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北部人口对比(安徽省一千年古县)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2017年,安徽省共有6个县级市,55个县。其中,就和县来说,人口超50万,与南京市一桥之隔!和县古名历阳,拥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

安徽南北部人口对比(安徽省一千年古县)(1)

首先,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在地理位置上,和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为江淮水陆之要冲。和县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县接壤,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一桥之隔,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和县是包拯初仕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县古名历阳,因为“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安徽南北部人口对比(安徽省一千年古县)(2)

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时期,今和县一带属吴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今和县一带先属越国,后属楚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朝在该地区设立历阳县,属九江郡。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拥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东汉分十三州郡,历阳属扬州,治所历阳。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家争霸,今和县一带成为吴国的疆域。

安徽南北部人口对比(安徽省一千年古县)(3)

晋太康六年(285),属扬州淮南郡。永兴 和县 元年(304),分淮南郡之乌江、历阳、阜陵、龙亢四县,设立历阳郡。北齐天保六年(555),改历阳郡为和州。隋朝时期,再次设立历阳郡,下辖历阳、乌江二县,今和县一带属之。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和州。武德六年(623),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在该地区设立和州路,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设直隶和州,属京师,下辖含山县。

安徽南北部人口对比(安徽省一千年古县)(4)

最后,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和州隶属于江南省。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时,将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和州隶属于安徽省。1912年,也即清朝灭亡后,改和州为和县,直属于安徽省。1949年12月,和县划归南京市管辖。1950年春,仍属巢湖地区。1959年4月,和县属芜湖地区。2011年8月,和县(除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如今,和县总人口约为55万人,与南京市浦口区可谓一桥之隔。

文/情怀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