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后代结局(神女一位暗娼)

神女后代结局(神女一位暗娼)(1)

在早期中国电影起步阶段,中国女性的”暗娼“身份意味着羞耻、低贱,而小孩子也很原始地以纯粹、无邪的形象存在。

在吴永刚所导演的这部《神女》中,母亲迫于生计而不得以沦为街头“暗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是被男性摆弄的“物体”、被家庭妇女唾弃的对象,而在以导演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看来,她是有着母爱伟岸光辉,深受社会欺压歧视的悲哀女性,她身上的善良、坚韧以及无可奈何的悲剧性深深刺痛了他们。

这是性别的歧视、阶级的丑恶以及社会时代的悲剧。

神女后代结局(神女一位暗娼)(2)

从母亲与恶霸男性的关系来看,男女之间有着性别差距。恶霸男性在影片中由于肥胖高大而在形象上承担了力量的代名词(当然也包括当时整个时代的男性),母亲是他被占用、被支配的对象,本着外在上的势力而对女性欺压,莫不说是让人气愤。

当母亲在恶霸的胯下出现而呈现出的三角构图时,生动显露地揭露出女性是男性的性玩物,毫无个人尊严可言。(正如在尼科尔斯《毕业生》中,本恩困囿于罗宾森太太的腿下,也同样有着性意味。)

神女后代结局(神女一位暗娼)(3)

从母亲与儿子的角度看,若说母亲的日常生活是在污水中行走,她满目疮痍,无法奋勇反势,那么小儿子就是给她带来慰藉的,给她勇气继续生活下去的光亮。

母亲与儿子本是一种密切的关系,拳拳的母爱是消失不了的。儿子在家中教母亲在学校学到的体操,在两者的肢体摆弄间,小孩子纯粹美好可爱至极,而目前也怀着深切的爱在陪伴互动,是爱护、是欣慰,同样也是无法言说的浓厚的母爱,是心理和生理的美的融合升华。

由于母亲不被认可的职业身份,儿子无学可上,无友可交,被他人所恶意抨击的满屏幕的“贱种”字眼,何不是鲁迅笔下赤裸裸的“吃人”!

神女后代结局(神女一位暗娼)(4)

影片中的校长担任着“上帝”的角色,他以理性悲悯的心理关爱生活在社会重压下的母子,并以辞职的实际行动向当局权势争取平等的权力,但个人崇高的品格敌不过所谓的学校声誉、集体利益,儿子还是被劝退了。但校长在此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立场的正义人格使人深受感动,这种禀直的人格操守,永远令人敬佩尊重。

神女后代结局(神女一位暗娼)(5)

影片除了主题构思及人物设置,在视听语言上也颇具创新性。

影片虽还无有声的人物对话,但音乐配音贯穿全片,以音乐烘托剧情的起伏转折,音乐与画面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两者相结合促使影片主题情绪的表达,在此,音乐也是参与叙事的。还要前文所提及的“胯下三角构图”,亦是在特殊情境下具有特殊意味。

神女在街头“工作”时,影片仅有膝盖下镜头就完整清晰叙事,女人在街头踱步的双腿,一名男子脚步的驻足,两双腿的并行离开,这种不着一言,尽显韵味的镜头美颇具艺术性。

文艺作品有承担社会教化的功能,尽管在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暂处在起步阶段,但影片现实主义的倾向已自觉发展,母亲与儿子的生活经历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沉重、无力、悲愤贯穿其中,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年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