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

01

被迫在家蹲了近二十天,本想写点东西,怎奈心始终静不下来。

前段时间活在抢菜的焦虑中,后来又被各种新闻轰炸得茫茫然不知所之。

何以解忧?电影和游戏。

看电影可以疏导、矫正内心,玩游戏可以宣泄负面情绪,二者都是廉价且有效的心灵按摩方式。

说一说这几天重刷的一部电影——《一刀倾城》(又叫《神州第一刀》)。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2)

这是一部1993年拍摄的港片,讲述了戊戌变法的背景下,侠士王五、名士谭嗣同、军官袁世凯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壮志豪情、反目成仇,通过激荡大时代下个人的抉择与命运,展示了激进革命路线与温和改良路线的碰撞,以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清末武侠题材的电影,实际上,这是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政治电影。

从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资料看,它当时对标的是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

在黄飞鸿系列里,武侠和政治的平衡性做的比较好,虽然都涉及了政治,但政治的家国情怀只是用来升华侠义精神,政治并没有喧宾夺主。

反观《一刀倾城》,武侠的部分讲得很少,且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江湖风雨多,已无侠士的容身之地,侠士要么落草为寇,要么当权贵看家护院的走狗,要么像王五那样卷入政治漩涡被权力碾碎。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3)

《一刀倾城》给人的感觉很沉重、很压抑,但编剧似乎觉得沉郁的程度还不够,在结尾把一众正派人士的结局安排的明明白白——死。

对于这样的纯悲剧,观众自然不买账,这部被投资人寄予厚望的电影,票房扑街,赔了个血本无归。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皆大欢喜的结局都是主流,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不痛快。

当然,票房不代表水平,从画面、构思、立意、台词等角度看,这部电影的水准颇为可圈可点。

02

算下来,这是我三刷《一刀倾城》,每一次看感觉都不一样。

第一次看还在上初中,脑子里是简单的“好人”与“坏人”的二元思维,觉得谭嗣同、王五死的不值,袁世凯真坏,都说邪不胜正,正派居然没能斗过反派,可恨可叹!

第二次看是大学时代,那时候觉得谭嗣同有点神经质,说话不过脑子,激进、幼稚、不通人情世故,这样的人注定难成大事。谭嗣同为了芸芸众生而牺牲自我,可芸芸众生骂他乱臣贼子,拿烂菜叶砸他,说不定还要吃他的人血馒头治痨病。真是莫大的讽刺。

相反,比较理解袁世凯,认为他更理智、更稳重、更透彻,在险恶的环境中怀德灭行,和光同尘,采用迂回的方式,慢慢出人头地,实现了抱负,堪称大智大勇。

这次再看,我又理解谭嗣同了。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4)

看完电影,顺手找研究谭嗣同思想的学术著作看了看,愈发觉得谭嗣同的伟大。

何也?袁世凯常有,而谭嗣同不常有。

可以这么讲,大部分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袁世凯,成熟世故、人情练达、精致利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谭嗣同则不然,他很清澈,很纯粹,很执着,对看不惯的事不妥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为理想献身,笃信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即使败了也很淡定,从容赴死,没有抱怨,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电影中有几幕戏很好地表现了两人的思想交锋。

第一幕是在京城的某个高级客栈,王五、谭嗣同、袁世凯三人小聚,谭嗣同把自己所写的《仁学》递给王五看,王五看后脸色大变。

谭嗣同也不隐瞒,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病入膏肓了,我们再不能用头痛医头这种古老的方法,一定要彻底推行变革,从头做起。

然后大谈皇帝如何重用康老师(康有为),如何支持新政。

袁世凯听完,眉头不由地一皱,语重心长地说道:谭兄,我袁世凯一向当您是兄弟一样,你有机会替朝廷建功立业,我替你高兴,但是凡事中庸,万事三思啊。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5)

谭嗣同并不认同:你的心意我很明白,但是袁兄,时不予我,再拖下去,中国就要沉沦万世了。

第二幕是在王五强武学会的课堂上,袁世凯给学员们讲带兵之道,谈到了当兵如做人,欲速则不达,一定要依法则去行事,不能让一个人的意志去改变整个大局。

谭嗣同不同意: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先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袁世凯反驳道:国家大事,非比寻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则,不可轻越雷池半步,变是常事,但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步登天。不然,将一失足成千古恨。

谭嗣同: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袁世凯:做人宜直接,才可以交心,但做事要圆滑,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及伤害。

谭嗣同:照你这么说,这跟做官不做事的家伙又有什么分别呢?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6)

袁世凯:好一句做官不做事,壮飞(谭嗣同,号壮飞),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可要留神啊。

谭嗣同:天下人论天下事,何事不可谈呢?

袁世凯:天子脚下难容是非,壮飞,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03

从后世的角度看,很容易得出袁世凯稳重务实、老成谋国以及谭嗣同激进急切、轻率幼稚的结论。

然而不要忘了,历史事件,一定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看。

谭嗣同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总督,良好的教育条件,使得谭嗣同接受了最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比较正统。据他自己讲,年轻时爱和人辩论,对方说大清这不好那不好,他很生气,一定要和对方辩个高低。

以30岁这一年为分界线,谭嗣同的思想发生剧变,前后判若两人。

这一年甲午战败,消息传来,谭嗣同寝食难安,彷徨无措,他深刻反思之后,认为大清病了,病得不轻。

进而,他认为自己之前所学的那些东西,都是无用之学,纯属浪费生命。

从那时开始,他北游访学,见识了火车、轮船、X光片等西方先进事物,阅读了大量介绍西学的书籍,结交仁人志士,学习维新变法思想,钻研救亡图存之道。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7)

他认为大清若再不迅速变革,四亿人就要沦为白种人的奴役,像日本的虾夷人(阿依努人),美国的红皮吐番(印第安人),印度、阿非利加(非洲)的黑奴。

相比康梁而言,谭嗣同的思想走得更远,他反对君主专制,反对三纲五常,认为: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意思就是,两千年来的政治,都是暴虐的秦政,是强盗政治,两千年来的学问,都是荀子的伪学,是媚俗趋时的学问(奴才),盗贼利用奴才,奴才献媚盗贼,专制主义与奴性文化相互苟且。

因此,谭嗣特别赞赏法国大革命把君主推上断头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遍全球,以泄万民之愤”。

在大清,敢说这种话,可见谭嗣同有多猛。

连梁启超也感叹: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

以谭嗣同的家世和自身条件而言,他这一生本可以活得很好,即使不走科举之路,他也能在学术上有一席之地,日后成就绝对不亚于梁启超。

相比全国绝大多数人而言,他更有资格岁月静好,大清再烂,巡抚大人的公子能受多大影响?

然而,作为既得利益者,他决绝地与既得利益做切割,赌上身家性命搞变法,立志救万民于水火。

他是傻吗?

不是,思想境界太高了,无法用常人“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价值观来看他。

我简单浏览了一遍谭嗣同的《仁学》,压根看不懂,里面有太多的佛学和哲学内容——没错,谭嗣同不仅是维新变法人士,也是哲学家和佛学大家,早就超脱了名利生死。

西方发展日新月异,列强已将世界瓜分殆尽,而大清浑浑噩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沦,有识之士,忧心如焚,想迫切改变现状,力挽狂澜,所以谭嗣同才一再强调变法要当机立断,不可耽误片刻。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8)

04

相比袁世凯的温和改良,谭嗣同的主张的确不成熟,但不成熟的主张也有它的价值。

大清的肌体早已僵化,指望它自发改革,无异于痴人说梦,只有被洋人打疼了,它才清醒片刻。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清末新政,可以清晰地看出,满清权贵只有在受到外部强大压力的条件下,才肯放弃部分既得利益,愿意在改革的路上迈出一小步,就像影片中谭嗣同所说的,“畏首畏尾,进二退一”。

反过来,如果没有洋人的压力,没有国内更激进的主张,袁世凯的改良之路行不通——满清权贵没有改良的动力。

打个比方,鲁迅在《无声的中国》写道: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谭嗣同,就是那个主张拆掉屋顶的人,如果没有以他为代表的激进派,守旧派连窗子都不会开的。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谭嗣同虽然是维新派,但他骨子里是个革命派,他不仅想拆掉屋顶,甚至想把整栋屋子都摧毁掉,之所以和康梁搞维新,是权宜之策,为日后革命做准备。如果他没有因戊戌变法而被杀,后来极有可能和孙中山合作。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9)

作为先行者,谭嗣同无疑是勇敢的,而勇敢是非常稀缺的品质。

这里的勇敢,包括不惧强权,不惧死亡,更包括敢于与整个世道决裂,敢于冲决封建伦常的罗网,敢于向大清王朝发起挑战,敢当孤勇者,虽千万人吾往矣。

枪打出头鸟,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为人先,先行者的命运往往非常悲剧,小则被冷嘲热讽,排挤打击,大则身陷囹圄,家破人亡。

都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可现实情况是,为众人抱薪者成了看客眼中的另类,斥其爱出风头,爱挑事,不安分守纪,先行者失败了,对其猛踩以表忠心,先行者成功了,默默享受成果不知感恩。

可以没有勇气,但不要嘲讽先行者,孤勇者,没有他们冒着风险踩线冲关,普通人的生存空间会更加逼仄。要知道,所有的松动,都是先行者抗争而来的,而不是坐等来的。

05

《一刀倾城》中,王五强闯天牢劫狱,要把谭嗣同救出来。

谭嗣同谢绝了: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

说完,他用王五的大刀把手指划了一个口子,在墙上用鲜血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被砍头时,围观的百姓和官差都为之动容,为了减少谭嗣同的痛苦,王五扮作侩子手,一刀砍下了谭嗣同的头颅。

这些显然是演绎的——谭嗣同死前被各种辱骂和扔烂菜叶,据《谭嗣同就义目击记》记载,刽子手砍了三十几刀,谭嗣同才人头落地,死状极惨。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0)

那么问题来了:谭嗣同的死,唤醒民众了吗?

从当时来看,显然没有。

民众往往后知后觉,朝廷说了,谭嗣同是乱臣贼子汉奸,人人得而诛之,他们也就信了。

把时间线放长,谭嗣同没有白死,他确实唤醒了一部分人——后来的反清仁人志士。

谭嗣同的同乡和挚友唐才常,后来组建了自立军,要推翻满清统治。

邹容得知六君子遇难,写出了《题谭嗣同遗像》诗一首;陈天华在《猛回头》中称谭嗣同是轰轰烈烈为国流血的大豪杰。

革命党人从谭嗣同的事迹和思想中吸取了大量养分,很多革命宣传话语,甚至是从谭嗣同的《仁学》中搬过来的。谭嗣同虽然死了,但他的反清、反封建君主专制思想被后来的革命党人继承了。

起初,革命党人的力量很弱小,就是几十上百个青年学生在策划起义,暗杀满清权贵,相比较而言,满清是庞然大物,貌似坚不可摧。

革命党人的行为,看似螳臂当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他们以极强的意志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前赴后继,渐渐被民众所理解。

如孙中山所言:第一次起义失败之时,全国舆论都说我们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庚子事变之后,我们起义再失败,很少再听到一般人对我们恶语相加,有识之士,多为我们扼腕叹息,遗憾我们没成功,前后必较,舆论转向天上地下。

显然,民众在缓慢觉醒。

历史是一个延续的演进过程,先行者不一定是收功者,先行者或许会湮没,但精神火种会传递下去,直到大功告成那天。

就像影片中王五与谭嗣同诀别时所说的话:谭兄,您对,中国始终会走您的路。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1)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谭嗣同之谓也。

所以,我说袁世凯常有,而谭嗣同不常有。

06

讲完了谭嗣同,再谈点别的。

这部影片的画面和意境很美,武打场面也比较精彩,台词更是一绝。

影片开头,王五率领黑旗军偷袭日军营地前,那夕阳西下、苍凉悲壮的画面,配上“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离别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的口号,让人震撼。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2)

王五、谭嗣同、袁世凯一行人进京,走到城门前,谭嗣同问袁世凯:你说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说: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谭嗣同又问王五。

王五说:像一座墓碑,不知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王五成立强武学会,谭嗣同来道贺,王五说: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天路很难走啊。

湖中,船上,颜夕向王五倾诉:我是飘萍无依,身不由己。

王五:人生在世,有多少件事是从心所欲呢?

颜夕:五爷似乎也是伤心之人。

王五:当今中华大地,只要有血性的,哪个不是伤心之人?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3)

王五去找袁世凯报仇前,与颜夕隔窗相会。

颜夕:你想听什么?

王五:最动听的已经听过了。

颜夕:你会记得吗?

王五: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晚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颜夕: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于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4)

王五:但愿生生世世回忆之中都有你。

颜夕: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

王五找袁世凯报仇,袁世凯说:袁某投笔从戎早已经置生死于度外。

王五:置生死于度外,所以也都视人命如草芥。

袁世凯:这一仗输的是你们,如果你们赢,还不是一样尸骸遍地吗?

千古留名的国士(都是千古伤心之人)(15)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