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苗1到10天的养殖技术(鸭苗成活率达到95)

近几年水禽养殖的越来越多,但是成活率,发病率有很大的区别。有同行没同利。因为养殖也是需要技术的,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鸭子怎样 提高成活率,带来更高的效益

鸭苗1到10天的养殖技术(鸭苗成活率达到95)(1)

一、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

1、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2、调节体温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

3、生长发育迅速;

二、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鸭苗1到10天的养殖技术(鸭苗成活率达到95)(2)

三、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因此,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推荐用 开口乐 速补21

四、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勤添料、少喂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鸭苗1到10天的养殖技术(鸭苗成活率达到95)(3)

五、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合理的密度是:1-7日龄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10-15只/平方米,22-28日龄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一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

合理分群:按每群200-300只进行分群饲养,同时对小鸭、病鸭、弱鸭挑出来单独精心管理。

六、切实搞好保温

温度是培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的要求。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绒毛光亮,饮水适度,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饮水、吃食、排泄正常。

七、保证通风换气

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鸭苗1到10天的养殖技术(鸭苗成活率达到95)(4)

八、搞好疫病防治

严禁从疫区引进鸭苗。

1、搞好消毒:注重鸭棚及环境的消毒,以及料槽、饮水器的刷洗、消毒,选择2-3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2、疫病预防:作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

3、预防用药:重点预防雏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病,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

如果您有任何养殖问题,请点击【禽之养殖有道】 头像,关注或者私信,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或微信号,将为您养殖保驾护航,终身免费咨询。点关注,不迷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