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会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税后薪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HR最能体会人才竞争的激烈与无奈,作为财务人员也要为企业分忧解难,助力HR的招聘工作。非财税专业的人才往往不懂也不愿意在个税方面花费心思,于是常常采取税后薪资的方式与招聘企业谈聘用条件。这方面经验不足的会计可能在税后薪资这方面的计算出现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失误,这里小编就从共享会计师“一对一清单”栏目里找到黄云汐会计师的一个相关问答案例分享给大家,供参考借鉴。

工资会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税后薪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1)

问:

我公司请了一名工程师,谈好的每月工资为税后12500元,个税由我公司负担,我先估计那个税金额加上申报总额,然后个税又变大了,到底如何将税后工资换算成税前工资呢?有没简便的方法呢?如何做账更合理一点呢?如何才能让我公司所负担的个税能合理合法地在税前扣除呢?

答:

中级会计师黄云汐回答道:

工资会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税后薪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2)

推算个税步骤

1.计算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累计税后工资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确定不含税收入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步骤1计算出的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居民个人不含税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查找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

3.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将步骤2查找出的预扣率(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计算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会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税后薪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3)

4.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通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查找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这种情况下,计提工资的时候要连同应该缴纳的税金一并计提,这样可以直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工资会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税后薪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4)

借:费用类科目/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等于个人实得工资+企业负担的个人所得税)

发放工资的时候: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企业负担的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个人实得工资)

缴纳税金的时候: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小编:黄会计师的回答基本都是文字描述,如果你觉得理解起来比较费力,那么建议你直接用问题中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会助你更易直接理解黄会计师的回复。

以上黄云汐会计师答复不代表平台观点。

收集整理:共享会计师,专注于财税问题咨询解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