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能治好吗(每年4万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失明)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基因编辑技术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能治好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能治好吗(每年4万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失明)

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能治好吗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副主任医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上合作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基因治疗再次实现创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因此得到根治。

病毒性眼角膜炎和单纯疱疹病毒(HSV)有关,这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而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就是人类。若人的眼角膜被HSV-1感染,会引起疱疹性基质性角膜炎(HSK),这也是导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

复旦眼耳鼻喉科医院介绍,传统疗法中,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过接收角膜移植恢复透明,但危机并未解除。因为HSV-1在角膜上皮原发性感染并生产复制后,会沿逆行方向通过眼神经到达三叉神经节。在那里,它们建立了一个病毒贮库。一旦重新激活,疾病便会复发和恶化。

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每年有150万个角膜HSV复发案例,至少造成4万人失明。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洪佳旭称,此次该研究将基因编辑技术运用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研究证实了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动物模型上通过基因编辑可抑制HSV病毒的转运和复制,有望成为病毒性角膜炎的全新疗法,解决病毒性角膜炎复发这一临床难题。

他说,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是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发挥抑制病毒的作用,也就是暂时地抑制疱疹病毒复制,但不能从体内清除病毒基因组。更重要的是,现有小分子药物不能影响潜伏的病毒。因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容易反复复发。

这次他们团队的基因疗法则属于直击“本源”,通过切割病毒的基因组,使其降解,还可以清除三叉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这在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法研究上尚属首次。

“长期以来,反复发作的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现有抗病毒与抗炎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元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的评价,上海专家团队发表的这一原创型的基因编辑治疗技术,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根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值得期待。

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论证及许可下,洪佳旭团队正在主持开展基于本项技术的初期可控的临床应用研究,未来或将应用拓展至其他遗传性眼科疾病的治疗上。

责任编辑:徐晓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