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跨海大桥的作用(建平潭海峡大桥)

平潭跨海大桥的作用(建平潭海峡大桥)(1)

图为平潭海峡大桥

中国投资11亿,建造了一座超级工程,难度令人不敢想象,有专家甚至断言,这座大桥比建设港珠澳大桥还难,是真的吗?它就是中国建设平潭海峡大桥,这座大桥连接福建省的两个重要区域,那么它的建成意义有多大呢?这不仅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基建实力,并且也为将来修建跨海峡大桥奠定了基础。

平潭跨海大桥的作用(建平潭海峡大桥)(2)

图为平潭海峡大桥全景

为了进行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中国工程团队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来到建设地点扑面而来的海风就是第1个困难,由于狭管效应,即使是在非台风情况下,这一地区风力都有可能达到10级以上,这样的阵风甚至对桥面的吊装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工程团队耗费三年时间打造出了国内起重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大桥海鸥号,依靠其强大性能,成功在该地区的大风下完成了桥梁的吊装工作,极大加速了建设进度,此外桥梁上还增设了防风墙等设施,保证高铁和汽车在经过大桥时不会受到大风的影响。大桥的钢横梁增加到80米,最长的甚至达到88米,这样一来即可大量减少桥墩的数量,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能方便下方船只通航,海鸥号也解决了桁梁重心顺桥向不对称,以及吊装受风浪影响摆动较大的难题。

平潭跨海大桥的作用(建平潭海峡大桥)(3)

图为平潭海峡大桥

除了呼啸于水面之上的狂风之外,暗藏于水下的基岩对桥梁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通常来说,在水上建设桥梁需要先向岩石当中打入基桩用于支撑桥墩,但当工程团队试图打下第1根基桩时,却发现钢管装入打进岩床还不到一米,就因为挤压而变形直接报废,最终对岩石的测试结果显示其硬度堪比钢铁,这可如何是好?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中国团队最终还是想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利用海底扫描技术,摸清楚所在位置的海底状况,然后再将若干根长度合适的钢管桩放到预定位置,接下来利用横梁将这些钢管焊接成一体,再用冲击钻穿过每根钢管桩,在海底岩石当中钻出深度为直径1到2倍的桩孔,注入混凝土铆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类似板凳的结构,这时再向外扩展为深水裸岩钻孔施工平台,最后利用中铁大桥局专门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先进 KTY5000液压动力头钻机,将直径4.5米的嵌岩桩打进海床,彻底征服了这片坚硬的岩石海底,打造出了坚实的桥墩基础。

平潭跨海大桥的作用(建平潭海峡大桥)(4)

图为建设中的大桥与大桥海鸥号起重船

在工程完工之后,曾经的海峡天堑变通途,福州到平潭的铁路也就此开通,两地之间的交通只需30分钟,彻底结束了中国第五大岛不通铁路的历史,可以说这一工程能够有效完善闽东北部的交通网络,推动整个福建的发展和海峡两岸的经济社会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