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图入门图解(K线图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投资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耐力竞赛,是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在没有退出投资市场前,谁也不能轻言胜利。就像马拉松赛跑,没到终点前就算一直领先也不能轻言胜利。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保持自己的优势,直到跑到终点比赛结束。

先说一下我开股票账户前的经历:

1992年前后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听父亲说有朋友去上海开户炒股票,听说赚了不少,当时我生活在一个观念落后、消息闭塞的乡镇。感觉大部分人们谈论这个事情觉得这是投机倒把,不是正当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知道在上海还有个股市短期可以赚大钱的事情。后来还看过一个香港描写股市故事的电视剧<<大时代>>,对里边的股事风云也深深吸引, 一颗种子就种在心底了。

后来到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一天下午和同事从客户那里回来经过一家证券营业部,同事说他买的还有股票,进去看看。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很热,我想进去凉快凉快也好。到了营业部大厅,看到电脑上的走势图,我心底的那颗种子就生根发芽了,我就感觉这个适合我。

那个夏天大唐电信股票从24元涨到30元左右,算着那位同事大哥大约赚了两三万左右,当时干广告业务每天早出晚回的也能赚四五千元,还是觉得股票赚钱来的更爽。心里就一个想法下力气的不赚钱,赚钱的不下力气。虽然没什么积蓄,当年就开了一个证券帐户,想法是边学边干。

转眼到了2000年元旦,千禧年这个词当时媒体提的也很多,都说这不仅仅是跨世纪的时刻,而是人类进入一个新的一千年,这事不仅在西方的宗教领域有重大意义,并且有可能将爆发千年虫病毒,全世界的电脑都有可能崩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还真有人感到焦虑和恐慌。现在想既然电脑是人设计的,又提前预知了有可能出现这个问题,人就有办法提前升级改进避免出现故障。

2000年的中国股市也是温度很高的一年,大盘震荡上行,懵懵懂懂的我也小赚了些外快,周末经常去的是新华书店或图书馆学习炒股的基础知识还有炒股秘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一年觉得学了很多股市方面的知识,自认为懂股票操作了,也作了不少笔记,现在还有保留,在翻看也是感慨很多。记得当时当时的股市名人有赵xiaoyun等,花rong的书也看了很多次,实战派的杨百万也是业界名气很大的人。收盘后股市大厅里都有讲课的,有时周末也有,还有很多当时的名人,高手,名字都淡忘了,之所以淡忘,是因为后来就再没有听说过。

这个市场不缺乏明星,缺乏的是寿星。

转眼时间到了2001年,股市从2001年7月份就进入了中国股市第一个漫长的下跌,我也是赚少亏多,现在回想只有一个想法------所谓时势造英雄,所言不虚,几年的漫长熊市,消灭了很多2000年前后的风云人物,2004年初的反弹,人们寄予了很大的期待,无奈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跌势一直延续到2005年,漫漫熊市我也无法在市场中赚到钱。

但是心中还是对股市寄予了很大的期待,觉得这肯定是我的出路,再三考虑、再三选择最终选择从事了期货经纪人的工作,这个工作虽也是业务性质,但也要和K线图打交道,觉得K线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思已经完全沉迷其中。

2006年2007年因股改造就的超级行情,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命运,在疯狂的赚钱效应面前,对股市嗤之以鼻的、反感排斥的、经常说远离股市远离毒品的人士、还有被熊市摧残的奄奄一息的老股民、都变成另外一个人。在赚钱效应面前,很多人忘记了自己说的、标榜的、疯狂投入其中,只有少数人能全身而退,或不为所动。贪婪是人的共性,在赚钱效应面前,很多人很多事都能改变的。历史会重演,历史也是惊人的相似,后来2014年2015年的杠杆牛市又让人们重温了一次七年前的经历,2015年6月份的情景至今想起来仍记忆犹新,突然间我身边同事全成炒股高手了,在电梯听到人们谈论着股票,在餐馆听到在谈论股票,在车上也能听到谈论股票的,能开户的都开户了,能用的钱都买上了,结果还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市场仍然是少数人赚大钱的规律,还有被裹挟进去最后不但没赚钱还因加杠杆而损失殆尽。人性不会改变,不只是在股市上,2015年房产去库存,2016年房产快速上涨的翻倍行情让东西南北的人们都亢奋起来了,焦虑、兴奋、失落的各种情绪混杂着让人们想尽办法凑钱去买上房子。当时出差到了一个偏僻乡镇,走在街上听到路边老头们也在说买房有多赚钱。我突然感觉到恍惚,恍如某种场景又重现了,突然就想起华尔街上男主角的一句台词:“ 外边的人们都疯了吗?”

是股市根本不能赚钱吗?不是,就算是做指数投资也是能赚钱的,问题根节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真相只有少数人能真明白。

投资股票是个说简单也很简单的事情,要能够化繁为简、理解时间的价值、投资中找到好的公司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明白时间的价值,在好的股票,你持有的时间短也赚不了多少钱,牛股不是一天,一个月或者一年就走完了,牛股必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时代需要在股市上的表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股市建立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这些年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发展,每个时代的发展侧重点又有不同,但每个时代也不是一年就走完的,一个时代最少以十年来计算。明白了这个就简单了,选好时代需要的公司股票,和时代共同发展,你赚钱的概率才能最大化,赚大钱的概率才能最大化。在股票的投资理念上我非常认同张磊和林园的思路,最近也在看他们的书,最近也翻看之前日记,发现2003年的一篇日记,是一篇选股记录日记,下图所示:

k线图入门图解(K线图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

这就是当时的选股情况,一厢情愿就觉得好,倾向选基本面好的股票,国企的股票。选股的水平也不是多高,基本上都是从指数股、成份股里边选的,目的是排除基本面有重大隐患的股票,仅此而已。

划掉的是当时就给否了,要从没有划掉的股票里选技术形态好的,突破均线的,当时这个方法也有道理,但现在更重视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方向、行业周期、上市公司在行业中地位、发展前景等因素、公司年平均回报率等基本面要素,技术面考虑的少之又少。

从2003年7月7日到2022年7月7日一共是十八年,算上划掉的当时关注的共36家股票,这些股票大部分还在市场里继续交易,觉得这个事情挺有意思,我做了个统计,统计时间是从2003年到2021年的7月7日,一共十七年的时间,收盘价都按后复权统计,然后算出年化复利收益率。

如图所示:

k线图入门图解(K线图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

这些股票一共历经17年的时间。

从公司还存在不存在的角度来看,有4只股票退市,9只股票改名,其余24只股票名字代码都没变。

从后复权年化复利收益来看收益最高的是五粮液,超过30%的年化复利收益,年化复利收益率超过20%的有万科A和海尔智家2家公司,年化复利超过10%但不到20%的有11家公司,超过5%不到10%的有9家公司,有盈利年化复利不到5%的有7家公司,有2家公司年化复利收益为负值,一家-1.8%、一家-3.7%。

从最后的备注来看,这三十二家公司的股票在这十七年的时间都有过出彩的时候。都涨到过比现在高的价格。

由以上三点我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投资股票是能赚到钱的,前提是要买入好的上市公司,所谓好的上市公司可以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板块里选取,可以基本排除基本面有隐患的公司。然后还要有耐心持有等待,持有十七天没有大概率能赚到钱,持有十七年的时间总能赚到钱,组合持有四只以上的股票把握更大。等到鸡犬升天的牛市或股票所处行业的的高涨时刻,这时候出手一定能赚到钱。

第二、投资股票也可以赚到大钱的,前提要能等的下来,十七年的时间能等来两次疯狂的牛市,也能等来这个股票的高光时刻。在年化复利收益率超过30%的时候可以考虑卖掉,根据统计的数据,只有一只股票能长期保持年30%以上的复利上涨。要知道股神巴菲特做的最好的42年,年化复利收益率才25%左右就能笑傲天下股市了。

第三、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也不是每个公司永远可以保持好的公司经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度的替换是有必要的。有一点是不变的,任何时代人的消费需求是永恒的一个主题,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方面的,社会的发展也是基于人不断增长的需求,能与时俱进长期走牛的上市公司必然是符合这个永恒主题的。

最后我的感想是作为一个投资者要与时俱进,做正确的选择,重视时间的价值,做时间的朋友,让时间成就价值,成就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