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

拉饵是目前钓鱼时(台钓)最广泛的“上饵”方式,无论是野钓还是黑坑、竞技都因其快速的将饵料附着在鱼钩而被采用。很多钓友总是觉得自己的拉饵状态不好,上饵速度慢,除了饵料自身状态问题外,还忽略了拉饵盘的作用,正是这个常见的钓鱼配件极大的影响了拉饵的状态和上饵速度。越常见的越容易被忽视,本文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拉饵盘的选择和使用经验,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那么先来看下面两个重点:

  • 拉饵盘需要达到的作用
  • 不同类型拉饵盘的优劣对比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1)

拉饵盘主要作用的关键词是:磁力大、磁条布置合理、分钩能力强、要确保立钩

现象:既然是拉饵,要先了解我们需要拉饵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虽然鱼情不同拉饵的表现不同,但常规情况下我们需要让拉饵饵球饱满、松散,子线上不能有饵料残留,目前很多钓友,尤其是长期野钓的朋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在于:饵球形状不规则、子线上附着鱼饵,这对钓鱼相当不利,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拉饵盘造成的。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2)

解决思路:这是拉饵盘的分钩能力不足、无法确保立钩的“锅”,当我们将双钩放在拉饵盘上时,必须要求拉饵盘具有迅速将双钩分开的能力,同时要保证双钩的钩尖向上,这样和鱼饵的接触方式可以轻松拉出饵球,如果这两个能力不足,首先双钩距离过紧,会互相妨碍;其次无法立钩的话,鱼钩横截面接触饵料势必会造成饵球形状不规则;最后因为子线的长度不同,当双钩距离过近时,势必会造成较长子线一端会接触饵料,自然就会造成子线上附着饵料。

结果:因此想要避免这个问题,每一次拉饵一定要保证子线绷直、双钩自然分开、钩尖向上的状态,饵料轻轻在双钩上刮表面位置,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3)

不同类型拉饵盘的优劣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在野钓群体中最普遍被使用的2种拉饵盘

第一种是点磁(豆磁),是有多个同等大小的磁豆排列成一条线的方式;第二种是将磁片(其实也是多个点磁组成)固定在拉饵盒中央的方式,这两种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但却也是我不推荐使用的,原因是: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4)

弊端:磁力弱、分钩能力不强,尤其是第二种拉饵盘,其实只是中间一小部分有磁,这两种拉饵盘都是价格比较低廉的,多在2、30元以内,势必因为成本的原因造成磁片的质量不高。可能有些钓友说管那么多做什么,能把鱼钩吸上就行了,这个思想是不对的,这两种拉饵盘的磁力太差,鱼钩几乎需要贴上磁体时才会被吸上,因此鱼钩的位置极容易不规律,或过近或过远。同时因为磁体分布的原因,尤其是第二种拉饵盘很难将鱼钩准确定位,这样留给分钩的空间已经不大了,这就是为什么用这两种拉饵盘的钓友,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分开双钩的原因。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5)

拉饵最佳的拉饵盘:线磁

这种拉饵盘和豆磁比较类似,只是没有暴露在表面,是由一条或者两条磁体组成,这类拉饵盘是独立存在的,和拉饵盒不是一个整体,所以可以任何更换,为什么建议选择这种拉饵盘呢?

优点:磁力强、分钩能力强、可浮水,这类拉饵盘选择的磁体磁力强,当鱼钩距离磁体3、4厘米距离时即可被迅速吸住,磁力的分布非常均匀,在这样的距离,分开双钩的余地大,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双磁类型,这样两个鱼钩不需要任何技巧就有了非常大的空间,一次就可以拉出双饵,单磁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一定的手法才可以一次拉饵成行,不掌握技巧的话,需要拉两次才能上饵。最后一个优点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拉饵盘掉落在水里后,这种浮水型拉饵盘可以让你避免损失,我可是看过很多次有钓友将拉饵盘掉入水中沉底的,水深的时候很难捞起来。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6)

作为补充使用的强磁全磁盘

这种拉饵盘也有很多钓友使用,但从拉饵的角度来看,这种拉饵盘并不太适合大多数鱼情,这类拉饵盘是弥补了第一种磁片式拉饵盘的缺点,是有多颗磁力强的磁石或者整体一块磁石组成,整个盘面任意位置都有磁力,但缺点同样明显,不宜分钩、重量大、价格高,质量好些的全磁盘都要大几十元到一两百元,性价比太低。

这类拉饵盘更适合拉拉糊挂饵使用,但这种饵料在野钓中极少被应用,为什么说作为补充使用呢?是因为在野钓时,尤其是夏季小杂鱼闹窝严重,我会采取拉饵泥配合酒米的方式来钓鱼,这种拉饵也需要“刮”,而不是“拉”,因此就需要这种强磁盘效果才比较明显,但对大多数钓友来说,没太大意义。

如何正确开拉饵 上饵速度的利器(7)

关于最后的总结归纳

综上所述,我们详细介绍了拉饵盘的主要作用,不同类型拉饵盘的优劣对比,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双线磁效果最佳、单线磁其次、强磁全磁盘再次,而最老式的两种已经不太推荐使用了,如果对拉饵要求不高,不太讲究的钓友可以选择这两种老式的,但真心建议还是尽量换成双线磁盘吧。

希望本文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个关注,随时分享有趣的钓鱼小技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