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

在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传统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且且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去结成家庭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新人组成家庭的准则,而“门当户对”则是那些高门大户为子女选择对象和伴侣的最基本原则,名门贵女往往配的是豪门公子。

家族两两联手,或者结成军阀,或者结成学阀,自成帮派,以扩大家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而为自己和亲近的人谋取暴利。这样的婚姻模式往往枉顾新人的个人思想和自由意志,只是把家族利益强加在个人身上,本质上是对个人生命力的漠视。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

张学良与于凤至

很多人在这种婚姻模式下选择妥协,也有很多人敢于冲破包办婚姻的束缚,去寻找一位自己喜欢的伴侣。风云人物张学良也未曾逃脱父亲张作霖给他的桎梏,不情不愿地与名门贵女于凤至结了婚。婚后二人生活并不幸福,可是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过失,仍然将这种自主意愿强加给女儿张闾瑛的头上,但是她却做出了和父亲不同的选择,当时直言“要嫁就嫁布衣”。

要知道他们张家在奉天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张闾瑛能有此见识和勇气实属不易,也足以说明她对于自由的向往。那么,张闾瑛后来嫁给“布衣”了吗?晚年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2)

张闾瑛

父母包办婚姻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学良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他生平的经历算得上是半部中国近代史了,而和他一起名声大噪的还有他身边的人,父亲张作霖,妻子于凤至,秘书赵四小姐乃至她的长女张闾瑛都有着各自的人生故事

张学良一生潇洒风流,曾经有过数段婚姻经历,和几个夫人育有了五个子女,其中长女张闾瑛是他的掌上明珠。或许是初为人父,又或许是当时年纪尚小,张学良对孩子的爱几乎全部倾注到了这个女儿的身上。

那时候他和于凤至结婚不久,但对妻子并没有多少好感,因为他和于凤至就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3)

张学良、于凤至

包办婚姻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意味着两个新人没有自主意志而被父母强加套入了婚姻的牢笼中。当年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就是被张作霖和于凤志的父亲于文斗为了加强家族联合而一手操办起来的。

张作霖是东北的军阀,在东三省说一不二,人称“大帅”,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家的硬实力是让很多家族都垂涎三尺的,而于文斗的家财也是整个东三省数一数二的。

于凤至出生在于家,算得上是名门贵女,从小接受的也是最好的新时代教育,和那些小门小户的女儿不同。这个女子从小便知道如何经商理财,如何照管家务,如何为自己奔取前程,可是最重要的一条她却没有做到,那就是跳出父母对于婚姻的控制。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4)

于凤至

相同的张学良也是如此,他从小备受家里人宠爱,上的是最好的奉天军事学校,也接受了最先进的教育,甚至他是中国第一个玩飞机的人,什么样的新鲜事物都是由少帅先体验一遍才能够轮到其他的公子哥。

纵然他潇洒如此,可是张作霖对于他的婚姻却管制得牢牢的,甚至父子俩曾经秘密谈话过:“去找女人可以,而换妻子不行。”由此可见张作霖对于凤至的满意程度。

当时张作霖去于文斗家做客,一眼便相中了于凤至这个善良温婉、大方聪慧的孩子。他直接和于文斗商量好了,要将他们二人撮合成夫妻。当张学良得到这个消息时,他知道自己拧不过自己的父亲,便只能不情不愿地接下了这门亲事。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5)

张学良

“凤至咱们老张家了。”张作霖对于凤至非常的满意,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属于人中龙凤,而正好有于凤至来相陪,那张家的发展必定能再上一个高楼。事实就如他所期盼的那样,自从于凤至嫁到张家,她便发挥了所有的才能:管家经商,处理事情样样精通。但这段婚姻里唯一的缺陷就是张学良并不喜欢她,而她本人也只能仰着头去祈求丈夫的爱。

强扭的瓜不甜,不论于凤至怎样做,张学良都对这个大自己三岁的大姐没有任何一丝夫妻之间的激情。在百无聊赖的夫妻生活里,张学良经常流连烟花柳巷之地。于凤至心里很清楚,但也无可奈何,因为知道自己和少帅之间的婚姻本就是父母为了巩固家族利益而进行的交易。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6)

张学良

但是于凤至并没有心灰意冷,她努力地经营自己的生活,既然丈夫不喜欢自己,那么她就将全部的精力放在管家理事和教育子女上。婚后,张学良夫妇孕有三子一女,长女张闾瑛是张学良的最爱。

在张学良15岁那年,这个小女孩出生了,张作霖非常高兴,请了周围几百人来共同为孩子摆宴。

张学良也就是在看到自己女儿时能有一丝真正的开怀。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于凤至和张学良之间的隔膜不会因为女儿的出生就从此放下,反而在日久天长的婚姻里,他们二人始终貌合神离,而这点变化也被日渐长大的张闾瑛看在眼里。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7)

张闾瑛

“要嫁就嫁给布衣”

她继承了父母全部优良的基因,聪明大方,漂亮勇敢,从小学习东西一点就透,因此张学良对这个女儿寄予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在张闾瑛小的时候,张学良便为他请来了好几名家庭教师,教她绘画,跳舞,读书,学习英语

在家族的栽培之下,张闾瑛的技能一个个被点亮,甚至她的语言天赋得到了格外的挖掘,小小年纪就精通德语和英语。

当时的张家小姐张闾瑛出门描眉画眼,红唇浓妆,身上穿的是最时新的织花段锦旗袍,头上是最时兴的大波浪,一度让许多少男少女驻足停留观看,当时的报社也将其曼妙身姿拍摄下来放在头版头条引得一众人十分向往。看到女儿如此优秀,张学良便为她的终身大事开始做进一步的打算。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8)

张闾瑛

张闾瑛的曼妙身姿和谈吐逐渐在上流社会流传,她的名媛风姿也引得许多富家公子的青眼,只可惜张作霖家里实在是高门大户,普通人高攀不上不说还容易引起别人的耻笑。当然,张闾瑛也没将这些人放在眼里,她早就想过了,自己的婚姻不能糊里糊涂的,必定要符合自己的心愿才行。

虽然女儿已经有了主意,可是张学良只把他当做一个小孩子来看,他还是希望女儿能够听从自己的心意,嫁一个门当户对的贵公子,以绵延张家打下来的基业。

张学良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也是在这段婚姻里蹉跎了半辈子的过来人,也就是说他明明深受其害却又无端又将其强加给自己的女儿身上。那时候东北的军阀张作霖一手遮天,张家在东北的地位令人望尘莫及,张作霖也想让儿子将自己艰苦打下来的江山支撑下去,于是他便想到了通过最简单的联姻来实现这条道路。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9)

张作霖、张学良

当时提亲张家小姐的富家贵公子不计其数,他们都想攀上张作霖这个军阀的势力。因此很多人愿意主动联姻,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四大家族中的孔家

孔家的一家之主是孔祥熙,他和张学良早年就有很深的交情,因此两家人走动的也很频繁,相比于其他的富贵人家来说,孔家自身的实力与其他人家并不相同。因为孔氏身后不仅有数个财团的支持,还有宋家,蒋家等两大家族。

按照张学良的设想,如果能将女儿嫁给他们孔家,那么他们张家也能够和这几个家族抱成团,便于他们发扬光大。当他把一切都盘算好了的时候却没想到自己的女儿早就已经有了顶大的主意,冲进父亲的房间,对着张学良就是一顿不满的抱怨:“父亲,你和母亲的婚姻就不幸福,为何又要强加在我的头上呢?我断不会像你们一样嫁给一个不爱的人。”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0)

张闾瑛

望着女儿的激动,张学良很是惊愕,因为他从未看见女儿忤逆自己的样子。但在巨大的震惊里,他透过女儿年轻的脸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影子,当年他也想这样这样反抗父亲,也想趾高气扬的、光明正大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可是他没有。他惧于传统伦理道德和父亲说一不二的命令,因此他做出了妥协,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孔祥熙说他有个儿子叫孔令侃,与你很是相配,也是一个受过新教育的人,你不喜欢他吗?”张学良细细地问。

张闾瑛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根本没有见过他,我也不喜欢他,何况他干的那些混账事情又有谁能喜欢的起来呢?你们把我当张家的豪门贵女,那若是我嫁人非布衣不嫁!”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1)

张闾瑛

一生幸福的张闾瑛

“非布衣不嫁”五个字本是她说出来气自己的父亲的,但她没想到会在未来一语成谶。

在几年之后,张学良将女儿送去了意大利留学。在临行之前,他对女儿说下了这样一番话:“我知道孔令侃那个小子你看不上,他天天在外边花天酒地,看不上也是应该的,只是你一定要选择一个让父亲放心的人,这样我才不担心你和你母亲。”面对父亲的嘱咐,张闾瑛用力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父亲是放下了给她选婿的念头。何况孔令侃的确不堪,他闹出的混账事并不少,在南京和东北都有他的风流韵事流传,张闾瑛才不会自甘堕落与他结为夫妇,因为彼时的张闾瑛已经是一个精通多国语言、多才多艺的女学生。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2)

张闾瑛

此去外国留学,张闾瑛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和自己携手走完一生的人。在那些学习语言而枯燥的日子里,张闾瑛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她每天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还要时刻担心父亲在国内的状况,她知道父亲在东北改旗易帜,投了蒋介石的中央军,但是西安事变又让父亲做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决定。

她不知道蒋介石是否会对父亲下手,因此张闾瑛每天在担惊受怕和焦虑恍惚中度日。1941年,在国内的父亲张学良给女儿打了一个电话,因为意大利已经加入了法西斯阵营,她必须马上转移到英国读书才能够保全自身,她马不停蹄开始踏上了去英国求学的路程。

张闾瑛很幸运,在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让她一见倾心的人——陶鹏飞。和张闾瑛相比,陶鹏飞的家世十分普通。可是她年少时所说的“要嫁就嫁布衣”的话像金手指一般指引着他们二人的恋情火速发展。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3)

张闾瑛

在结合之后,张闾瑛和陶鹏飞形影不离,他们在校园里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讨论时事很是投契,陶鹏飞也顺利地对这位富家小姐求了亲,而张闾瑛也践行了自己少时的诺言嫁给了陶鹏飞。

当他们二人结婚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张学良大为震惊,但随即他表示支持女儿的决定,而那些还沉浸于包办婚姻,不敢冲破出来的青年男女们纷纷敬佩张闾瑛的勇敢与坚强。

张闾瑛的赌注并没有下错,她将自己的全身幸福托付给了陶鹏飞,陶鹏飞也没有辜负妻子的真心实意。在往后的岁月里,陶鹏飞一直陪伴在妻子的身边,帮助她照顾母亲于凤至,又和她一起前去台湾看望父亲。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4)

于凤至与张学良

在张学良被蒋介石解了禁之后,他们夫妇二人又请人尽力周旋,将张学良接到美国来细心照料。有了陶鹏飞的关爱,张闾瑛的学业和事业双丰收,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他们二人齐心协力在国外经营着自己的小家,生育了几个可爱的孩子,过得十分幸福美满。

而当年被张闾瑛拒绝的孔令侃,他的人生就十分令人唏嘘。他在家族里胡作非为,不仅觊觎舅舅宋子文的妻妹,后来还与大他30岁的二婚女白兰花成了夫妻。这件事情令孔祥熙气得发疯,整个孔家都因为孔令侃的存在而蒙羞。当时街头军民纷纷说“孔令侃就是蒋氏王朝的催命鬼,也是他们孔家的二世祖”。这样一个混世魔王最后无儿无女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一个人病死在窗前。

张学良晚年采访谈他姐姐(张学良长女拒绝与孔家和亲)(15)

张闾瑛

张学良得知这些之后非常庆幸,庆幸他没有将女儿强拉硬拽和孔令侃拉郎配,不然张闾瑛必然不会有幸福的晚年,时至今日仍然健在。张闾瑛没有像父亲一样妥协于长辈,也没有像母亲一样轻而易举、糊里糊涂地与别人联姻,所以她做出了符合自己人生的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