任龙桂林。他1918年出生,山西沁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考验,曾在延安抗大学习,经过军委机关,北平军调处,部队主官,军事院校,铁道兵领导机关等岗位历练的传奇式人物。1965年铁道兵委派他担任援越抗美一支队主任,是统领五个大队,近3万人马的“一号首长”,负责越南北方4条铁道线,长达500公里的管区的抢修,抢建,保障任务。

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5)

1966年8月21日下午4时,这是一个难以忘却的日子。龙桂林主任带着支队作战科长、翻译、警卫员乘吉普车从支队驻地出发,前往市求大桥抢修现场。汽车行至1号公路93公里处,龙主任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敏锐地发现有空袭迹象,立即命令司机停车防空。就在刚下车的一刹那,敌机已临空投弹,作战科长高荣和司机刘富正当场牺牲在汽车旁,翻译受伤。

与此同时,警卫员将首长按在一低凹处,用身体扑在他身上,但炸弹爆炸的气浪将他俩掀开,首长被抛出五六米远,头朝下落在一个单人掩体内,身体多处受伤,并立即昏迷过去。警卫员身体也多处受伤,血流不止,也昏了过去。警卫员苏醒后,忍着伤痛,立即抢救首长,用受伤的双臂吃力地将首长从单人掩体中拖出来,但因伤势过重又昏迷过去。龙主任苏醒后,不顾伤痛,立即救护警卫员,用毛巾帮他绑扎伤口止血,为抢救警卫员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空袭过后,越南群众将牺牲者抬走,路过此地的一辆越南人民军汽车,将受伤的龙主任、警卫员、翻译送往附近的越军方医院抢救,随后又被支队转送回国治疗。龙主任受伤后一直在疗伤休养,直到1971年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副司令、铁道兵司令部参谋长。

国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6)

在这期间,他一直牵挂着受伤的警卫员邓德海。邓德海1965年入伍,湖北公安县人,入越后担任龙主任的警卫员,他们平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感情很深。邓德海受伤后,龙主任为他的治疗多方联系医院,退伍后,又经常写信关心他,寄钱寄物接济他。邓德海也不时赴京看望老首长,龙将军深情地说:“小邓,我们是‘生死之交’啊!”

如今,龙桂林将军和邓德海都先后离世了,但他们在越南战场互相救护的故事,一直作为“战友情,官兵爱”的佳话传颂。

2022年11月8日于武汉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