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

许多观众去看《山河月明》,估计是看厌了近年来关于清朝的宫斗剧、甜宠剧、戏说剧,冲着“刚明”去的,一睹永乐大帝的风采;奔着大导演高希希和陈宝国、张丰毅、王劲松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去的,再享视觉盛宴。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1)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利用诙谐幽默的故事手法写了大明王朝300年的风雨飘摇的往事,曾掀起一波国人看明史的热情。而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绝不如清人修《明史》那样写得不堪。不然,当年清朝康熙皇帝下江南时,发出对明朝由衷的赞叹之词:“治隆唐宋”。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2)

即使清人修《明史》,对永乐大帝也不乏称颂之词:“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按《山河明月》简介是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年少起就喋血沙场,历经战阵,终于成长为合格的军事统帅和成熟政治家,并成就一番伟业的故事,俨然一部如《大明王朝1566》的历史正剧,但初看几集,怎么又跑到戏说的老路上来了?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3)

先不说剧情剪辑得七零八碎,让人看了一脸茫然、找不着北。单说里面的狗血情节,就让人惊掉下巴。有违常理,有违史实的太多了,就简单举两例吧。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4)

徐达是当朝丞相,居然为吃烧鹅偷偷躲到柴房,为了不让小女儿徐妙锦向大女儿徐妙云告状,还要拉拢徐妙锦一起吃。而徐妙云推开柴房,给徐达来了个连锅端,徐达却在徐妙云面前秒怂,只能可怜巴巴看着,露出了可怜又无助的小眼神。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5)

这也太甜宠了吧。在程朱理学大行其道的明朝,即使贵为丞相长女,也受三纲五常约束,在家也不能把老爹如此不当回事吧?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6)

再如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宫中设家宴招待徐达,朱元璋那可是一代雄主,却表现得丝毫没有九五之尊。两人完全没有君臣之分,插科打浑,徐达还真把皇帝当大哥?与皇室结姻,那在当时可是天大的喜事。而当朱元璋提出了要给徐妙云指婚四皇子朱棣时,徐达不但没有谢主隆恩,反而表示强烈的不满,当他说出“老哥哥,你办的这叫什么事呀?”时,真想问他一句:“徐丞相,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呀?”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7)

更令人惊讶的是,朱元璋竟拿小时候徐达放牛拉屎开起了玩笑,这事在皇宫宴席上怎能登大雅之堂?而徐达的表现还真是把皇帝当成了大哥,全无拘谨之感。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8)

清朝一代名臣张廷玉曾对徐达评价:“中山(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朱元璋也曾经称赞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一人而已。”张廷玉说徐达“持重有谋,功高不伐”和朱元璋评价徐达“不矜不伐”都是说的徐达功高不骄、谦恭谨慎、不越君臣之尊卑秩序的意思。而历史上也记载:朱元璋称帝后曾灌醉徐达,命内侍将徐达放至龙床。徐达酒醒后一看所居是龙床时,立即起身“趋丹墀下,北面再拜,三叩头乃出。”朱元璋“闻之,大悦。”

山河月明中间为什么换演员(对不起山河月明弃剧)(9)

如此处处谦恭谨慎的徐达,在《山河月明》中竟和朱皇帝称兄道弟,还是历史上的那个徐达吗?这不是戏说又是什么呢?

《山河月明》可以当《如懿传》之类的剧来看,但不能如《大明王朝1566》的历史正剧来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