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扰和打扰的区别(叨扰不是简单的打扰)

《短篇小说》2018年8月刊(原创作品版上)刊载了王宜芳的短篇小说《涡河岸边》。作品开头写戚娅芳送儿子上补习班前和丈夫冯卓青为生活琐事斗嘴的事,其中还有邻居刘红及其儿子参与其中的小插曲。在这些内容之后,作者写到:“戚娅芳看了他一眼,骑车走了,这一叨扰,儿子快迟到了。”此处的“叨扰”一词误用。

叨,谦辞,表示受之有愧。叨扰,客套话,多用于受到款待而表示感谢。作为谦辞用于说话的人。常见于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略举几例:

①“我们只是叨扰,再无回答,也觉得面皮忒厚了。”(《二刻拍案惊奇》)

②“虽承认爱,但初次见面,如何就要叨扰?” (《镜花缘》)

③“冯紫英道:‘罢了,来了就叨扰老伯吗!”(《红楼梦》)

现代文学作品中偶有用及,如:

④ “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藕与莼菜》叶圣陶)

⑤“那是我不好叨扰你们的”(《香稻米》洪深)

以上例句中的“叨扰”都是表示感谢的客套语,体现着说话人的客气与谦虚。小说中的情形是说正常的出门时间因斗嘴而耽搁迟误,这是受到了打扰,与“叨扰”实在无关。其一,人才能“叨扰”,小说中描写的这些琐事怎么能“叨扰”呢?其二,受到了款待表示感谢才用“叨扰”,这里何曾有“款待”和“感谢”的影子呢?

根据语境,这里应该用“打扰”为当。

叨扰和打扰的区别(叨扰不是简单的打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