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

“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相信很多人对于这句广告词都不陌生,90年代时,三全集团的广告经常在央视亮相。

伴随着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三全食品用一枚小小的汤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1)

而这一切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三全集团的创始人——陈泽民。

PART01

陈泽民的童年,用一句网络流行词概括来说,那就是特别会“搞事情”。

1943年出生的他,从小跟着当炮兵专家的父亲走南闯北,各地辗转。

这样的生存环境,让他养成了极好的适应性,一点也不怯生。十岁的时候,别的小孩还在玩泥巴,他已经可以在电影院通过捡烟头、卖废品赚钱,支援“抗美援朝”。

初中时他还自学理发,去干过泥瓦匠、装卸工这样的体力工作。后来,研究了理发推子的操作模型后,念高中的陈泽民又帮农民设计了收割机的模型。

不仅如此,他还能组装和维修电器,大到电视机,小到收音机。

1965年从医学院毕业回到四川工作,当了外科医生的陈泽民“不务正业”,经常鼓捣一些科技发明,“一不小心”当上了单位的科技标兵。

五十岁之前的陈泽民,工资虽然不高,但好在非常安稳,家庭也很幸福,按照正常的模式,他接下来应该是退休,开启自己含饴弄孙的时光。

在这个“知天命”的年纪,已经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当副院长的陈泽民,却还想像年轻时那样,再“搞一点事情”。

PART02

时势造英雄,1989年前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下海经商,看着身边的朋友因为经商成为了万元户,而自己还拿着一百来块的死工资,五十岁的陈泽民也毅然决然的做出了下海经商的选择。

陈泽民和爱人一起找邻居借了一万五,在郑州一个小巷子里开了家三全冷饮部,专门经营软质冰淇淋。之所以叫三全,是为了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刚开始创业时,陈泽民身边的人都很不看好他,甚至认为他是不务正业,但陈泽民没有退缩,反倒是迎难而上,选择背水一战。

“等下去可能会失去机会,有后路的话,也不会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可走,只能往前冲。没有条件,没有钱,都是靠自己有动力去创造条件。”

陈泽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时市面上流行夹心冰激凌,但是引进相关的设备需要花十万,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陈泽民细心研究了冷冻原理,没有花一分钱,用原来做冰糕的盐水槽生产出来夹心冰淇淋,这样的二次冷冻法,也为陈泽民后续的速冻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仅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作为医生的陈泽民,还细心调整了配方,将产品做得更方便经济,面世以后,这样的冰激凌很受消费者欢迎,生意火的不得了,短短三个月,他就把借的钱和利息还了。

PART03

冬季是冷饮的销售淡季,看着闲置的设备,陈泽民开始继续琢磨自己的下一步动作。

1990年,陈泽民去哈尔滨出差,看到当地人将包好的饺子放到户外冻着,随吃随取,并且经久不坏。

陈泽民因此受到启发,身为四川人的他,爱吃也爱做,经常会做汤圆送给街坊四邻,品尝过的人,几乎都是交口称赞。

借助自己之前在卖冰激凌时使用的速冻技术,陈泽民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

当时的陈泽民,靠着一腔热情做事业,速冻食品行业之前没有人做过,大家也猜不到它最终会走向何处。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陈泽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一个又一个笨办法,来为自己的事业打开局面。

“开始的时候落差很大,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很好,我又是医院的副院长,职位也不低,都是大家来求我办事。但是自从我下海以后,我的身份转变了,什么事都得求别人。”陈泽民描述当初的境况。

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2)

创业最初,陈泽民将自己做汤圆的经验传授给工人们,为的是形成一条成熟的生产线。擀面做汤圆统统自己亲自上阵,大家都很少叫他“厂长”,更多称他为“陈师傅”。

打好这个基础后,陈泽民又开始跑市场,蹬着三轮车开始做市场销售。

他的推销不是将产品夸得天花乱坠,而是拿着锅碗瓢盆,在市场上把汤圆煮给大家吃。

去北京开会的时候,陈泽民还会把产品带过去继续推销,和西单菜市场的负责人交流了许久,对方答应进两吨试试,没想到陈泽民的会还没开完,对方就打电话过来,要求最快的速度再拿五吨过来。

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3)

北京市场的火爆,给了陈泽民很大的信心,后面,他又一鼓作气,开发了速冻粽子、水饺、包子、馒头等几百个产品,一举打开市场,从那时开始,他就被冠上“中国速冻食品开创者”的名号。

销售渠道逐渐拓开,1993年起,三全的日产量就达到了30吨。

回顾创业之路,陈泽民认为,一个人创业的目标可以很远大,但都要从小处一点一点做起。

“温州人为什么那么厉害,就因为不论是纽扣、拉链、打火机,还是皮鞋、马桶、厕纸,人家都能把它发展成一个大的产业。就连在街头擦皮鞋,温州人都能把它搞成一个个连锁店,创出一个大的事业。”

目前,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装备水平,三全都处于国内速冻食品的领导地位,公司市场占有率长年在30%左右。

这一切,除了得益于陈泽民的勤劳踏实,更因为他在生意场上的大格局。

PART04

创业之初,陈泽民曾经被骗过,货款收不回来;也曾在送货的途中翻车,差点丢了性命;因为放弃优渥的工作机会,选择下海闯荡,也被很多人笑话太傻……

质疑的声音不断,但陈泽民对于自己的选择却愈加坚定,五十岁知天命的年龄,别人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人生作总结,而对于陈泽民来说,人生下一段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陈泽民最不喜欢回顾过去创业的艰难,他说,每天有那么多要干的事,我每天都在冲锋,哪有时间回顾过去?

当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他征服创业中的一个个困难时,他的回答是:是梦想,梦想是我创业路上的动力。

十几年来,三全只做食品,很多人说,三全的路子走得过于保守,身边其他的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但对于陈泽民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它的主要生产命脉,与其花时间不断拓展副业,分散精力,不如专注主业,打造百年企业。

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4)

创业以来,陈泽民不止一次的提出,“产品质量是三全的生命线”!

一次他去到焦作,遇到一家销售商因为冷库停电,卖的都是裂口的三全凌汤圆。陈泽民当即决定全部回收,免费更换。

“你拿裂口的汤圆卖,这不是砸我的品牌吗?这品牌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在和思念食品的竞争中,陈泽民也没有露怯,而是积极寻求合作,甚至还邀请思念的老总李伟旁听三全食品公司的重大会议!

“一个山头如果只有一只老虎和一群羊,那老虎也会变懒,如果还有一只狮子,那么老虎和狮子都能保持强壮!”

只有对于自己的产品足够自信,才能在竞争对手面前泰然处之,陈泽民用一颗小小的汤圆,建立了自己的食品王国。

有人说他的人生“开了挂”,但这些成就的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也只有陈泽民本人才能体会一二了。

PART05

如今的陈泽民已经退居二线,企业交由自己的儿子以及专业的经理人管理,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退休的时候,已经74岁的他,又重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作为全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创始人,陈泽民说:“搞食品工业不是我真正的爱好,70多岁我才有时间重拾旧梦。”

陈泽民如同年轻人一样精力无穷,全副身心的投入对地热发电技术升级换代的研究中,吃住都在工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地美特的地热发电解决方案赢得国内外一致交口赞誉。

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5)

写在最后

50岁下海,1.5万元起家,4年成就民族品牌,市值70亿,73岁二次创业,陈泽民的一生,完成了他人之所不能,于他而言,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这是陈泽民的奋斗故事,作为一个创业者,他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对于我们来说,也许终其一生,达不到陈泽民的成就,但只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为心之所向而努力,活得有激情,有温度,有态度,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成功呢?。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点个“在看”,希望你的梦想,也能成真!

59人白手起家赚10亿(50岁下海靠1万5起家)(6)

ps:本文配图为方便阅读,与具体内容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