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

2001年,刘德华在演唱会上和李玟合唱《不够爱你》,对比在mv中和陈慧琳的经典湿身,cp感竟有增无减。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

今年,李玟在《声生不息》穿婚纱唱《天若有情》,曲罢,当众“表白”刘德华:

当年看完

幻想他骑摩托载我回家

他是我的“初恋”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

今年的《好声音》总决赛,刘德华是演出嘉宾,李玟是临时接棒的导师,就当大家盼着这对跨时20年的荧幕CP再度同台时。

大合照中,李玟却不见了。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3)

在此之前,李玟就已深陷和节目的争执传闻之中。

什么不满节目对选手不公,现场骂导演“瞎的”;删光《好声音》相关微博;甚至写藏头诗diss“好声音不是东西”……

桩桩件件,都很像李玟的作风。

像到很少人发现,藏头诗并不是她写的。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4)

写打油诗的博主本人辟谣

李玟这个鬼妹(ABC女孩),向来给人特立独行的印象。

但就像藏头诗造成的误会一样。

舞台上热情奔放的她,私底下一点也不鬼妹。

更像是个隐藏颇深的old school小白菜——和她花痴刘德华的“长情女”形象如出一辙。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5)

说她小白菜,是因为前半生经历坎坷。

一出生,她就被冠以某种古老的迷信色彩:灾星。

她妈妈原是北大美女医学生,和同学,一个印尼华侨帅哥相爱。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6)

就在第三个女儿李玟临盆前,李玟爸爸因病去世,有人劝李妈妈:

你一个女人,带不了三个女儿

特别是那个小的

还没出生就克死你丈夫

但妈妈不信。

出生那会儿,她被医生握住腿从妈妈肚子拉出来时,腿被拉脱臼了。

两岁开刀后,腿伤还是没痊愈,坐着、跳舞都会痛。一动,总觉得骨头磨骨头。

小时候的她体弱多病,总要跑医院,又有人劝李妈妈不要“那个小的”。

或许是因为这样,小李玟害羞,寡言,知道自己“要花点时间让别人喜欢”。

好在妈妈一直没有抛弃她,她带着女儿们离开北京,去香港谋生。

到香港后,原本学外科的妈妈为继承丈夫遗志,转考中医执照。

眼见当医生的妈妈救治病人无数,5岁的李玟也有了一个普通孩子都会有的传统梦想:当医生。

但不同于我们为了应付作文写写而已,李玟是认真的,为了当医生,她的成绩永远位列学霸排行榜。

10岁那年,妈妈带她们移民美国。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7)

一句英语也不会的她成绩一落千丈,这个黄皮肤的害羞小女孩成为那里的“少数人”。

被同学歧视,只有在厕所偷偷唱歌时能获得点快乐。

某次免费音乐课,老师听说她唱歌不错,叫她唱一首。

在外国同学的嘲笑声中,她一开腔,完美的R&B秒杀全场。

她走下台,打脸的外国同学们跟上前去:

你以后就是我的朋友了

从那以后,她才开始慢慢融入群体,当过学校排球队队长,学生会干部,依然是学霸。

那时的她虽已展现音乐天分,但压根没做明星梦。

一来没钱上唱歌培训班,二来她还想当医生,而且,传统严肃的妈妈向来觉得娱乐圈太乱。

后来进娱乐圈的契机,还是和当时大部分家境普通的明星一样,想帮补家用。

16岁时,她参加美国选美拿到冠军。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8)

后来,大姐二姐也参加了香港选美,成为“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历史上第一对一起进决赛的姐妹,但最终止步五强。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9)

大姐和二姐

18岁的李玟从小就觉得姐姐们对自己特别好,为了替姐姐们争这口气,她在1993年也回到香港。

但没选择选美,而是参加了TVB“新秀歌唱大赛”。

仅一首歌时间,李玟一会唱传统戏曲,一会儿外放地蹦跳,转眼又气息平稳地深情演唱《李香兰》,动静相宜,中西结合,一亮相就足够特别。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0)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1)

最终拿下亚军,走上歌手之路。

她打扮欧美,开腔R&B,而且还患有某种“舞台牛 逼症”,只要一上台便自动解放天性。

在流行玉女的时代,再次成为“少数人”。

舞台上的她看似性格鬼妹开放,但上台湾综艺节目时,当主持人菲哥(费玉清亲哥)把话题转到她的身材上时,她警惕、害羞地捂住了身体。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2)

虽然台综开黄腔很普遍,但见她如此反应,菲哥只能立刻把话题往搞笑方向引导:

刚刚跳舞,我有感觉到地板在震

一顿吃多少?

李玟才又放松下来,老实回答:

三碗

生活中的李玟和舞台上热情奔放的她相差甚远,很拘谨。制作人王伟忠就曾觉得这个女孩有点过分单纯,去美国留学那么多年,居然连喝香槟都不会。

除了学习,就是工作。

工作人员只用三个字便总结了她的全部生活:

“清教徒”。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3)

性格太拘谨单纯,难在娱乐圈立足。

李玟正式踏入娱乐圈之后,连一向严肃的妈妈都反过来建议她放开:

既然要进演艺圈

就要起到引导潮流的作用

把头发染了吧

于是,一直黑发的她,发色开始张扬。

而唱片销量也出奇地好。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4)

李玟看似渐渐变了,形象越来越潮,性格也更为外放。

但骨子里还是很传统。

走红之后,她开始回报从小疼爱自己的姐姐们。

发歌,要带上姐姐。

三姐妹一起录制了一首表达姐妹情深的歌曲《翅膀》。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5)

拍第一部电影,要带上姐姐;录访谈,也要带上姐姐。

一开口,还和小时候一样念叨姐姐们的好:

姐姐们都对我很好

都很宠我

除了报答姐姐,当然少不了孝顺妈妈。

一次访谈,编导告诉主持人:

你等下可以提李玟妈妈

也可以不提李玟妈妈

意思是,要不要李玟哭的节目效果,就看提不提她妈妈。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6)

李玟一提妈妈便哭,不是作秀,而是她深知妈妈凭一人之力抚养她们仨有多艰难,对妈妈崇拜又依恋。

2001年,她特别真诚地向北大申请,希望能在北大校园拍摄一个MV。

MV的歌曲叫《不变的承诺》,讲述的是她爸妈当年的北大爱情故事。

做这个MV也只为给妈妈的爱情,一个纪念。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7)

出道这么多年,每张唱片制作中极其重要的选歌环节,她总会听妈妈的意见。

在这方面,妈妈也相当有眼光。

有一次,李玟正在筹备一张偏流行的唱片,那首稍显中国风的《月光爱人》原本已经被pass。

但妈妈听完后,坚决地和李玟说:

这首歌,你一定要唱!

后来,这歌成了《卧虎藏龙》的主题曲,李玟和电影一起,登上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舞台,成为第一位站在奥斯卡舞台上的亚洲歌手。

那天,她特意把头发染回黑色,身穿一袭红色旗袍在全世界面前演唱,虽然紧张得头昏脑胀,但心里一直有个念头:

无论如何,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人是可以的,有才华的。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8)

走向国际,还是一条少数人走的路。

难度大,也未必顺遂,走得好是打开知名度,可一旦碰壁,反而影响自己在国内的星途。

李玟一直渴望唱向国际,但不敢说,每次只会把想法掐灭在脑海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西班牙情歌王子想找个亚洲人合唱新曲,挑来挑去挑中了李玟。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19)

之后,他恳切地建议李玟:

走国际路线吧

我觉得你很合适

踟蹰的念想有了助力,她破天荒主动和公司提出:

我想走国际路线

后来一场场登上国际舞台的演出,也证明了,她确实做到了。

在NBA球场、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迪斯尼音乐厅等场合,李玟都以首位华人女歌手的身份献唱。

但李玟还是那个李玟,她身上那种又洋又传统的矛盾性,一直作用着她的音乐事业发展。

走向国际时,她总会想起妈妈从小和她说的:“永远都要记得,你是一个中国人,并以此为荣”。

或许因为这样,她的作品并没有全盘西化,而是融入了不少中国风。

除去在奥斯卡一曲走红的《月光爱人》,《刀马旦》《自己》等作品,歌词和MV都充满中国元素。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0)

就连演唱会专辑的开头都是一面五星红旗。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1)

这种强烈的身份认同,使得她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宣扬中国文化,证明“中国音乐人也很有才华”。

剥离李玟“国际化”的音乐风格以及“鬼妹”的印象,会发现,这么多年过去她一直没变,还是当年那个羞涩传统的女孩。

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记者问,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勤劳。

脱口而出的,是她从小就欣赏的妈妈的优点。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2)

NBA为姚明加油

同样是事业最辉煌的时期,李玟参与了一项帮助癌症病童的公益活动,她在现场积极地逗孩子们,但一回家就趴在床上大哭。

妈妈问:你哭什么?

我讨厌我自己

我讨厌我自己不是医生

不能帮助他们

妈妈安慰她:“你唱歌,可以救治别人的灵魂”,她这才缓过来。

28岁那年,她对一个男人一见钟情,把他带回家给妈妈看,开了一个古老的、具有迷信色彩的玩笑:

妈妈

你帮我看看我男友的面相

两年后,这个男人求婚了。但李玟对婚姻保守且谨慎,虽然接受了,但直到五年后,才真正穿上婚纱,郑重地嫁给了乐裕民。

她对感情痴情如一,婚后录情歌,会想到他而当众失控流泪。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3)

丈夫乐裕民和前妻已有两个女儿,并不强求李玟生孩子。但李玟很想生两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为了怀孕,她有段时间天天都要打排卵针,针头又粗又长,可惜后来还是失败了。

国际化的李玟,她的先锋更多体现在音乐风格、舞台人格上;

私底下的她,看似敢说敢做,其实观念很传统,甚至还有点老派。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4)

外在与内在的强烈反差,使得李玟在走向世界的路上,也和当年在学校一样,一直是一个“少数人”。

而这也造成了她在乐坛略为尴尬的境地。

在国际乐坛上,她是一个黄皮肤的“少数人”;

而在国内看来,她虽然已是华人骄傲,但能拿到的最高荣誉很有限,知名度并不高。

2020年,经历好几年失声的李玟,再度踏上了《我是歌手4》舞台,又一次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

那年,她穿着2001年穿的同一套旗袍,以一首《月光爱人》拿下歌王。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5)

但质疑比贺喜声多:她凭什么?

当年她选择走前卫的欧美风路线,独特,不轻易被替代,可代价是受众不广泛,再加上她很快又把重心转向国际。

因此在大多数人记忆中,她在当时的乐坛地位不算高。

“凭什么”的质疑,贯穿在她后来参加的一档档综艺里。

《我是歌手4》,她没李克勤、张信哲在港台乐坛的深耕,没有后来者容祖儿、信乐团于90后的亲近。

在《声生不息》的怀旧港乐中,往前没有林子祥、叶倩文夫妇经典,往后没有杨千嬅受众广……

她依然是当年那个少数派。她也依然是那个old school小白菜。

用音乐表达身份认同这点,一直没变。

前不久她在舞台上唱了一首《东方不败》,依然是中国元素。

日出东方

我的故乡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6)

认为音乐人应该走向国际,扩大影响力这个想法,也一直没改。

在《声生不息》中,她依然呼吁年轻的中国音乐人用才华打动世界,也兴奋于世界如今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在音乐市场的话语权。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7)

上《我是歌手4》表演《月光爱人》,她专门带了当年挑选了这首歌的妈妈到现场观看。

微博除了妈妈,就是大姐二姐的身影。

最近去拍MV,帮素人模特拿风扇,一个一个给他们机会介绍自己。

传统中国人讲究的“忠孝悌信”,她都一直在做,而且做得一板一眼。

但作为一个主动或被动成为“少数人”的歌手,外界往往看不到她传统的一面。

她热辣、外放的舞台印象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招来很多的非议与误解。

2001年,香奈儿邀请李玟担任亚洲区代言人,引起香港名媛不满,投诉并表示如果不换人便拒买。

当时Chanel珠宝全世界五大VIP(贵宾)之一的宝咏琴就表态,她虽然没有参加活动,但也觉得李玟并不适合当Chanel亚洲区代言人,李玟比较像英国辣妹,应该穿DKNY或D&G的牌子比较适合,而Chanel属于优雅的风格。

香港知名设计师文丽贤更直接:

我不知道Chanel是不是想改走年轻路线,但无论如何,Chanel建立近百年形象,都是高贵淑女路线,李嘉欣、刘嘉玲、关之琳,任何一个都比李玟更适合做Chanel代言人,她们形象也好年轻啊!但又够高贵,我建议Chanel愈快换人愈好,这样对Chanel和李玟都是好的。

当年,老佛爷很喜欢李玟,又借着奥斯卡献唱之热,预定了两季合作。

但面对大客户的抗议,只能提前结束和李玟的合作——香奈儿对挑代言人极其严苛,而李玟是首个亚洲代言人。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8)

当时,大家觉得李玟太辣妹,不够高贵优雅。

今天,这一印象并没有改变几分。

作为一个经历中西的少数派,一个国际乐坛上的少数派,一个记忆中的非主流歌手。

现在的她,依然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但若说她全然没有改变,也不是。

以前的她和小时候一样敏感脆弱,总是在大众面前“报喜不报忧”,就怕自己不够完美,不能被大家喜欢。

她一度不太愿意提起腿伤:“一是这么多年我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性格,也不想让大家看到我脆弱的一面。二是我以前觉得这很丢人,会想:人家知道以后会不会觉得我不够好?会不会觉得我有瑕疵?会不会看不起我?”——新京报

而现在的她不再如此“讨好”。

不仅自曝腿伤,还和公司说:

我必须要做自己,你们不要限制我。我只有这一生,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我现在还能唱、还能跳,我想继续给大家带去快乐。

一唱歌是李玟,不唱歌就是喜剧人李玫;

一淘汰选手就安慰对方是“宝宝”的导师李宝宝;

为保持身材只吃香蕉的“香蕉皇后”;

天后萧亚轩、蔡依林的偶像……

谁不想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女时代:玉女时代的少数人(29)

这些都是她,这些也都不是她。

作为一个“少数人”,一个隐藏颇深的old school小白菜,她传统的一面长期被她的“非主流”遮盖。

这么多年来,我们烂熟她的众多作品、台风、谈吐……以至我们能轻松赋予她很多形容词:律动、妩媚、性感、爽朗……

到头来才发现,这或许是一场长期的误解。

直到今天,碎片化的凝视和快餐式的判断,依然笼罩在她的身上。

我们确实认识李玟。

可似乎,我们也从未真正认识过李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