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模式有哪些(水稻种植人人懂)

水稻要长得好,施肥跑不了,不要施肥多,关键是时间掌握得巧,要想高产往下看,这样施肥怎能长不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稻施肥的几个关键时间吧,只要我们把握住这几个时间,水稻长好了,病虫害自然也会减少,这样又能有效的为我们节约成本。

水稻种植模式有哪些(水稻种植人人懂)(1)

水稻施肥,我们可以主要分为4个时期,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攻粒肥。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占花费总量的40%,结合深耕、耙田。

2、分蘖肥,这次施肥非常重要,这将决定我们后期的一个产量,只有分蘖多了,我们的产量才会提高。追肥要掌握“蘖肥早、穗肥巧”的原则。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第一次施促蘖肥,在三叶期左右每亩5千克尿素。第二次施保蘖肥,在第一次追肥后7~10天施用,每亩尿素7.5千克复合肥,配合页面喷页面肥。促蘖肥早施促进早分蘖,发挥低位蘖穗大优势。

水稻种植模式有哪些(水稻种植人人懂)(2)

3、穗肥,穗分化期是决定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的时期,对结实率及千粒重亦有较大影响,此期施肥的目标是:第一,形成足够的库容,即在已有穗数的基础上,使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达到预期要求;第二,形成理想株形与强健的根系,使抽穗时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受光态势良好,为抽穗后灌浆物质的生产奠定基础;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产物贮藏量。

4、粒肥。粒肥是指抽穗至齐穗期的追肥。对土壤肥力后劲不足的稻田,应酌情施用粒肥。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叶片浓绿,提高光合作用,防止根、叶早衰,使籽粒充实饱满。如果植株没有明显的缺肥现象,盲目施用粒肥,会造成肥料过剩,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导致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

如果后期水稻仍然长得十分茂密,我们可以适当采取化学控制,页面喷湿一些多效唑或者其他生长调节剂或者磷酸二氢钾。实际上也是起到粒肥的作用。

水稻种植模式有哪些(水稻种植人人懂)(3)

喜欢我文章的请给我点赞转发吧,每天都有新的文章更新,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