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国学山海经中山三经)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至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山海经里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国学山海经中山三经)(1)

夫诸

山海经里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国学山海经中山三经)(2)

注解

中山三经:

《中次三经》记述了傲岸山到和山共计五座山的地理位置分布。它们座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白话文:

中央第三列山系萯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做敖岸山,山南面盛产琈玉,山北面多出产赭石、黄金。

名叫熏池的天神住在这里。这座山还常常生出美玉。

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奔腾的黄河和葱郁的丛林,它们的形状很像茜草和榉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体像一般的白鹿却长着四只角,名叫夫诸,它的出现预示着那里将要发生水灾。

注释:
  1. 茜qiàn):茜草,一种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是黄红色,可作染料。
  2. 举:即榉柳,落叶乔木,生长得又快又高大,木材坚实,用途很广。
  3. 㻬(tū)琈(fú):一种美玉。
  4. 赭(zhě):红褐色‬。
  5. 熏池:黄帝麾下三大神之一。
  6. 河林:指的是黄河边上的丛林。
  7. 萯(béi)山:一说今河南新安县西北的东首阳山。
夫诸:

《山海经》记载:“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夫诸的外表特征,相对其他山脉的神兽而言,比较接近我们现实生活的动物。让我们来看看《禽虫典》对夫诸的图本记载。

清·陈梦雷和蒋延锡,清雍正四年,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禽虫典·神异典》,夫诸的样子像白鹿,却头生四角,奔跑在水边,以示夫诸象征打大水的特性。(如下图)

山海经里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国学山海经中山三经)(3)

夫诸

中国最美女孩·嘉了个玲,重现夫诸的神采,请欣赏。(如下图)

山海经里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国学山海经中山三经)(4)

嘉了个玲·夫诸

夫诸有个特质:

凶煞之兽,夫诸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发生洪涝灾害。

《山海经》中因神兽而引起洪涝灾害的案例,可谓不在少数。间接的反映出,上古时期发生洪涝灾害的频次,应该较为频繁。

抛开神论,动物(神兽也是动物)应该没有“呼风唤雨”的洪荒之力。

个人猜想,因为发洪水的频繁以及它的威力带来的破坏,给上古时期的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和现实的伤害,然而动物也是受害者之一,当出现洪水时,它们也需要奔命。所不同的是动物有比人更灵敏的预见性,当出现洪水征兆时,它们就会奔跑,跑的快的动物,会形成“动物在前,洪水在后”的画面,阴错阳差的造成了动物带来的洪水联想。

敖岸山:

一说今河南渑池县西北。

敖岸山,山南面盛产琈玉,山北面多出产赭石、黄金。此山‬价值不菲‬,谁要是‬占领‬这个坐‬山‬,妥妥‬的‬中国‬酋长‬一枚‬。

山海经里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国学山海经中山三经)(5)

中次三经路线图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山海经》中次二经——马腹,此等神兽通人性,非常可怕。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