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1)

电子产品普及和升学压力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眼睛过度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发生近视等问题,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经常玩手机才发生近视的”“孩子总是趴着看书,视力逐渐下降了”……

虽说玩手机、坐姿不端正确实对眼睛有害,但大部分人忽略了一点:用眼距离。控制近距离用眼是儿童近视防控的重要因素,如果近距离用眼不控制的话,那么之前科普的光学、药物等手段的控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那么,为什么控制近距离用眼对近视防控这么重要?

一、什么是近距离用眼?

近距离用眼就是用眼看近处的东西,如看书、写字、用电脑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障碍、供血不足和新陈代谢失衡,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容易使视力下降,发生近视或近视度数加深。

二、眼睛的调节状态与近距离用眼

大家可以看一下,对于正视眼或矫正的屈光不正眼来说,看远时,远方视标和视网膜共轭,眼睛处于放松状态的,没有调节。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2)

人眼为了聚焦不同距离的物体而改变其屈光力,称为调节。

例如,对于眼前40厘米远的视标,人眼没有调节时,聚焦在视网膜后。

正常调节时,为了把眼前40厘米远的视标聚焦在视网膜上,眼睛要产生1/b即1/0.4=2.5D调节。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3)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4)

视标距离越近调节越大,两者成反比例关系,视标离眼球越近,眼睛付出的调节越大。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视标从5米移到1米(1/5),调节变化是0.8D;接着视标从1米移到0.2米(1/5),调节变化是4D,进一步视标从0.2米移到0.1米(1/2),调节变化是5D。所以目标越近,付出的调节越大,眼睛也越容易疲劳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5)

视标距离越近,调节滞后越大,越容易促进近视发展。

什么是调节不足调节滞后

调节不足是指眼的调节力不够;而调节滞后是一种大脑的反应,是调节的习惯(调节总是慢半拍)。

举个例子:调节不足就是没有钱(调节),没钱可花(调节不足);调节滞后就是有钱(有调节,调节正常),但花钱时总是要讲价,想少花钱(调节滞后),是一种行为习惯(大脑的调节反应习惯)——虽家财万贯(调节正常)但买东西还是得斤斤计较(调节滞后),能少花一分是一分(调节能少用就少用)。

调节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可按最小调节幅度公式计算: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调节力下降后,就不是不舍得花钱(滞后)的问题,而是无钱可花(没有调节)。

临床大量研究后得出阅读距离和调节的关系,下图:红色直线为理论调节值,蓝色折线为实际调节值,两者之间的线段为调节滞后值,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阅读距离越近,调节滞后值越大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6)

而调节滞后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初始动力,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之后,造成远视性离焦,向大脑发出眼轴还不够长,需要继续向后增长的信号,这种反馈机制导致眼轴不断增长,近视度数加深。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7)

所以在所有的近视防控方法中,控制近距离用眼为第一要素,包括手机、IPAD、电脑网课、书法、钢琴、围棋、乐高、近距离阅读等高强度近距离用眼。

三、近距离用眼对眼睛的伤害1、造成肌肉紧张

当我们看远时,睫状肌和晶状体都保持正常安静状态,没有动作,远处目标看得很清楚。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8)

而当我们由远看近时(目标来自5米以内),随着目标的移近,眼睛要想使这种来自5米以内物体反射出来的发射光成像在视网膜上,单凭晶状体调节一种功能是不行的,这时双眼就要发生3个动作(集合、调节和缩瞳):双眼内直肌同时等量收缩,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凸,眼的屈光度相应增加,以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轮廓清晰。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9)

由此可见,当眼睛长期、持续看近时,以上这几组肌肉都需要长期、持续收缩,久之必然导致肌肉紧张、麻痹、功能丧失。2、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供血不足

由于肌肉长期收缩,必将压迫与其相连的眼部血管,导致眼部充血、眼部血循环障碍。特别是睫状肌,它与眼部主要的供血动脉相连,它的持续收缩,不仅导致自身的血循环障碍,同时还压迫了眼部主要的供血动脉,从而加速了眼球整体的供血不足。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10)

肌肉的收缩是需要能量的,眼部的血循环障碍,使营养物质不能及时供给,这种状况进一步加重了睫状肌的痉挛,导致视疲劳加重。

近视的发展和风险,与近距离(<20cm)的持续阅读时间(>45分钟)明显相关,而不是与近距离活动的总时间相关,如悉尼近视眼研究发现,连续阅读30min以上的儿童更有可能发展为近视*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11)

近视的成因也不光是这一个方面,其中也包括了遗传因素、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由于眼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而无法回到原来的形状,眼轴增长和(或)屈光介质变化而形成近视,所以近视防控最主要的尽量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证充足的户外运动

四、充足的户外活动很重要

大多数研究表明,在户外花费更多时间的儿童患近视的可能性更小。

户外活动时,较强的光刺激可使得视网膜受体(处理眼睛光信号的神经)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 deprivation myopia,FDM)可使局部视网膜成像质量改变,引起脉络膜变薄和巩膜伸长,自然光促进分泌的大量多巴胺可以增加脉络膜的血供,增厚脉络膜层,从而延缓眼轴增长,预防近视发生和控制近视度数发展

研究发现,当环境光照度在1000lux以上时,近视防控就会有显著意义。当环境亮度在3000lux~5000lux以上,近视的进展速度又会下降一个台阶。虽然1000lux的照度在室内比较难实现,但在室外即使是多云或者阴天也很容易达到(晴天中午的阳光照度可达8000-100000lux)。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12)

平均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可使近视发病率降低9%, 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也能有效减缓眼轴增长。

当然,这里的户外活动只要在户外即可,坐着晒太阳也可以,不需要特定的“运动”,也不需要进行高强度运动。

户外活动时,需注意紫外线防护, 避开白天(12:00-15:00)的强光时段,或者注意(戴太阳帽 太阳镜)防护。

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进行一下这些防控近视的户外运动:

1)球类

坚持参与乒乓球运动,可提高双眼的调能功能,连续的羽毛球运动,运动者双眼的睫状肌、晶状体状及晶状体的悬韧带都可得到锻炼;新兴运动嗒嗒球的操作过程融合了乒乓球、网球及羽毛球的技术及步法、所以也可使眼部得到锻炼。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13)

2)放风筝

风筝放飞后需要双眼实时观察风筝的高度与位置,并需要完成较长时间的视远活动,从而使得眼部的睫状肌得到放松。

合理用眼谨防近视(为什么近视防控要控制近距离用眼)(14)

3)跳绳

人体在弹跳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姿态,需要通过眼外肌的快速移动才能在视网膜上呈现出清晰的物像,弹跳对眼部具有锻炼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