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

在小说《后宫甄嬛传》里,欣常在的原型是欣贵嫔,她是有女儿的,而且是皇帝的长女——淑和帝姬。也因为生了帝姬,所以甄嬛进宫时她的位分就不低,后来更是晋升为欣妃。

而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为避免角色太多使剧情分散,就删除了不少边缘角色,再把好几个边缘角色的戏份捏合到一起。欣常在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算上她自己,至少集合了5个嫔妃的戏份。

加戏的同时,电视剧也对欣常在的人设做了改动,一方面是位分连降N级,进宫多年仍然是个常在,中期晋为贵人,最后才好不容易捞了个嫔位。

另一方面,小说中的淑和帝姬到电视剧里也没了——没错,小编的结论是剧中欣常在没有女儿,但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答案,因为根据剧中一些台词来看,欣常在是有女儿的,只是一直没露面。

下面小编就来分析一下,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欣常在究竟是有女儿但没出现,还是没有女儿,只不过台词出现了BUG?

首先直接证明欣常在有女儿的证据是沈眉庄的台词“曹贵人和欣常在虽说是女儿,可皇上也一样疼爱”。按说这样直接的证据已经可以盖章定论,可为何观众们还一直质疑和争论呢?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

这是因为但凡剧中存在而且活着的皇子和公主,要么像三阿哥、四阿哥、温宜公主一般多次出场;要么像从没出场的五阿哥,也多次被多个角色提起,多方面彰显存在感。

比如皇帝就说过“五阿哥淘气”,皇后也说过“五阿哥寄养在别处”。唯独欣常在的女儿只被提到一次,却直到剧终也没出现。更重要的是在和皇帝子女有关的戏份中,从来没有被提起过。

这就不对劲了,不出场归不出场,但是该存在的时候不存在,就出现逻辑上的漏洞了。小编看过一些推论,说温宜公主之所以能由曹贵人抚养,是因为沾了华妃的光。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2)

那么相对的,欣常在没有华妃撑腰,所以女儿只能养在阿哥所,于是就没有出场机会。但这解释不了准葛尔和亲的剧情。剧中准葛尔求娶皇帝的嫡亲公主,而不是宗室女,可把曹贵人吓得够呛。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3)

幸亏温宜年纪太小,无法和亲。导演还特意用特写镜头展示曹贵人的紧张。这里注意,曹贵人右边露出一点衣服的就是欣常在。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4)

后来曹贵人还担忧“下次和亲不知道又该轮到谁了”。这里赞一下曹贵人的演技,角色本身是好是坏不予评说,但这一汪眼泪真真切切是慈母情怀。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5)

就连曹贵人愿意给甄嬛“做牛做马”,也是为了温宜不至于沦落到和亲的地步。因为她得知准葛尔的老可汗挂了之后,和亲的朝瑰公主要再嫁给新可汗,从王妃之尊降为妾室,是莫大的羞辱。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6)

那么问题来了,和亲事件的整个过程都没欣常在的事儿,既不见她紧张,也不见她寻找撑腰的。就连敬妃和眉庄都对此事发表不满,欣常在却一声不吭,连个镜头都没有,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7)

要知道从甄嬛进宫后到和亲事件发生时,宫里除了她和富察贵人,没人怀过孩子。所以欣常在假设有女儿,起码也是和温宜公主同岁,按小说的设定应该还要大几岁。

若说欣常在的女儿同样不到出嫁年纪还说得过去,可就连曹贵人都紧张成那个样子,女儿与温宜公主年龄相近的欣常在却无动于衷,怎么可能?

而且皇帝也只说“温宜如果足岁,朕也不必为此烦心了”。如果欣常在有女儿,皇帝的台词应该是“淑和与温宜如果足岁,朕也……”。

小说里是没有这一段剧情的,所以我们无从对比。但是根据欣常在和曹贵人的行为差异,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欣常在其实是没有女儿的。

另外,在皇帝和嫔妃宴饮的时候,曹贵人带着温宜(下图左侧是温宜)。假设欣常在的女儿养在阿哥所,可阿哥所也在宫里,并不远。那么温宜能来,欣常在的女儿为什么不能来?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8)

要知道当时华妃因为刁难甄嬛,已被降为年妃,曹贵人作为华妃党羽也受了牵连。甄嬛后来都说皇帝有半年多没去曹贵人那里了,所以欣常在的女儿无论如何不会比温宜的待遇差。

当然,也有可能是欣常在比曹贵人更不受宠,所以女儿也不受待见。可第2集就证明欣常在就算不受宠,但也没失宠——皇帝十多天没来后宫,一来就召幸了欣常在。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9)

所以欣常在的女儿一直不出场,而且在相关戏份中也从未被提及,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欣常在的女儿年纪大,早已出嫁,那和亲自然没有她的事了。

但是欣常在的低位分却侧面证明了公主已出嫁也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秀女进宫又生育子女,肯定是要晋位分的。齐妃生了三阿哥被封妃,就算公主不如阿哥,也不至于欣常在仍然是常在。

而且当初选秀,眉庄和富察氏是贵人,甄嬛和淳儿是常在,安陵容家世寒微成那样,好歹也是个答应。欣常在入宫多年,生育公主还出嫁了,仍然是常在?怎么想怎么不可能!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公主已经出嫁,那么应该比三阿哥年长。因为甄嬛进宫三年又出宫三年,再回宫又起码过了一年,皇后这才给三阿哥张罗娶福晋,而那时候四阿哥都16岁了。

可见甄嬛进宫时,三阿哥顶多十岁刚出头。如果欣常在的女儿在甄嬛初进宫时已经出嫁,肯定比三阿哥大啊,那欣常在的资历还要在齐妃之上,她可能只是个常在吗?

有个最好的例子作对比,就是慎贝勒的母妃熙太嫔。她原本是针功局的宫女,被先帝临幸才有了慎贝勒。虽然熙太嫔作为宫女出身太低,但好歹也捞了个太嫔的位分,慎贝勒成婚时晋位太妃。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0)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1)

而欣常在的出身肯定是比安陵容高的,因为在安陵容得宠后,嫔妃们嫉妒她,纷纷讥笑她出身低。安陵容是县丞之女,当年倚梅园的宫女余氏获宠时,眉庄都说余氏的出身比安陵容低十倍。

欣常在能评价安陵容的身份,显然她的出身是高于安陵容的。所以对比来看,当年是针功局宫女的熙太嫔,在慎贝勒成婚时都晋位熙太妃。欣常在如果生了公主,公主出嫁后她能依然是常在?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2)

而且还有一点,皇子公主成婚时,如果母亲位分过低,不仅丢他们的脸,更丢皇帝的脸——孩子母亲的位分比宫女出身的妾室还低,皇帝是父亲,是孩子双亲的另一半,难道颜面有光吗?

综上所述,如果出身不低、资历又高、还未失宠,那么有女儿的欣常在无论如何不可能只是低位的常在。所以唯一的结论就是欣常在是没有女儿的,她就是一个入宫多年又不太受宠的低位嫔妃。

至于为什么眉庄会有那句台词,显然是编剧的BUG。毕竟是将近100集的电视剧(最开始播出时有91集,后来剪为76集),有些前后对不上的设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就像电视剧《琅琊榜》中,同样有前后对不上的BUG。

《琅琊榜》静妃进宫多少年

电视剧《琅琊榜》开端,靖王出场就说自己已经31岁了。可是后来,不仅是皇帝,就连静妃本人都说她进宫20多年,这显然前后矛盾。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3)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4)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5)

有的观众参考《甄嬛传》的设定,猜测说静妃是在皇帝登基前先入王府,生下孩子。又从皇帝登基时开始计算入宫时间,所以她进宫20多年,却有31岁的儿子靖王。

但这与言侯说的话又相互矛盾,因为言侯说皇帝登基一年后才娶了林乐瑶,静妃进宫还在林乐瑶之后,怎么可能先进王府呢?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6)

再来看太皇太后和皇帝,这二人都说过,林乐瑶生育皇长子萧景禹后身体一直不好,林家又过了两年才送医女静妃进宫。所以静妃就算进宫第一天就怀孕,她也应该进宫34年了。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7)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8)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最开始靖王的年龄报错了,但这才是最不可能的——哪有连自己年龄都不知道的人,而且还是皇子,而且还误差了至少3、4岁?靖王自己乐意皇帝都不乐意!

所以出现这样的矛盾,表面看是编剧的BUG。要知道《琅琊榜》也是长达50多集的电视剧,出现一些细微之处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仔细追究,这是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BUG。因为《琅琊榜》是有原著小说的,在原著中,确实有靖王说自己三十一岁了,也确实有皇帝问高公公静妃是不是进宫快三十年了。

但是原著这一段和剧中一样,谁都不敢提起当年那件事。所以皇帝问静妃是不是进宫20多年,高公公哪怕记得静妃进宫至少34年,但他不敢说啊,所以只能点头如捣蒜——皇帝说啥就是啥。

可是小说里并没有皇后搜查芷萝宫、扣押静妃的剧情,前面也没有太皇太后召见静妃的剧情。所以剧中皇帝屡次强调静妃进宫20多年,基本可以认定就是编剧造成的BUG了。

甄嬛传欣常在出身 甄嬛传欣常在有没有女儿(19)

而为什么小编如此肯定这是BUG,因为电视剧《琅琊榜》的编剧就是小说《琅琊榜》的作者!小说里没表达的内容,本该在电视剧里得到补充、改进、完善。

但作者/编剧显然忘了这一点,于是任由一段合理的剧情成为永久的BUG。不过咱们作为观众,既不必吹毛求疵,也应该根据设定灵活理解,没必要非卡着剧情设定死磕,那只能走入死胡同。

最后祝愿大家都观影愉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