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1)

今天,全国各地就正式进入三伏天了~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2)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啦

北京闷热天气再加上下雨,让很多人选择在这时候休假,去有碧海蓝天的地方玩耍,有娃的家庭赶上孩子放暑假,也正好带孩子去海边放放风~

小兰就是这两天去海边玩,暴晒 游泳的结果是出现了发热、头疼等症状,以为是中暑的她喝了解暑神药“藿香正气水”,结果发烧、头疼不但没缓解,还出现了呕吐、面部红斑等症状,觉得情况不对,她立即去医院就诊,才知道原来自己中暑瞎吃药,诱发了系统性红斑狼疮。

传说中的藿香正气喝错了会诱发红斑狼疮?

到底什么人适合吃藿香正气?

关于三伏天的那些养生传言

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今天健康北京就请来了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姜泉来给大家讲讲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3)

姜泉

广安门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

藿香正气不是谁都能吃

藿香正气是一种辛温、发散的药物,不是谁出现中暑的症状都能吃,它更适合用于湿重于热或者是湿寒的人。像例子中姑娘的症状是以热毒为主的,吃藿香正气正好是吃反了,反而起到诱发疾病的效果,再加上海边暴晒,所以诱发了红斑狼疮,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病例。

三伏天又热又湿,最容易诱发湿热病,那么出现湿热证,怎么判断自己是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还是湿热并重呢?

热重于湿:持续发热不退,而且是高热 出汗了烧也不退,甚至会有胸闷、恶心、头昏的症状。出现这种症状不适合用藿香正气

湿重于热:自己觉得自己在发热,但其实可能体温并没有升高或者升高的非常少,四肢沉重、人很倦怠、昏沉困倦,口喝但不喜欢喝水。

湿热并重:多发生在中年人身上,可能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就是觉得不舒服,出了汗也觉得不爽快,口发黏,小便黄,大便不清爽,天气炎热的时候容易面色发红。

觉得这些症状太难辨别?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舌头:

热重于湿:舌质特别红,舌苔偏黄。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4)

湿重于热: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舌苔有点白或腻 。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5)

湿热并重:舌质淡红色,舌苔偏黄,舌尖发红、湿热都有。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6)

分清了自己是什么体质,就知道了有些对别人管用的法子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有些养生的说法,也不能一味学习,要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

比如下面这几个关于三伏天的传言,你都信了吗?

夏天雨后空气清新凉爽,正是锻炼的好时候

中医认为,暑邪是阳邪,有发散的作用,如果锻炼后微微出汗,是有消暑作用的。但现在很多人认为夏天就是要出汗,狠狠出汗毒才排地干净的观念是不对的,汗为心之液,过多的出汗会耗津,造成心液不足。

三伏天要“以热制热”,不能吹空调

有些人觉得养生,夏天不能吹空调,也不能吃凉的,其实如果是在特别闷热的时候,开空调,但是不要温度太低、不要直吹空调是可以的,比如室外是38摄氏度,我们就可以把空调开成28度,室内外相差10度是没问题的。

有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是不能认这个死理,因为过于闷热常常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养生有三宝,绿豆荷叶和冬瓜?

这三样食材呢,都是好东西,但可能大家还没把它们认识“透彻”。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7)

  • 我们说绿豆消暑,但其实真正消暑的是绿豆衣,也就是绿豆外面那层皮,热盛于湿或者湿热并重的患者,在嗓子疼或觉得身体发热时,可以用绿豆衣煮水, 或者把绿豆煮开,喝上面的水,如果熬成我们夏天常吃的绿豆沙可能反而没什么效果。

    如果是寒性、虚寒性体质的人,比如肚子发凉,一着凉就腹泻或者吃一点瓜果就腹泻,就不适合用绿豆衣消暑了。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8)

  • 冬瓜中,其实真正的祛湿的是我们基本不吃的冬瓜仁,特别适合湿重于热的人来吃,尤其是容易生痰的人,早晨起来觉得咽部是黏黏的,就特别适合。用冬瓜仁煮水或者磨成粉来吃都可以。

三伏如何养生(三伏养生说法多)(9)

  • 而荷叶说起来其实没有荷梗来得好,荷梗既有荷叶清热解暑的作用,也有宽胸理气的作用。如果夏天感觉胸闷、憋闷或者心脏不舒服时就可以吃荷梗,荷梗嫩的时候,可以把皮削掉,切成段炒着吃,或者直接煮水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