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

今天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这样一条,讲的是二战期间的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大体上就是,法国人如何斥巨资耗时耗力修了一条马奇诺防线,试图抵挡德国入侵,然而德国绕开马奇诺防线,法国光速投降了,于是乎马奇诺防线成了战争史上的笑话。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1)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2)

今儿来聊聊,马奇诺防线是个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战争史上的大笑话,以及法军将领,是不是真的蠢。

一般将马奇诺防线视为笑话的,往往是在两方面下定义的,一个是认定法国人守着过时打法,一成不变,另一个是,将马奇诺防线作为主战场,当成和德军决战之地,结果德军绕开了。

先说第一个,马奇诺防线在1929年就开始修建了,1925年就开始定了。这个时候,你说什么新式战法,基本是不存在的,这个时期欧洲没有打大仗,希特勒也没上台呢,德国也没扩充军备,没人知道新式战法是什么。那么马奇诺防线,在这个时候谈不上什么过时不过时的,那就是那个时代。

第二点是,马奇诺防线是法军和德军决战之地么?不是。法军有将马奇诺防线当成决战之地么?没有。法军对德军绕开马奇诺防线有没有预知?有。那么,马奇诺防线还是笑话么?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3)

聊这个,得先聊聊马奇诺防线的意义在哪。

看下地图,法国和德国是两个相接壤的国家。法国北部和德国中间夹着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而法国南部则是和德国直接相接。德国想打法国的话,可以从法国南部直接突入法国,也可以从荷兰比利时进入法国,至少两条选择路线。实际上是没有绕开这个说法的,只不过是换个不同的路线进攻。

而马奇诺防线建设的位置,位于法国南部和德国接壤的部分。这里就不是法国人蠢了,而是精,并且还很坏。

马奇诺防线将德国法国边境,用一条碉堡、工事阻隔开,抵御地面炮火和空中轰炸非常有效,使其非常难以突破。想从马奇诺防线直接突入法国,非常难,德军势必要付出巨大伤亡才行。那么德国想进攻得更舒服,就必须换一条进攻路线,另一条路线,就是荷兰、比利时的方向进攻。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4)

这就是法国人的狠辣,建设马奇诺防线,一方面可以抵御德国进攻,可以有效阻止德国人直接冲进法国腹地,有效制止从法国南部的突袭,这会儿法国人可以进行更多的战争准备、战争动员。并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资源,那会儿德国有7000万人口,法国只有3900万,马奇诺防线对于法国来说,可以节省非常多的防御兵力。

而另一面,马奇诺防线的坚固程度,可以迫使德国从荷兰比利时方向对法国进攻。那么这会儿,战争是从荷兰比利时开打的,一时半会儿打不到法国腹地,配合马奇诺防线,完全可以将德军挡在国门之外。这会儿,战争在国外打,对自己来讲,损失是最小的,受伤最大的,是荷兰和比利时两国。

也就是说,这个马奇诺防线,并不只是指望着顶住德军,更多的是逼迫德军在进攻的时候,从荷兰比利时方向进攻。

而事后也证明了这点,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在30万人,而法国北部则是英法主力。战前,法国117个师的兵力,大部分在法国北方。战前部署上,法国第一集团军群都在法国北部的法比边境,并且英国远征军的12个师也在这里。他们的目的就是准备随时跨越法国比利时边境,到比利时去和德军决战。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5)

盟军制定的三条位于法国北部的防御线

这是法国人的剧本,而德国人的剧本,其实也差不多。德国人深知马奇诺防线难以攻克,黄色方案第一版,是由参谋长哈尔德制定的,计划就是从荷兰比利时突击。只不过,这一版方案被希特勒给否决了,原因是打得太磨叽。按照哈尔德的计划,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军打两年,在1942年进行决战。

这就正中了法国人的计了,持久战上面,德国是占不到便宜的。法国是当时的殖民大国,有一大片海外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可以为法国输送物资,甚至是兵力。而德国呢,有限的殖民地还在一战给打没了。拼长久,拼不过法国。这点,法国人看得清楚,希特勒一样看得清楚,所以希特勒要求,要像打波兰那样,打闪电战,要速战速决,免得老底耗光了,最后打输了。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6)

德军作战方案演变

而德国人最后的剧本,还是和法国设想的剧本差距不大。最终的镰刀计划,还是佯攻马奇诺防线,由C集团军发起,B集团军北上荷兰比利时,这会儿英法军队越境阻击。只不过,还有个A集团军,从阿登森林突破,直插法国腹地,法国内部一片空虚。这会儿,法国境内的部队打不过A集团军,而英法主力还被纠缠在了荷兰比利时。德军突破色当之后,一路就没打过什么大仗了。

这一切其实还是按照法国人剧本来的,只不过A集团军从阿登森林突破这事,是法国人没想到的。不仅法国人没想到,就连德国人自己也差点没想到。从阿登森林突破的主意,是古德里安出给曼施坦因的。曾经法国人考察过阿登森林,认为阿登森林无法突破,大部队在这过不来。而古德里安在一战时期曾两次穿越阿登森林,德国那些将领里,也只有他知道这个办法。是他将这个计划出给了曼施坦因,最后递交给了希特勒。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7)

这里,C集团军佯攻,B集团军设陷阱,A集团军出其不意。C集团军佯攻,法国人心知肚明,主力准备和B集团军决战,结果是个坑,法国人跳进去了,主力被调走了。这里面B集团军至关重要,能否调走法军主力,全看B集团军,这样A集团军才有机会中心突破直插巴黎。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8)

这里其实可以看到,法国人的想法其实非常不错,通过马奇诺防线将德军逼走,从荷兰比利时进攻,只不过漏掉了阿登森林。如果阿登森林里法军进行布防,将这个口子堵住,A集团军想从阿登森林里的小路过来,是非常难的,结果未必是这么个结果。只可惜,法国人将主力都堆在了法国北部,阿登森林只有少量部队,连反坦克武器都没有,卢森堡还只有两个连的兵力,根本无法阻挡A集团军。

法国街头万里长城永不倒 没派上用场的法国长城(9)

而德军这边,面对马奇诺防线的铜墙铁壁,德军将领包括希特勒本人都差点头疼死。马奇诺防线很难突破,法国北部又是百万大军,随时能进入比利时,打起来就是个纠缠。要不是出了个古德里安,灵光一闪地从阿登森林突破,直接出现在法军背后,后面也不知道怎么打了,打着打着就容易打成一战了。

整体来看,马奇诺防线的意义,实际上是起到了,也确实是逼迫德军改变方向进攻。当时德国人玩的是一招出其不意。这个出其不意,致使法军主力被调走,法国一片空虚,直接陷入崩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