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人不主动查找老赖怎么办(执行老赖用他人的微信生活怎么治)

老赖分两种,一种是法理上的老赖,另一种是本质上的老赖。法理上的老赖也许是被迫无奈,被法院判定为老赖,这类老赖有的是投资失败、经营失败、生活所迫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负债,确实没钱偿还。本质上的老赖并不一定没钱还债,有的隐瞒财产、转移资金,目的为供本人及家庭消费、挥霍,对法院和债权人拒不执行债务责任,这类人性质恶劣,影响及坏,对这类老赖一旦证据确凿,推进刑事案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法律上来说,老赖微信里的钱属于老赖的个人合法财产,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对象。从司法实践来说,现在全国法院都已建立起了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可以在网上就实现对老赖名下微信存款的冻结和扣划。

近年来,为了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提升执行的效率,人民法院积极根据网络发展的新趋势探索新的执行方式和执行策略。

目前人民法院的执行系统已经和腾讯公司以及支付宝公司相关联。在核对完老赖的身份以后,法官就可以对老赖名下的银行存款、不动产、微信财产、支付宝财产、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查询。

就微信财产查询而言,执行法官选择了腾讯公司的选项并提交以后,腾讯公司那边就会收到人民法院的查询通知。他们就会立刻进行查询,并将结果反馈给人民法院。整个过程很快,最快只要一天就可以反馈,最晚也不会超过两天。当人民法院发现老赖微信名下有钱时,可以立即对上述欠款采取冻结措施。人民法院采取冻结措施以后老赖微信里的钱就会被冻结。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老赖微信里的钱被冻结以后并不能立即进行扣划,需要冻结以后满15天才可以。这里的15天被称为宽限期或者犹豫期,一方面人民法院和腾讯公司存在操作错误的可能,在这15天里可以进行更正。另一方面,老赖在这15天以内发现自己微信的钱被冻结以后,也可以联系腾讯公司和人民法院进行查询,如果他认为人民法院的冻结措施有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冻结超过15天以后,人民法院就可以直接将老赖微信里的钱扣了。当然,在扣划过程中需要提交扣划存款通知书和相关证件。这里需要注意,人民法院将老赖微信的钱只能扣回到人民法院的执行款专户,然后再发还给申请执行人。

对于被执行人,如果微信上有钱,法院是可以采取措施冻结并予以执行的,这个技术并不难。目前法院有一套执行系统,法官不用离开法院,就可以在这个系统上在全国各地的银行以及一些具有金融功能的账户上执行当事人的钱,而且当事人没有任何能力予以抗衡。

执行人不主动查找老赖怎么办(执行老赖用他人的微信生活怎么治)(1)

很多老赖早就换亲戚的手机号和微信号了,支付宝银行卡都不是自己的,你冻结他名下的微信可以说是一分钱都没有,

如你所言,既然他是老赖,那么他就属于生效判决未履行的被执行人了。

既然能够用他人的微信和银行卡,那么就说明他有能力履行了。

既然没有用自己的微信和银行卡,那么就说明隐藏了自己的财产。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由此导致了判决、裁定无法直接履行,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额,那么就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个数额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会是一、两万元以上。

老赖确实是有点过分,明明欠了别人的钱,但是就是不还,还通过耍各种小手段、小聪明,企图规避人民法院的执行,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债权。

所以我国的刑法规定了专门针对老赖的罪名——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如果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能够证明,老赖在使用别人的微信或者银行卡,一定要固定好相应的证据,及时向法院提供,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让老赖无所遁形

如果“老赖”恶意转移或隐瞒财产,把钱存在别人的银行账户和微信上,由自己使用,以抗拒法院判决的执行,那么有可能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

什么是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是这几年刚刚出台的新型的罪名,其主要的犯罪主体就是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是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

而被执行人使用他人的银行卡及微信账户,目的明显,就是为了让人民法院没办法去查询他相应的账户内资金,也没办法去冻结他相应的账户内资金,妨碍了人民法院的正常执行程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8月29日出台,增加了新的规定,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主要有如下几种:

被执行人隐匿、转移、故意损毁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而老赖通过使用别人的银行卡以及微信,其行为符合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客观上也导致了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生效的裁判文书,因此符合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但实际上,明知道老赖在用别人的银行卡和微信,但却很难找到证据,无从下手。法院讲究的是“谁起诉、谁举证的原则”所有的证据都需要债权人自己去提供。申请人和法院说,债务人为了造成自己名下无任何财产的假象,现在用某某的银行卡或微信。法官会直接让你拿出证据,而不是法院去帮助你调查这件事情。

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你不可能把对方的手机抢过来,打开微信看看是谁的微信。或者直接把对方的银行卡拿过来,即使你把银行卡拿过来也没有任何用,银行不会给你去查询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目前的信息网络时代,要查询到一个人的财产转移行为其实也不太难,因为许多资金的往来都是通过银行和其他转账形式产生的。

而一个人没有任何劳动却又有收益,那么就涉及洗钱,帮老赖洗钱,对老赖来说就是转移财产,需要严格一并进行查处,以振良风。执行还需专业团队,合法调查取证,老赖用他人身份证信息一般也是亲属概率大些,大金额付款转账之类时不时需要人脸识别的、不可能随时把别人脸带身边,也一定有自己实名微信,绿码当下,如何能完美规避出行。查询一定是查流水,不是查余额。不要查钱在哪个位置,是查去向。

执行人不主动查找老赖怎么办(执行老赖用他人的微信生活怎么治)(2)

我国的老赖每一年都在增加,其根本原因就是法律没有达到惩戒和震慑的效果。如果惩戒和震慑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那么老赖的人数明显会减少。老赖已经把人们之间的信用度,弄得千疮百孔。

记得曾经看过一条这样的规定,被执行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财产报告。但有多少被执行人提供财产交报告呢,并且被执行人每一年都要向法院提供最新的财产报告。这个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债务人没有向法院提交个人的财产报告,法院也是不会主动的。

只要老赖名下无任何财产,就可以一直躲避,执行法官更不会主动去找老赖,除非申请人可以一直拧着不放弃。

现在的老赖,基本上都是更换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有的干脆去其他的城市,让债权人根本找不到。这种情况向法院反映,法院的答复是他们找不到,需申请人提供可靠财产线索。

我们把话说回来,法院让债权人自己去寻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我想请问大家,债权人有什么权利去查询他人的财产线索?没有权利查询他人的财产线索,是不是等于查询不到,查询不到你如何再次申请执行。这是不是等于给债务人,提供了逃避债务的便利条件。

包括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尤立增,也提出了对于老赖加强惩戒、信誉修复等制度。因为已经看到社会上的这种现象了,所以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打着借钱的幌子,甚至把身边的亲朋好友的钱都借个遍,然后就消失了。即使你到法院去起诉,官司赢了又如何?你还是一样拿不到钱,你去派出所以诈骗罪报案,根本不给你立案。人家是跟你借钱的,你这种行为属于民事纠纷。这个时候你让债权人怎么办,债权人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出于亲情或者友情把钱借给了他们,就这样被骗了。并且没地方去说理,所以就会造成一些债权人认为老赖和法院有关系。

法律的人性化可以理解,但过于人性化就等于放纵犯罪。不是说严法就等于回到了旧社会,而是,如果不严法,等于放纵犯罪。仅仅靠着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执行人不主动查找老赖怎么办(执行老赖用他人的微信生活怎么治)(3)

老赖总是转移财产要求求刑事打击

当欠债还钱不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良好的经济秩序必然遭到破坏。对故意转移,隐匿财产,想逃避债务的老赖,不能手软,努力寻求刑事打击,逼迫他积极地应对债务。@执行小辣椒#执行##老赖##深圳##处理终本无果案子,企业的不良资债。维护原告合法权益。头条极速版是私信不了的,感谢大家阅读,关注 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