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四川峨眉山和人生故事(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1月5日将迎来小寒节气,小寒是冬季倒数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一年将近尾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其名曰:“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正处三九前后,“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可想而知。

在这个寒冷的天气,依然有思绪、触动萌发。四川历史名人苏轼在《清远舟中寄耘老》写下“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他与朋友贾收在困顿落拓时的相互勉励扶持,和其笑看人生的豁达,都从诗中氤氲开来。

分享四川峨眉山和人生故事(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1)

苏轼

苏轼的小寒诗:

写下与朋友的相互勉励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颠沛传奇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案件的缘由和起始都跟浙江湖州有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4月,苏东坡从徐州太守调任湖州太守,在这里,他与当地的读书人贾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贾收爱喝酒,家中还有一个很有情调的水阁,苏轼任湖州太守时经常到访。贾收家境不宽裕,苏轼经常记挂,并画枯木怪石相赠。苏轼离开后,贾收特意建造“怀苏亭”纪念,其诗集也定名为《怀苏集》。

苏轼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致君尧舜的抱负化成了泡影,养家糊口都成了一件难事。他给北宋词人秦观的信中写道:“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过百五十,每月朔,取钱四千五百,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意思是说,苏轼刚到黄州,薪俸已断,家中人口不少,他自己很为此事担忧,只好实行贾收想出来的节约的好办法。由此也可见两人的关系匪浅。

在小寒时节,苏轼还写下七言诗《清远舟中寄耘老》给贾收(字耘老),“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这首诗开篇描写梅花生长于万壑千岩之间,凌寒而开。后又描写自身活动,表现自己不受羁绊,笑看人生的豁达。最后他自嘲人生虚度,一身学识不受赏的不甘与洒脱。从该诗中,也可以看到苏轼与贾收在困顿落拓时,相互勉励扶持,这是患难中的温暖真情。

元稹的小寒诗: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要说对二十四节气最为在意的诗人,唐朝诗人元稹绝对算是一个。元稹为每一个节气都写下一首诗,比如这首关于小寒的《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连大吕”如何理解?有个成语叫“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黄钟和大吕是古乐十二律中的头两个音律,黄钟是对应子月十一月,大吕对应十二月,所以诗中说“小寒连大吕”。此后诗中解释了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都是说阳气发动后鸟类的活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虽然正值严冬,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

元稹是河南洛阳人,他虽不是四川历史名人,但其与四川历史名人中的唐朝女诗人薛涛曾有过一段情。元稹曾作《寄赠薛涛》云:“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表达离别之后对薛涛的思念之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