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回忆2:沉沦与征服 无隐瞒回忆录非虚构自传

第一章 小时候第一节 我记得的事情 1,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逝去的回忆2:沉沦与征服 无隐瞒回忆录非虚构自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逝去的回忆2:沉沦与征服 无隐瞒回忆录非虚构自传

逝去的回忆2:沉沦与征服 无隐瞒回忆录非虚构自传

第一章 小时候

第一节 我记得的事情 1

记忆这个东西真是奇妙,有些事情怎么也忘不掉,那几个片段长久的在你的脑海当中,只要你回想起那些岁月,那几个画面总是第一时间就浮现出来。

有些事情怎么也想不起来,哪怕是在周围的人反复提醒众口一致的说这件事曾经发生过也想不起来;

有些事情要靠回忆才慢慢地想起来,你慢慢的仔细的进入时光的隧道,感觉推开了一扇扇的门,你的脑海深处才能展开那些曾经有过的记忆和画面;

有些事情在想的过程中悄然来临,吓自己一跳,如此耻辱的事情竟然曾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事情在后来的岁月被刻意的搁置、回避直至遗忘,在描述过往的过程中,这些环节和事实被直接跳跃过去,如同没有发生过一样。

所以说记忆是不牢靠的。

40年过去了,让我把记忆描述出来。

我记得我和爷爷奶奶住的房子,在后来我走遍各地几乎再也没见过那种房子。在当地被称为草房子,不是茅草房,而是海草房,是那种长一两米、宽度比卷尺略窄的海草。

墙是黄泥的,黄泥里面是不是石头垒起来我也不知道,屋里的地面也是黄泥抹平的,经过常年的踩踏以后非常硬。从堂屋往上看,屋顶是一根木头的大梁,上面有一个木头大梁,和檩条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屋子矮暗。

外面的屋顶非常厚,由黄土浆和干枯的海草混合成的,当地人叫苫房顶,每隔一段时间好像就要重新苫一遍,以防止漏水,这样屋顶就越来越厚,好像顶着个大帽子,有大风刮来的时候,整个屋顶的海草随风飘舞。

房子门朝南开,对着南山,院子很大很平,院墙是用石头垒的,东侧是一条河沟,直通港湾的海边,河水时有时无,有时候还很大,至于为什么这样,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从山上下来的水被半路的水库截流了,一条千万年来的自然小河就这样变成了季节溪流,另外靠近屋子还有一棵大槐树,吃过很多一串串白色的槐花;西侧是从南山下山的公路,比院子要高出几米,成一个缓坡。院子里面外面都是我的玩耍的地方。

进了房门,是一个烧柴火做饭加吃饭的房间,右手进门是一个靠南窗有火炕的房间,再往右边进去,隔壁还有一个房间,也有一个火炕,平时不住人,我和爷爷奶奶就睡在中间的屋子。屋子的东侧连着一个偏厦,放一些杂物,和屋子不相通,有一个南开的小门。

没有电,用的是煤油灯和风灯,所以晚上就睡的很早,天黑就上床睡觉;吃的是从附近挑来的水,夏天挂蚊帐,冬天烧火炕。

在这个海草屋里,我记得很清楚的事情有:

我打开外屋饭桌旁边的碗柜,一只大猫赫然踞坐在柜格上,旁边放着盘碟碗筷和之前家人剩下的饭菜;

我坐在炕上在炕桌边吃饭,手脚刚伸到炕桌下面,被里面的猫抓出几条火辣辣的血痕;

端午节前,家人围在一起忙乎包粽子,煮粽叶子,割扎粽子的草,泡糯米和黄米,洗红枣,包粽子,然后在外屋的大柴火锅里煮了整整一夜满满一锅;

一个外地人让我在院子里面顶着太阳站着,抱着一个爷爷帮我用木头做的船,照了一张黑白照片。

午间阳光亮眼,整个村落大人小孩和狗都在午休,我在墙上涂抹,在院里抠土,孤独寂寞,自说自话;

军号天天午后都会吹响;

我日日玩耍,夜夜昏睡。

父母的房子当时应该也是草房子,因为就在不久之后,我记得母亲在爷爷奶奶家的炕上坐着,面色庄重神色果决的谈论拆掉旧房子盖新屋的事情。

那按说父母的老屋和爷爷奶奶的老屋是连在一起的,是真正的隔壁,原来应该是一整套房子,分东西两厢的。应该是在两屋中间都有内门相连的?

我为什么一点都没有印象呢?哪怕一丝丝的蛛丝马迹?

关于父母的老屋,我没有一点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