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

朝鲜战争以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无耻介入了此次战争,还无视我国的警告,向三八线以北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1950年8月27日,美国空军轰炸我国东北丹东地区,轰炸鸭绿江大桥造成我国平民的大量伤亡。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

我国东北丹东地区

同年10月8日,为了保护我国边境的安全,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伟人下令,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鲜参战,志愿军的后续部队以及物资,也随之不断的送入朝鲜。而横跨在鸭绿江上的鸭绿江大桥,在此刻就成了中朝两国的生命线。

联合国发现志愿军参战之后,立即着手准备对鸭绿江上的桥梁展开轰炸,但是却遭到杜鲁门的阻挠,那么杜鲁门到底在忌惮什么,而拒绝了麦克阿瑟的提议呢?美国为什么不敢轰炸鸭绿江大桥?而作为前线总指挥的麦克阿瑟向上级打报告,说自己想出了一个能给中国志愿军致命一击的大杀招,那这个杀招又究竟是什么呢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2)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鲜参战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熊猫观史。

新进来的小伙伴们可以点赞关注,猫叔感谢大家的支持。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座令美军都极其重视的鸭绿江大桥

鸭绿江大桥一共有两座,分别为鸭绿江上桥和鸭绿江下桥。其中下桥修建的时间比较早,始建于1909年,于1911年10月完工通车,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修建安奉铁路所修建的大桥,目的是掠夺我国东北地区的资源。鸭绿江下桥原为铁路桥,上桥修成后并改为公路桥。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3)

鸭绿江大桥

而上桥修建时间较晚,1937年4月开始修建,于1943年4月完成通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座大桥全部交由中朝两国共同管理,集中上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朝两军的大动脉。

它是连接我国和朝鲜之间的重要通道,志愿军所有的人力和物资,都是通过这座桥梁进行输送的。麦克阿瑟的计划一旦实施,确实会对我国造成极为严重的困扰。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4)

麦克阿瑟

为了保卫鸭绿江大桥,我志愿军无数将士,在美军的轰炸中牺牲。

但志愿军高炮部队和东北边防军,对美军的轰炸随即也展开了反击,一场比金刚川规模更大、更悲壮的战斗就此开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将南韩军队逼至巫山一带,令他们节节败退,几乎统一朝鲜半岛就近在咫尺。美国为维护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决定组织联合国军,派遣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出兵,武力干涉朝鲜内政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5)

金刚川

麦克阿瑟率领美军从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部队拦腰截断。由于实力相差过大,朝鲜人民军惨遭联合国军单方面的碾压,死伤惨重,短短数日,朝鲜人民军被逼迫到三八线以北。

1950年8月27日,美国首次对鸭绿江大桥进行了扫射,目的是为了震慑我国,打消我国出兵朝鲜的想法。

随后,还将战火延伸到鸭绿江江畔,肆意轰炸中韩边境,严重威胁到了我国边境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6)

鸭绿江

中国有句古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都被打到家门口了,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不能咽下的。于是,为捍卫我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安全,伟人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随即,我国志愿军百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大桥,奔赴冰雪天地的朝鲜战场。在第一批志愿军从鸭绿江大桥完成入朝后,立即展开对联合国军的反击。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以我军大胜告终。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给了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一个当头痛击。在数月之前,麦克阿瑟还无视我国发出的,不准跨过三八线的警告,并非常狂妄地分析,同美国国会报告,我国不敢出兵。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7)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但是,麦克阿瑟绝不会想到,我国不但毫不犹豫地出兵援朝,还将他引以为傲的联合国军,在一转眼间就打得溃不成军。

这样狼狈的战绩,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从军生涯中极为罕见。而我国志愿军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对美军展开攻击,靠的就是充分的后勤保障,而充分后勤保障的基础便是横亘在鸭绿江江面的大桥

纵观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大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争前期,我军超过80%的战略物资都是从鸭绿江大桥上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8)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美军竟然在朝鲜战争初期,并没有对鸭绿江大桥展开特别大规模的轰炸。令我军向朝鲜运送了大量的战略物资。

其实,身经百战的麦克阿瑟怎么会不知道鸭绿江大桥的重要作用呢?中国志愿军必然是会从这座大桥上进入朝鲜的。如果将这座大桥轰炸,就会断掉我军的生命线,弹尽粮绝后的我军,就不会有大量的兵力、大量的物资来支援朝鲜战场。

所以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向美国政府总统通话,申请轰炸鸭绿江大桥。自信满满的他,很早便做好了轰炸鸭绿江大桥的准备,但是,令麦克阿瑟不可思议的是,杜鲁门坚决否定了他的轰炸提议,并且下令让他不许擅自行动。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9)

杜鲁门

麦克阿瑟在收到杜鲁门总统的军令后,义愤填膺,对美国高层破口大骂,说他们是一群饭桶。

为什么杜鲁门会否定麦克阿瑟这么“完美”的计划呢?

那是因为二人有着不同的身份,麦克阿瑟只是一名军事家,而杜鲁门却是一国的总统,他不能只考虑战场上的胜负,反而更多的,他的眼界需要放在整个国际局势当中

因为当时的朝鲜战争虽然是区域性的战斗,但实际上,世界上众多国家都有参与,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中。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0)

二战后的欧洲

在二战后,欧洲大部分的国家,都在进行战后重建,休养生息,无暇再去参与国际上的事务,更别说还要去承担战争带来的影响,所以,美国盟友外的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影响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但是,杜鲁门明白,朝鲜是由苏联所扶持的政权,美国当时虽然和苏联在争霸,但并不想同他们形成正面冲突,所以杜鲁门要确保在舆论中,不被苏联抓到话柄,因此对鸭绿江大桥这类非军事设施,美国是不会轻易轰炸的。

再者,鸭绿江大桥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连接中国和朝鲜,一端在朝鲜境内,而另一端则处于中国境内。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1)

鸭绿江上看朝鲜

如果美军想要轰炸鸭绿江大桥,那性质就变成了侵略,是对中国宣战的标志,而在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新中国的实力也容不得小觑,况且那时的新中国背后还站着苏联这个老大哥。如果在此时触碰中国边境,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与中国彻底撕破脸,对于中国和苏联这两个对手,美国还是有几分忌惮的。

一旦事情发展到那一步,苏联就会趁此机会抓住美国的把柄,再加新中国的抵抗,两国当时本属于同一阵营,若是此时与两大国发生冲突,美国会全面陷入战争的泥沼里,无法脱身,有可能走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2)

抗美援朝战争

这对于只想在战争中获利的美国,无疑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实情况,令美军高层不得不一次次地放弃轰炸鸭绿江大桥的想法

除此之外,对杜鲁门来说,我国伟人也非常令他忌惮,杜鲁门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他对伟人的崇敬,因此他担心,如果有伟人坐镇中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现在朝鲜战场,那将会形成一个,对整个联合国军都极为不利的局面。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3)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所以,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果断回绝了麦克阿瑟的想法。并表示,不仅不能轰炸鸭绿江大桥,还要想尽一切办法缩小朝鲜战争带来的影响,一旦获得既得利益,就立刻撤军。

因此,杜鲁门特地嘱托军方,一定要约束在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的行动,不要扩大战争的规模和影响,更不要触碰到中国的边界线。

尽管麦克阿瑟内心非常不爽,但是对于军令,他也只能遵照不误。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4)

我国志愿军的进攻

转眼战场上,面对中国志愿军的进攻,美国节节败退,这让美国高层极为震怒。

毕竟在一向自大的美国人眼中,中国志愿军也就是人数多而已,装备武器根本没有他们的先进。就算放弃了轰炸鸭绿江大桥的计划,也只可能是进攻的速度慢了点,但是中国志愿军将联合国军打得节节败退,这是他们万万想不到的。

气急败坏的美国军队报告给了总统杜鲁门,而且在麦克阿瑟的据理力争下,杜鲁门也无奈同意了美军炸毁鸭绿江大桥的请求,但是也只能轰炸朝鲜边境以内的大桥。如此一来,既可以炸毁大桥,又不会落人口舌。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5)

中朝边界上的鸭绿江大桥

行动开始之前,美军特意对此次行动谨慎部署,却发现想要炸毁鸭绿江大桥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几乎每次都推算到了美军无法成功的结果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美军只想炸掉一座桥,却难如登天呢?这就不得不佩服伟人的英明决策了。

其实,早在志愿军还未前往朝鲜之前,伟人就在鸭绿江大桥附近,布置了大量的防空火力,以对美国空军进行防御。甚至可以这样说,美军战斗机来多少就打多少个。鸭绿江大桥就如铜墙铁壁一般,想要炸毁可谓是难如登天。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6)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防空火力

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志愿军才能一直通过鸭绿江大桥来运送物资。所以,美军想要攻下大桥就必须冒着极大的风险。

除此之外,在当时水面直接封冻,而且冰面非常厚的情况下,开卡车过去都没有问题,志愿军完全可以通过冰面实现物资的运送。虽然速度可能比较慢,但是绝不可能出现断水断粮的情况。

因此,美军炸毁鸭绿江大桥的企图并不现实,但是,上将麦克阿瑟不甘心,表示不撞南墙不回头,他认为有必要尝试一下。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7)

抗美援朝战争中冰冻的水面

那对于美军的轰炸,我军运用了哪些策略呢?在这期间,到底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牺牲呢?

当时美军为了对横跨鸭绿江的大桥进行轰炸,前后共出动轰炸机约600次,就连朝鲜境内的各个交通路线,美军都进行了轰炸。可以说美军真是费尽了心思来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路线。

但我军对于美军的卑鄙手段,早已了如指掌。

1950年10月8日,美军出动数百架轰炸机,在鸭绿江上空投下了50多枚炸弹。不过,美军战斗机刚进入我国领空的时候,就被驻守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边防高炮第17团发现,并迅速对其进行了反攻,成功击落敌方四架战斗机。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8)

美军轰炸鸭绿江

但是,这次的轰炸还是对鸭绿江大桥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毁,大桥下更是燃起了熊熊大火,整个大桥再经过轰炸后只剩下了一侧的四个孔洞。

为了保证前线战士能及时得到补给物资,我军在第一时间就紧急召集了铁路局400多名维修工人,对被炸的桥面进行抢修。美军见状,又派出了轰炸机对大桥进行再一次轰炸,但是那些维修兵仍旧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中抢修被炸毁的桥面。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19)

抢修鸭绿江的维修工人

由于敌机出动频繁,抢修工作十分艰难,只要敌机来了就隐蔽,工人就马上躲起来,敌机一走就用最快的速度抢修。

10月14日,美军又一次出动了两个轰炸机编队对鸭绿江大桥进行轰炸。但是这次志愿军早已做好了准备,在鸭绿江周围布置了强大的火力网。

美军的飞机一旦露面,就会被埋伏好的我军进行猛烈的反击。在此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炮第十七团,联合国轰炸机伊始,十七团就与其进行了激烈的交火,一天之内就打光了所有炮弹,并取得了傲人的战绩。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20)

被美军轰炸的鸭绿江

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下,美军驾驶员技术再高超,最终都躲不过被击毁的命运。在高炮部队和空军部队的掩护下,铁路和维修工在拼命地维修被炸毁的大桥,若没人能支撑桥梁的桥墩,工人们就用沙袋代替,用枕木顶替损坏的桥梁。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修好被美军轰炸的大桥,铁道兵们还直接用原木加工钢轨,当火车经过的时候,铁道兵就用自己的身躯加固桥墩,可以说敌军飞机刚炸毁了大桥,工人们后脚就立刻修缮,所以美军多次轰炸都被我军抢修成功,而我方高效率的维修,正是我们无数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21)

铁道兵们

联合国军的空中轰炸并未结束,单单在11月份就出动了2400余架次轰炸机,对鸭绿江上桥实施猛烈的轰炸。

高炮师和空军等部队全力掩护,工程兵部队、铁路抢修队对上桥实施轰炸,保证大桥一直通车并进行物资运输。

美军的空中战役也告一段落了,但是依旧对鸭绿江大桥进行轰炸,敌机出动频率逐渐降低。

1951年4月7日,联合国再次组织了针对鸭绿江大桥的大规模轰炸。上午九时,联合国出动了美军B29轰炸机编队和F84战斗机编队,对上桥再次进行了轰炸。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22)

美军轰炸机

在这次轰炸中,许多战士、铁路工人都在保卫大桥、修复大桥的任务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其中,临江火车司机徐国臣在敌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他强忍着手指断裂的剧痛,将列车安全地开进山洞中,保住了前线急需的后勤物资。

丧心病狂的美军除了炸毁鸭绿江大桥,还轰炸了大量重要的铁路。就算是这样,美军也不能阻止志愿军进入朝鲜。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23)

美军轰炸铁路

很明显,美军这是低估了志愿军战士抗击侵略者的决心。

就当美军以为志愿军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军却想到一个办法,那便是在冰面上搭起了简易的浮桥,这种浮桥相对于固定的桥更加能灵活应对美军的轰炸。要是美军白天派出轰炸机进行轰炸,志愿军就会迅速拆掉浮桥,等到美军飞机撤离,我国志愿军就又会重新搭建浮桥。

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不能压弯的民族脊梁)(24)

浮桥

随着我国鸭绿江沿岸的防空力量加强,美军战机虽数次尝试,对鸭绿江大桥上桥进行毁灭式轰炸,但是在我军高炮部队和空军战机的打击下均没有成功。

随着朝鲜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的阵地争夺战,对物资和军需的需求增加,安东铁路局决定对上桥进行全面修复,保证军用列车能够长期安全地从鸭绿江大桥通过。

1951年6月,安东铁路局动员铁路工人对大桥进行全面修补,大桥随用随修,于1952年8月才正式竣工,稳定的保持军力可以随意在大桥上往返,成了志愿军打不断、炸不烂的大动脉。

因此,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中国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通道在持续运作中。

志愿军在装备落后、条件艰苦的恶劣条件下和联合国打了三年。最后终于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而美军在经历了艰难的对战后,终于扛不住了,选择用谈判来解决朝鲜半岛的领土纷争问题。

美军输了,当然不仅是因为他们没能成功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线,而是因为他们迫于国际环境的压力,不敢再和苏联对峙期间和盟友中国,开展一场预测不到结局的持久战。

不仅如此,此战过后他们对于自己能否战胜志愿军失去了信心。

志愿军面对敌机的灵活应对,打破了麦克阿瑟企图通过轰炸鸭绿江大桥,从而阻止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的美梦。

正如美国高层而言,仅仅炸毁了一座鸭绿江大桥,根本无法阻挡我国志愿军前进的脚步。

我志愿军战士们有着保家卫国的信仰,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创造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这场立国之战的代价让我国损失惨重

鸭绿江大桥作为志愿军的生命线,对抗美援朝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在此次战争中,鸭绿江大桥可谓是亲眼见证了“抗美援朝”中朝两国的友谊,更见证了志愿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历史。

1990年10月25日,我国丹东市政府与朝鲜新义州市政府在今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联合将上桥更名为“中朝友谊桥”。

而下桥于1950年11月8日被炸断后,只剩下一半的桥身无法进行修复,至今还是一座断桥,随后被丹东市列为市级保护文物,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轰炸我国的铁证。

如今,这座大桥上密密麻麻的弹痕,也是在告诫世人,铭记历史,缅怀烈士。

我们要向伟人致敬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那么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内容,请点点关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评论,共同探讨。

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