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1)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2)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3)

来源:京博国学主播:路人佳

编辑:金思含(实习)

文章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

只有观世界才会有全面的世界观,观人生才会有立体的人生观。

周国平说:哲学就是要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结,活得更明白也更超脱。

凡事拎得清,方显大智慧。

1 大事不糊涂

提起郑板桥,广为人知的是他那句“难得糊涂”。

所谓“难得糊涂”,难就难在大是大非上面不糊涂。

郑板桥担任县令期间,正逢大饥荒,他怜惜百姓疾苦,开仓放粮救活了数万灾民,自己却因此被罢官还乡,以卖画为生。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郑板桥以百姓的生死为重,看轻个人利益,守住了做人做事的底线,才被后世所称颂。

一个人只有在重要的事上不犯糊涂,才能事有所成。然而却总有人曲解“难得糊涂”,把意气用事当成做事准则,结果往往是一错再错,损失惨重。

人的一生会做很多事,最基本的是要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小事出错还有弥补的机会,大事糊涂就只能悔恨自责。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自题联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需有成熟的心智,能明辨是非,从不意气用事,能够着眼全局,不被眼前利益所诱惑。

若如此,人生才能迎风破浪,善始善终。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4)

2 小事不纠结

生活中,总会有人在小事上纠结不已。穿衣纠结哪件好,吃饭纠结吃啥好,凡此种种都拿不定主意。

在一件事上过于纠结,实际上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作家契诃夫的名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纠结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在戏院看戏时,忍不住打喷嚏,却不小心溅到了将军的光头。他总是害怕将军会处罚他,先是纠结于如何跟将军道歉,后面又纠结于道歉后将军很淡然的反应。

然而,将军并没有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是他自己无法释然。

纠结的本质是一个人的格局太小,太看重得失。往往体现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被自己想象出的后果扰乱了思绪,无法准确权衡利弊。

很多人都是如此,做事经常犹豫不决,只要听到别人有不同意见,自己就焦虑不安。

一个人如果把精力耗费在无益的小事上,就没有时间来提升自己。做事犹豫不决爱纠结,就会错失良机,难成大事。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5)

3 凡事有主见

《笑林广记》中记载,汉朝时有个叫鲍坚的人,他第一次去拜见司徒崔烈,怕有失礼节,向先到的人请教。

那个人说“随典仪口倡”,意思是典礼官怎么说你就怎么办。可鲍坚误会了,以为要他跟着典礼官说。拜见的时候,典礼官说什么,他都重复一遍,人云亦云授人笑柄。

我们都会有被误导,从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一时盲从还可挽救,若凡事都人云亦云,只会迷失本心,一事无成。

国学大师梁漱溟说:“有了主见,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

一个人有主见,并不是说我行我素,做事不听取他人意见;也不是说刚愎自用,错了也不接受批评,而是在于坚持真理,活出自我。

一个人做事很难皆大欢喜,有时候,越想周全时,往往就越难周全。旁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想法出发,最终结果的对错成败,还是需要自己承担。

生活不是糊涂账,心中有数才不慌。大事不糊涂在于有原则,小事不纠结在于大格局。

一个做事有原则,遇事大格局,凡事有主见的人,才真正拥有了人生大智慧。

作者:京博国学,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主播:路人佳,隐于山市,愿用声音温暖你。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6)

征稿

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数800-2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发放稿费。

投稿邮箱:3178310465@qq.com

若10天没有得到回复,请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

征“夜读”主播

工作职责:为公众号粉丝朗读每日“夜读”文章。会基础音频剪辑。

简历投递邮箱:3178310465@qq.com

邮件注明“主播”字样:

请将过去的语音作品与简历一同发送。

/更·多·推·荐/

夜读人生与其多做梦不如多做事(夜读大事不糊涂)(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