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注意事项总结十条(不要输在起跑线)

有人说大学军训是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衔接,这点说的不错。军训的时候,每天早上,大家按时起床,匆忙叠被子、换衣服,洗脸刷牙,然后大家匆匆忙忙的去吃早餐,去固定地点集合。大家都是统一行动,去同一个地方,面对的是同一个教官。去两次就熟了,跟高中很相似,没什么太大的不适应。

但是军训结束后就不一样了。每天早上都是8点多才上课,有时候更是到10点才有课。上课前的这段时间,有人在校园里晨读,有人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学习,有人去球场运动,有人还在宿舍睡懒觉。这个时候同学们都是分散开的,到了上课时间,就要自己提醒自己了。

大学入学注意事项总结十条(不要输在起跑线)(1)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而上课的教室,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是每一个科目都有一两个教室,所以你会有很多个教室。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上课了都不知道在哪里上,会手忙脚乱的。尤其是那些大得离谱的学校,听说上课都要踩单车去的。

所以大学跟中学的区别就出来了,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没人管!以前有人嫌高中里教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很乏味,但是大学里,除了宿舍这点是固定的,其它的教室、自习室、图书馆、运动场,甚至连学校饭堂,都是有好多好多选择的,包括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驻足停留。如果没及早适应大学生活,会很容易迷失的。下面提几点建议。

大学入学注意事项总结十条(不要输在起跑线)(2)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交流互动】

大学里没人管了,听起来是好事,自由了。但是实际上,是要自己管自己,要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了。如果自己也不管自己,放任自流随波逐流,那大学很容易就废了。

那怎样才是自立呢?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错,恰恰相反,是要多点和老师同学互动,经常交流,才能避免做书呆子,才能有方向有目标的生活学习,及早适应大学的生活。

经常跟老师交流互动,有不懂的知识老师能及时帮你补课。老师还能掌握你的知识结构,能够提醒你要注意的问题,可以推荐你看哪些书籍,补充哪方面的知识等等。如果你能力很强,还可能会告诉你有哪些课题有待破解,有哪些课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方向等。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更有目标,有兴趣,有动力,会更容易出成绩。

经常跟同学们交流互动,学习上能够互相提点,互相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可以增进彼此感情,可以充实生活咯。

大学入学注意事项总结十条(不要输在起跑线)(3)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学业为重】

作为学生,学业肯定是最重要的啦。早上最好早起,到校园里或者到教室里温习一下旧课程,巩固一下旧知识,再预习一下当天的课程,对上课是很有帮助的啦。别嫌弃这是高中那一套,正是因为高中认真学,才有了高考好成绩,才进的大学。这个好习惯,还是要坚持的。

课余时间做功课,温书是最基本的。然后可以去图书馆找些相关的书籍看看,拓展知识面,或者从多个角度去求证知识,打好基础。大学的图书馆很大,书很多,最好是带着问题,带着任务,有目的有系统地去看,而不是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书。这是我为什么把交流互动放在第一位的原因了。

都说早睡早起精神百倍,大学生精力充沛,可能对这句话不屑一顾。不过如果真的用心钻研,读书还是很累的。建议还是能够早一点睡,少熬夜,尽量给自己定时间,按时作息。身体好、精神好,才能学习好。

大学入学注意事项总结十条(不要输在起跑线)(4)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课外活动】

对于学校的社会团体活动,挑一两个有意思的适当参加一下,扩大一下人脉关系,接触一下活动流程,锻炼一下活动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自己是多才多艺的,还能收获得更多。但是凡事有度,适量就好了。不能太过于执着,不能本末倒置了。

班级的活动,就一定要参加了,不能显得太孤僻,不合群。除非说是不靠谱的人组织的不靠谱的活动。

大学入学注意事项总结十条(不要输在起跑线)(5)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男女恋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学似乎成了恋爱的代名词,上大学不拍拖,好像有点失败的样子。这个大环境就不管了。但是我在这里,建议大一新生不要轻易谈恋爱。一是因为大一是打基础的时候,是大学的起跑线,学得好不好,真的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也就影响到整个一生了。

二是大一的时候,大部分人有背井离乡的感觉,很容易感到孤单寂寞,很容易被别人的关怀打动,错误的以为遇上了爱情。最有名的一句,就是防火防盗防师兄了。师兄有意无意之间的关怀,很容易就俘获了大一女生的芳心。所以我认为大一谈恋爱是最不明智的。很少能带出校园。

你赞同大学生拍拖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