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亭对泣(新亭对泣)

新亭对泣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世说新语·言语》

西晋末年,西北游牧民族趁晋朝八王之乱,陆续进入中原建立非汉族政权,中原士大夫相率南渡长江避难,琅邪王司马睿这时过江在建业(今天南京)建立东晋王朝。“过江诸人”就是指这些东晋王朝中的南渡士族,也就是史家所谓“南渡衣冠”。“新亭”即今天南京市南边的劳劳亭,东晋初,从北方南渡的名士常于风清日丽的时候在此聚会。

本文就是描写在一次聚会上,王导与周顗诸人面对同一风景各自不同的情感反应。

周顗环顾四周美丽的风物,溶溶的春光,大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慨,凄凉地感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春天风景倒是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家国山河完全不同,不久前还是在黄河边的洛阳赏春,现在却跑到了长江边的建业聚会。一句话就流露了周顗心中隐藏的创痛,表现了这位风流自赏士人的感伤多情。座中名士们听了也都相对歔欷,由此可见朝廷上下弥漫着悲观凄切的气氛。

东晋以前,长江流域的文化经济落后于中原,汉族士人南渡都属于万般无奈,很多士人过江时潸然泪下,《世说新语·言语》载:“卫洗马(玠)初欲渡江,形神惨顇,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从发达的地区跑到落后地方,谁没有卫玠这种忧愁呢?

王导是当时国家的中流砥柱,也是当时名士心目中的主心骨。《晋书》本传载:“桓彝初过江,见朝廷微弱,谓周顗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欲求全活,而寡弱如此,将何以济?’忧惧不乐。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管夷吾即有“春秋第一相”美誉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桓彝将王导视为当世的管仲,可见王导在当时士大夫心中的分量。王导这时要是跟着周顗一块以泪洗面,那整个国家更会人心惶惶。听了周顗的感慨,看到大家的悲伤,王导马上把脸一沉,厉声厉色地对大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在这国运艰难的时刻,应当齐心合力报效刚刚建立的朝廷,鼓起收复中原失地的勇气,怎么能像囚徒似的相对垂泪一筹莫展呢?“楚囚”本指春秋时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钟仪,后用来泛指被囚禁的人,这里比喻处境窘迫又无计可施的东晋士族。

只用“愀然变色”四字写其神态,只用短短三句对话写其内心,一个老辣政治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遇事不滥用感情,处世则沉稳刚毅。

作者以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把不同的性格和形象衬托得格外鲜明,的确是文章高手。

(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果麦文化传媒发行,全部用芬兰进口轻型纸印制。在当当、京东、天猫有售。)


行亭对泣(新亭对泣)(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