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1)

历城、章丘相接为邻,几百年来虽朝代更替,但县界变动不大,然而两县在国初以历城东部北部,章丘西部北部之地多有更变,您是否听起老人讲起曾经的故事,您曾属于章丘历城?还是淄博泰安济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曾属于哪吧!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2)

章丘

民国元年(1912年),章丘属岱北道,2月改组县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房),设一、二、三科,6月县议会成立。

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道。

民国14年(1927年)8月,中共章丘党支部建立,党员7人,郭恒祥任书记,活动于埠村一带,隶属中共山东省委。

民国25年(1936年)5月,《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公布。全省划为12个选区。章丘与济南、历城、邹平、长山、桓台、淄川、齐东为第一选区,共选代表3人。

民国28年(1939年)8月,章丘属泰山地委领导,中共泰山特委派遣以张游、孙志超为首的“章历工作团”,进驻章(丘)、历(城)边区,(章丘、泰安、莱芜、新泰、淄川、博山等县委由中共泰山特委改为中共泰山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泰山地委”)进行领导,9月 撤销泰、莱、历、章四县联合办事处,成立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3)

民国29年(1940年)3月,章丘县由泰山专区辖管(泰山区以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为基础,在莱芜常庄西沟崖成立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泰山专署”),赵笃生任专员。泰山区辖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泰宁等县。专署设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审计科、粮食科、锄奸科(1940年改为公安局)、视导室、贸易局、税务局支局、战时邮局等)。

民国30年(1941年)11月,章丘县按照泰山地委“废乡划区缩小县”的指示将九区改划为官营、南明、陔山、锦屏、双峰5个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划为章丘(县治埠村)、章历(县治旧章丘城)2县,属泰山专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鲁中行政区泰山专署区)。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4)

1949年10月,章丘县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会。11月11至13日,章丘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0年1月,章丘县人民政府成立,(泰山专区境内各县民主政府先后改称县人民政府)

1950年4月,章丘县划归淄博专区。

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县驻山东章丘旧城,今绣惠街道办事处驻地),划归泰安专区。

1958年8月,县治迁明水。

1958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

1961年4月18日,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历城县留属济南市;恢复长清县,连同原属泰安专区的泰安市和莱芜、新泰、宁阳、肥城、章丘、平阴等县及新汶市划归泰安专区。刘众前任中共泰安地委第一书记。5月,地委、专署机关始在泰安办公。

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5)

章历县

1945年8月,析出章丘县西部和北部区域置章历县(县驻山东章丘旧城,今绣惠街道办事处驻地),属泰山专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鲁中行政区泰山专署区)。

1946年1月 ,章历县独立营在西沟头成立。,

1949年10月,章历县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会。

1953年撤销,并归章丘县。县驻山东章丘旧城。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6)

历城县

民国初(1912年),沿用清制(清朝仍属山东省济南府)。

民国2年(1913年),历城属山东省岱北道。

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道。

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历城隶属山东省。

民国18年(1929年)1929年7月1日成立济南市。

民国25年(1936年),为避免市政府和县政府同处一区的境地,历城县政府从济南市区搬出。新县政府地址历城王舍人庄。时任县长张贺元主持县治迁移工程。历城县政府落成于今天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所在的位置。镌刻了六棱石碑以兹纪念,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题写了“县治更新”四个大字,刻在碑上。

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全省为17个行政督察区。历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28年(1939年)8月,中共泰山特委派遣以张游、孙志超为首的“章历工作团”,进驻章(丘)、历(城)边区,(章丘、泰安、莱芜、新泰、淄川、博山等县委由中共泰山特委改为中共泰山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泰山地委”)进行领导,9月 撤销泰、莱、历、章四县联合办事处,成立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

民国33年(1944年)5月成立泰历县, 撤销泰北行署,建立泰(安)历(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亓伟任县长。1944年9月成立历城县,

1945年10月撤销泰历县,仲宫、柳埠复属历城县。

1945年,全省设6个政府办事处。历城县属鲁中办事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6年,泰历县撤销,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8年9月22日历城县全境解放,属泰安专区。

1950年1月,历城县人民政府成立,(泰山专区境内各县民主政府先后改称县人民政府)

1958年1月17日,历城县由泰安专区划属济南市,改属济南市至今。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7)

历城、章丘相接为邻,几百年来虽朝代更替,但县界变动不大,然而两县在国初以历城东部北部,章丘西部北部之地多有更变,依为两县合分成章历县又分为章丘和历城,现界取直。齐鲁倾心要闻小编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存文,详尽考究如民国《历城县志》记载:

前志城里分八约,城四门外街巷及近城之村一地方管者为一里,共十四里,其外又分八乡,共五十七里。同治以来,修建石圩,关厢与乡村乃截然隔分,承平日久。省会之地,四方辐辏,城市偪窄。侨寓斯土者,时于城外隙地或平治墓田构建庐舍,于是空阔之地区,悉成宅第,而市廛亦以增多。迨宣统初年巡警设,而城内城外各分三区;地方自治局立,而县境划分十二乡;加以商埠广辟,五里沟、三里庄、魏家庄悉包括于内。或并或析,益稍变其旧矣!兹据警署县署各册分别登录,其有歧异之处,仍应参考前志焉!

因1945年8月,章丘县西部和北部区,历城县东北部析出域置章历县,在现有章丘区白云湖街道有章历村,章历县1953年撤销。通过章丘县志,历城县志,因章历县行政区域时间不长无旧志记载,在章丘旧志和文史资料小编翻阅多次,关于章、历两县相互划拨,村庄界定等无从摘录,在查阅历城旧志和相关文献,通过网络获益关于章历两县村庄所属的文章在此展现,文章可谓助百姓探究乡源追寻过往,在此深表感谢。因编者能力时间有限,借用网络文客整理,如有存疑可留言以寻。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8)

原属历城县、国初划拨章丘的约140个村庄有:

圣井镇的9个村庄(目前属于圣井街道)东省、西省、毕杨、张乙郎、王侯里、孙侯里、大柳树、蒋家庄、陈家庄。

枣园镇的2个村庄(目前属于枣园街道)前斜沟、后斜沟。

龙山镇的66个村庄(目前属于龙山街道)龙山、孙家庄、杜家庄、张家庄、田家庄、娄家四户、东王野河、西王野河、兰家庄、崔家庄、张胡、小董家、任家庄、焦家庄、冯家庄、傅家庄、辉柳、苏官庄、贾而庄、王尔庄、李官庄、乔家庄、胡家庄、傅家店、西沟头、杜张新村、西党家、小辛庄、霍八庄、宋家埠、苇陀、黄家庄、西师、黄桑院、甄家庄、霍家王庄、乐林、东石家庄、大李家庄、党家庄、师小、程家庄、西李、于张、何家庄、辛店、西城后、大城后、高家庄、北洼、东洼、南洼、岗子、丁王、南小庄、城角头、阎家庄、西曹官庄、东曹官庄、范家庄、权庄、丁家庄、芽庄、杲家庄、大官庄、山城。

宁家埠镇的3个村庄(目前属于宁家埠街道)西埠、大桑树、太平庄。

白云湖镇的23个村庄(目前属于白云湖街道)靠河林、高桥、东王家庄、王家庄、崔家庄、郑家码头、李家码头、韩家码头、黄家塘、齐家庄、薛家庄、张家庄、高家村、苏家码头、杨家庄、陈家庄、仙湖庄、石珩、娥女沟、牛家码头、小湖南、边湖庄、章历庄。

水寨镇的13村(目前并入白云湖街道):东殿前、西殿前、郑家庄、托寨、范家庄、太平庄、张家林、罗绫庄、大垛寨、小垛寨、赵官桥、石井、赵百户。

高官寨镇的25个村(目前属于高官寨街道):东胡(胡家)、宗家寨(寨子)、车家庄(车庄)、南孟、中孟(孟家庄)、北孟、唐头、高官寨、付家村(傅家)、郭家庄、相公庄、利市庄、崔家庄、梨珩、杜家庄、王家庄、马庄、辛庄、庞家庄、单家庄、明家务、伍仙寨、徐家寨、南寺庄。

章丘属于济南还是泰安(您曾属于章丘历城章历县)(9)

原属章丘、国初划拨历城的约100个村庄有:

西营镇的21个村庄(目前属于孙村街道)老峪、窝棚峪、花家峪、花金筲、花园岭、后岭子、遛马岭、火窝子、灰泉子、石门沟、拔槊泉、宝山、道沟、佛峪、小东沟、白炭窑、林枝、小葫芦峪、葫芦峪、野河沟、赵家庄。

彩石镇的53个村庄(目前属于彩石街道)东彩石、西彩石、东小龙堂、西小龙堂、大龙堂、康泉、井子峪、孟家庄、两岔河、朝阳、塔窝、横岭、黄路泉、宅科、东泉、中泉、三泉峪、西丝峪、凤落峪、王家峪、玉龙、上黄歇、下黄歇、南泉、外捎近、西捎近、东捎近、韩家峪、王家庄、杏峪、葫芦套、潘河崖、平房、路相、岔峪、白腊滩、老树峪、吴家、肖家、韩家、陈家、芦家、柳泉、马驹子、讲书院、岭后、断苕、石瓮峪、徐家场、虎门、万粮峪、玉河泉、青龙峪。

孙村镇的26个村庄(目前属于孙村街道)高二庄、西顿邱、东顿邱、南顿邱、西沙沟、东沙沟、孙村、升官庄、左家洼、埠东、山庄、庄科、马头山、南马头山、鸡山、史家峪、孙家鹊山、赵家鹊山、逯家鹊山、王家鹊山、李家窝、东隗、西隗、山圈、东杜、李家楼,共26个村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