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明月别枝惊鹊”,有着两千年文明史的二千万人大广州,机乎一夜之间全民核酸,一觉醒来全民上“星”。这事发生在清明假刚刚结束,五一“中长假”尚未到来之际,暂时的平静稍纵即逝,已经穿起裤衩拖鞋过起夏天的老广们,自觉自愿排起了广式排队,心甘情愿让大白们“捅一下”,体现了广州人的文明意识,却也让广州人玩起了幽默。大家齐齐祈求尽快“丢那星”,把行程码上那颗“星”除掉。不知是谁脑洞大开作此联想,老广们都心领神会,嘻哈一笑,而外地人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1)

这里的所谓“星”,指的是“*”号,你到过的地方若有疫情便会在行程码中加注星号,再去别的地方就会受限制,疫情缓解星号便消失,重新恢复“自由身”。故而谈星色变也就好理解了。不过也有许多人闹了笑话,明明身上挂着星也坚持说无星。因为从没打开过行程码,并不晓得何为带星,还以为是一颗金光闪闪的红星呢,想多了,这可不是奖章喔。听说得了星七天才能“丢那星”,也有说二七一十四天的。我是“二星上将”不焦急,生活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都沦陷了,两地皆星。这倒是解决了两头不讨好,谁也别嫌弃,此时有星胜无星。

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2)

“丢那星”为什么好笑?原来“丢那星”是一句“粤骂”,一如国骂“操他妈”,当然,是降维版的“粤骂”,原版“丢那妈”曾经风扉,当年乃抗日粤军的联络暗号,南京大溃退之夜凭此暗号打不散摧不垮。还可以上溯到明末,据说东莞籍名将袁崇焕有一句战场名言:“丢那妈,顶硬上”,袁殇后此言一度刻于其塑像基座之上。后来,大概是性格温婉的粤人觉得此骂太过粗陋,便把直接问候别人老母隐诲地用“星”替代,显得文明许多,“丢那星”故也就成为粤人口头禅挂在嘴边,并不就是骂娘。自然,此说理由也不是那么充分,因为星码是电脑的产物,并非由来已久。“丢那星”虽不知源之何时却自幼听到大。究竟“星”说缘何尚需探索。

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

却也有另外一个版本,谓“丢那星”实乃“眺那星”,意思是眺望那天空中的星星,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真的就是“清风半夜蝉鸣”。粤语保留着太多的古汉语成份,“看”或“望”作“眺”也是符合情理,相似的一个例子是,台湾南怀瑾大师把古籍中的“睇”译为“斜着眼睛”,被调侃没去过广东么?“睇”就是“看”,“睇戏”,“睇病”,“睇世界”。“眺那星”当然是远眺,在眺得疲惫了,就成了“丢那星”了,尤其是带着女朋友去看星星的时候。这当然是搞笑版的解释,倘若真是如此,“丢那星”就不会成为“名词”,不会整天挂在嘴边,津津乐道。再说,粤语口语也不常说“眺”。

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4)

周日之晨,落楼去做核酸,也就是人们调侃的让大白捅一下。传闻再不做健康码就由绿转黄了,近期朋友见面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你绿了吗?”生怕不绿。还问“捅了吗?”不捅一下周身不自在,我听说的最多做了三十多次核酸。还没走出大院远远就望见排队的人流,心中大喜,如今排队的十有八九就是核酸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原先捅一下要去居委会,如今捅到了家门口,无处不在。行近前再看却高兴不起来,排队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些年广式排队美名传扬,但我性急怕排队,复又上楼。家人不高兴了,我赶紧找了个由头,说忘了着拖鞋。

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5)

着拖鞋做核酸也成了一个梗。竟然上升到了广东人看不出谁有钱,上海人看不出谁无钱的高度。依我看这与有没有钱无关,与气候有关。其实,广州人穿拖鞋出街做核酸的是少数,就像上海人西装革履的是少数一样。但更少也比上海多,或者上海压根就没有,两地相去千公里,一处乡村一处例,一处城市也一处例,不奇怪。轮到我做核酸时,认真观察了穿拖鞋的情况,还真不少,还发现做核酸的老外穿拖鞋的更多,我们那个区的老外主要是黑人老外。这些天,核酸成了家庭唠叨的主要内容,捅一下比不去捅来得痛快。

七八个星天外断句怎么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6)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大疫当前谁还有心情去看星星呢,何况大城市里根本就没有星星可以看,倒是灯火灿若繁星。故而乍一听说“丢那星”竟十分亲切,有一种久违的赶脚。实际上,谁心里都清楚,此星非彼星,一码归一码,但封控或准封控的心情显然都不是很好。不管怎么样,当前要紧的还是“丢那星”。我在这篇小文里,全篇引用了宋代大词家辛弃疾的《西江月》,自以为最值得引用的还是末尾这句,算是对战胜疫情的真切期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