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朝阳区三个优化)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朝阳区三个优化)(1)

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朝阳区三个优化)(2)

朝阳区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全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朝阳区三个优化)(3)

“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落位力旺广场。

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朝阳区三个优化)(4)

全国双创周长春市活动在朝阳区举行,以科技服务赋能科技创新。

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朝阳区三个优化)(5)

“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走访企业,调研需求。

赋能科技创新城建设,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要以什么为抓手?

15日,在长春南湖宾馆,朝阳区把目标聚焦到2022年全国双创周。

这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邀请到相关部门、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的权威专家以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代表,共谋绿色低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良策。

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朝阳区落实“六城联动”战术路径,立足域内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以环南湖科技服务先导区为基础,依托吉林大学等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科大讯飞、万众创业工场等平台载体,着力发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科创人才服务带、科创企业聚集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五区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为路径,承接发展战略,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城建设。

以环南湖科技服务先导区为依托,突出做好“三个优化”,注重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中部科技服务集聚带,加快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为朝阳区实现创新发展先导区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人才、技术、金融方面的支撑,对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培育注入新动能、新要素,从而推动‘双创’工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跃升,为朝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朝阳区科技局局长何刚表示。

优化项目建设 构筑科技创新支撑平台

位于力旺广场6楼的“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从项目落位到投入使用,相关部门的要素保障、科技支撑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仓数字新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将“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收集的企业科技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对接,利用科技手段为商业赋能,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效率。

“我们将加大对‘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的扶持力度,引导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创新发展,为朝阳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创新城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何刚说。

发挥毗邻国际汽车城、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双板块优势,朝阳区利用环南湖科技服务先导区内科教资源优势,依托朝阳经济开发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为科技企业项目提供落地条件,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

他们紧紧围绕产业突破,通过项目拉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创新、AI智能智造等产业,引进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朝阳区科技创新“项目库”日渐丰富,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优化服务体系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围绕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五区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的目标,朝阳区科技局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挥聚集效用,强化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以科技服务赋能科技创新,着力建设“六大平台”,推动科技服务和创新发展融合。

——政策平台。2022年,朝阳区设立科技专项补助资金1600万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力促进企业科技研发实力提升及快速发展。

——孵化平台。增加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专项与运营补助项目,支持区内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万众创业工场众创空间,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认定。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4个,省级8个,市级2个,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孵化能力。

——转化平台。成立“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联合深蓝软件、省电子信息研究院和长春工业大学打造集新技术开发、技术孵化、大数据应用、科学新媒体为一体的以市场生态、人才生态、服务生态为基石的态势感知生态仓,今年已促成技术交易总额6000余万元。

——人才平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研究制定《朝阳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方案》,完善三级联系专家平台,建立了涵盖49名专家的高端人才库。

——金融平台。与珲春农商银行、兴业银行深度合作,为科技初创企业推出“科创贷”“技术流科技贷”等信贷产品,已成功促成贷款18笔、950万元,有力服务了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

——创新券平台。强化科技中介的服务能力,逐一进行备案规范管理,现有80户备案科技中介机构入驻创新券平台,为域内高校院所及科技企业提供中介服务。

优化双创载体 建设科技创新动力平台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现有成员单位包括8所高校、8所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百余户。充分发挥朝阳区高校院所资源富集的优势,通过定期召开联盟行业联席会、组织创新成果大赛、举办科技成果展等活动进行常态化沟通、分领域协作、组团式攻关,不断深化协同合作创新机制,为企业和人才对接合作,搭建平台、当好“红娘”、疏通渠道、强化保障,实现“校地企”深度融合、多赢发展。

——加大需求对接力度。充分发挥“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联系对接作用,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调研方式,征集区域内352家企业在融资、政策、技术等方面需求123条,建立问题台账,针对性帮助解决。针对企业融资需求,对接银行、信贷机构15家,输送待融资企业28户;针对企业项目相关问题,一对一向相关部门反馈问题22项;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16家;帮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需求企业31户。

——推动孵化模式升级。朝阳区创新性提出“五架构”孵化模式,打造“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实现由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系统化创新。通过成立垂直研发机构、打造砚台自导式新型孵化器、组建新兴媒体人力资源输出服务中心、构建垂直行业成果转化内部联动器和设立科技专项补助资金,形成新型研发机构出技术——孵化器用新技术成立公司——由联盟服务做成果转化——带基金投入——公司上市的闭环化模式,打造自主化、闭环化、一体化的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构建朝阳区科技发展的全新格局。

朝阳区将主动对接、积极参与全市科技发展,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全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特色创新行动,通过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充分激发南湖周边科创资源,打造“科教优势”向“创新优势”加速转变的先导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融合。(撰稿/张鑫多 孙兴华 摄影/闫寒 林刚)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