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

朝鲜战争初期,在朝鲜人民军的突然袭击下,韩国军队伤亡惨重,开战仅4天时间,原本9.8万人规模的韩军就减少到2.2万人。为了补充部队缺额,韩军开始疯狂的在后方抓壮丁,其中就包括能够轻易组织和征召的学生军。

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1)

学生军上前线

一,学生预备军

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后,朝鲜半岛上的各大中学校也都摆脱了日本人的控制,受三八线以南地区混乱政治局面的影响,在当时的韩国各院校里也存在的严重左右派别对立情形。总的来说,到1947年前,思想上左倾的韩国学生数量明显更多,有部分院校的右翼学生组织甚至被捣毁或是被迫解散。

国内左右冲突的不断加剧让韩国临时政府最终于1947年中旬下令取缔所有半岛南部的所有左翼组织,右翼学生组织也得以借此机会控制了半岛南部各院校的学生运动领导权,并为韩国的首次全国选举和李承晚政权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2)

学生军

考虑到半岛南北双方未来因意识形态的差距而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已不可避免,在“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年轻学生”的口号下,韩国政府决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训练。根据1949年8月6日颁布的《兵役法》的规定,所有在校的中学生和高中生都必须参加由军队组织的军事训练,换言之,这群学生们已经成为了潜在意义上的韩军预备部队。

这么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因为美国害怕好战的李承晚政府实力扩大后主动向北方宣战,因此拒绝李承晚扩军的提议,并严格压低军援预算,这种情况下李承晚政府只能走大量储备预备役的人海战术。截止至1949年底,半岛南部有947所大中学中,已经有超过45万名学生接受了军事训练,但由于缺乏资金与装备,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接受过队列和行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二,学生军参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军由于缺乏战备而损失惨重,在混乱的局势下,一些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右翼学生自发站了出来。早在6月26日凌晨,他们就聚集在国防部大门口,表明自愿参加战争的意图,甚至有学生写了血书来表面自己的斗志。但由于朝鲜军队在6月27日就攻入汉城,这些学生甚至都没来得及被组织起来,当天只有一部分学生随韩军撤离到水原市。

在韩国国防部的组织下,撤退到水原市的200多名右翼学生被编组为三个步兵排,并很快投入到反击朝军进攻水原市的战斗中。不过他们的力量实在杯水车薪,很快又随败退的韩军撤往大田市,最后又撤到大邱市。

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3)

被强征入伍的学生军

一路上学生兵们不断吸纳同龄人加入进来,7月14日韩军在大邱医学院成立了一个学生兵中队,这个中队的86名学生兵后来奔赴东线战场,参加了著名的浦项女子中学战斗。同时7月26在釜山也成立了一个学生兵大队,该大队先是参加了对釜山防御圈内朝鲜游击队的扫荡作战,后又转移到东部的密阳,参加了在9月14日韩军在长沙里的骚扰登陆作战。

与此同时,由于兵力的大量损耗,各韩军步兵师在撤退途中为了补充兵员,也会征召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学生军和男性平民。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军是自愿从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被韩军用枪逼着入伍。基本上,韩军的十个步兵师中都会有这样一定数量的学生兵,他们全程参与了韩军从南撤到北进一路上的各次作战。

三,浦项女子中学战斗

大邱学生兵中队由韩军首都师师长、原日军大佐金锡源准将组建,这是个曾参与屠杀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二鬼子刽子手。金锡源调任第3师师长后,86名学生军中的71人也志愿跟随他来到第3师的驻地浦项市,并被派往保卫第3师后方司令部所在的浦项女子中学,他们每人拥有一支美制M1春田步枪和250发步枪弹。

为了配合人民军第12师团强浦项市,8月10日由日后被授予朝鲜元帅军衔的吴振宇大校指挥的第766独立联队来到这一地区,这是一支专门负责敌后渗透游击作战的轻步兵部队,拥有六个营共3000余人,不过其中的一个营在乘船偷袭釜山港时被韩军猎潜舰击沉。加上受到因美军空袭而兵力分散的影响,只有一个300多人的步兵营游击到浦项女子中学附近。

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4)

反映浦项女子中学战斗的油画

8月11日,第766独立联队的这个营对女子中学发起攻击,大邱学生兵中队在韩军留守人员的支援下,抵挡住了人民军的三次攻击,这当然是由于人民军的这个营只擅长游击作战,却不擅长攻坚作战。在转移完所有文件、物资和弹药后,韩军第3师后方司令部的留守人员居然提前开溜了,只剩下65名被留下的学生军奉命阻击。

在得到两辆轻型装甲车的加强后,人民军发动了第四次攻击。这次学生军们在丢完最后一刻手雷后,被迫与人民军展开肉搏战,最终65名学生军中,有48人战死,13人逃脱和4人失踪(被俘)。金锡源好歹还记得这群被他忽悠进部队的炮灰,他派人收敛了48具阵亡学生军的尸体,并为幸存人员招募了一批新的同伴,此外还授予这个中队“京畿道医学院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之后这个中队一直参与了突破洛东江和北进三八线的战斗。

为了纪念大邱学生军中队的事迹,2010年韩国还上映了由导演李宰汉执导的相关题材影片《向着炮火》。影片违背了真实历史,极力夸大学生军的战斗力和贬低人民军的智商,不仅让第766联队大部分和两辆根本不存在的T-34坦克都报销在这群学生军手里,连联队长吴振宇大校最后都被主角击毙,脸皮实在是厚的可以。

四,长沙里登陆战

作为炮灰部队,学生军另一次参与的战斗便是长沙里登陆战。当时韩军东线司令部计划在当面的人民军第5师团背后搞一次奇袭性质的登陆作战,但由于美韩军正在筹备仁川登陆战,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供调用,李明赫中尉便被命令招募一批学生军参加这次行动。李明赫在大邱招募了560名学生兵,连同其他人员于9月7日在密阳成立了第一独立大队,该大队的772名成员中有80%都是18-19岁青年。

9月13日,李明赫部队的772名成员乘坐2700吨的月山号登陆舰,抵达盈德市以南15公里的长沙里。受台风影响,登陆舰在靠海不远处搁浅,学生军们被迫涉水登陆上岸,并很快击溃了附近的人民军海防部队,夺取了具有重要意义的200高地,毙敌39人,并切断了第5师团的补给通道第7号国道。不巧的是指挥官全成浩上校在战斗中中弹身亡,他本是由韩军指挥部派来协调的作战总指挥。

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5)

电影《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海报

由于200高地距离前线不远,人民军第5师团立即调来一个步兵营进行扫荡。由于学生军们普遍缺乏必要军事技能,因此在人民军猛攻下很快又丢失了200高地。鉴于第一独立大队的弹药和补给已经耗尽,防止这支部队被全歼,美军出动军舰将他们接走,最初出发的772人中有640得以幸存。

尽管战后美军评价道:“长沙里登陆战并未取得明显收获,也未能给进攻造成很大有利条件。”但韩军还是为该次登陆战牵制了人民军一个步兵营达三天而沾沾自喜,并把它和群山登陆战一起称为辅助仁川登陆作战的两次战略欺骗行动。今年韩国还上映了由郭暻泽执导的,反映这次登陆作战的影片《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来吹捧学生军所谓的“英勇奉献”精神。

五,解散与影响

进入1951年,随着双方战线趋于稳定,韩国后方的管理与重建工作开始运作起来,韩国总统李承晚下令志愿在军队中服役的学生兵们都返回后方的各学校,不愿回去的可以就地转为韩军正式士兵,各学生军作战单位也于当年2月28日全部解散。

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共有10万韩国学生兵志愿参军或是被强征入伍,其中甚至包括从日本归国作战的韩裔学生,整个战争期间共有1900多人丧命战场。此外,在人民军南下作战期间征召30万义勇军中,也有27700名学生军,这些人中的不少人战后都定居在了三八线以北,被迫与他们的家人永久分别。

少为人知的英语(少为人知的一仗)(6)

自愿参加人民军的韩国学生军

战后不少民众质疑韩国政府强行征用学生军的作法,对此韩国政府只能辩解道,这些都是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更何况为了保卫祖国和民族,这些人的爱国行为会永远被后人铭记云云。这些苍白的辩解都远不如真相那样的更具有说服力:仅在8月的浦项战役中,就有2000余名被韩军强征的学生军投降后自愿加入人民军。

强征学生军,也成为了这场战争韩国政府最不愿回忆的事之一。

本文作者:迪尔,“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