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1)

航行,古老而永恒的召唤。潮汐、季风,地球初始而恒久的律动承载着人类的热情、勇气和梦想,随时出发。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2)

2022年7月11日,在第十八个“中国航海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南海之声” 联合CGTN“因乐之旅”共同举办“听见彼此”海洋音乐会。

来自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人与留学生,将各显神通,以“云连线”形式,通过大胆创意改编、多语种演绎、中西方乐器对话,探索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讲述不同音乐与文明间流动、交融的故事,在海上升“名乐”中,沉浸式体验一段美妙的音乐航程。

方锦龙等多国音乐人

接力演奏《卡农》

一首歌中“航”行万里

蔚蓝星球上,川流不息的海洋连接时空。而音乐实现了心灵的超链接。每个民族有它独步天下的音乐风格,它们在时间的海洋中不断融合,让我们以熟悉的方式打开崭新的风景。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3)

在音乐会的第一篇章,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钢琴家张昊辰等中外音乐人将用十件乐器接力演奏经典曲目《D大调卡农》,描绘音乐的大同世界;被誉为“大自然录音师”的音乐制作人李星宇将带来《记忆的永恒之海》,探索海洋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美国歌手“唐伯虎”创意演绎中英双语版《渔光曲》,将带我们在静怡中听见大海深情的呼唤。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4)

盲人学校合唱团乘歌声翅膀展开想象

多元曲风中感受音乐魔法

海洋波澜壮阔,像画卷像史诗,也凭借其博大、深邃和包容孕育无数中外音乐经典。在“听见彼此”线上主题音乐会的第二篇章,海洋将赋予音符魔力,表现出音乐的本真、演奏者的本事和文化精神的本色。

《浪的律动》中,包括身体打击和玩具铃铛在内的20余种中外打击乐器,将在充满创意的编曲中堆叠出海浪澎湃的一生。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5)

每颗一闪一闪的星星有它自己的声音吗?鲸鱼用怎样的频率沟通彼此?曾登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舞台的北京市盲人学校合唱团,将与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的孩子们合唱《小星星变奏曲&鲸鱼》,孩子们对海洋和星空的想象,与歌声一样令人动容。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6)

琵琶与钢琴是有着共同祖先的远亲,《第五号匈牙利舞曲》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或许可以让太阳起舞,让观众在合奏中,感受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气质和音乐跨时空对话的奇妙魅力。著名的中国民乐《茉莉花》到底有多少种打开方式?且看中法音乐人的隔空合作,开启一朵小花纵情四海的音乐之旅。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7)

中外经典曲目诠释海洋精神

不同的人听见彼此歌唱

通过音乐,我们认识世界,因为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音乐会的第三篇章,在“人心之动,故形于声”中,让我们听见彼此。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8)

两个中国女孩将用吉他和马林巴演奏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赞叹河流的生命力及穿梭其中驶向各处的生活方式;《彩云追月》的钢琴演奏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并借鉴了浪漫派和印象派的表现手法,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文化共鸣;来自20个国家的歌手与留学生,将用近20种语言联唱《海阔天空》,共享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豁达情怀。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在海的面前,我们永远可以做一个孩子。安可曲《大海啊故乡》将由本歌的词曲创作者王立平和小朋友们共同弹唱演绎,告诉我们音乐本无国界,而海洋,将我们所有人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9)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后,当风帆再次扬起,我们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用近20种语言,30多种乐器,跟随着音乐一同启航。

7月11日20:00,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场特别的音乐会,在海的旋律与节奏中,听见人类与海洋的对话,听见不同文明间的互鉴与交融。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10)

节目单

假期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享受(听见彼此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11)

播出时间

视频号 @CCTV4

抖音 @CCTV4

快手 @CCTV4

央视频

南海之声微博

CGTN微博

脸书等

7月11日

晚上8点

“听见彼此”音乐会

带你沉浸式体验海上音乐航程

来源:南海之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