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

有孩子在上学的家长们都知道,大家除了要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还存在着一个看似是小问题,实则影响了两代人的事情,那就是关于孩子的放学时间,和家长的下班时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毕竟现在全国实行学生减负,大部分学校的孩子的放学时间越来越早,而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和企业的竞争加剧,家长的下班时间反而越来越晚。

到底谁来接孩子放学?家长们想尽各种办法,请老人接送、托管班、聘人接送……此种现象已经变成了困扰父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1)

老师也要开始996工作模式了?

一直以来,教师这个职业在人们眼中是“自由”的象征,身处编制内,薪资和福利待遇都有保障,并且只需要在课上讲授课程就可以,没课的时候就比较清闲。另外,还有两个超级长的寒暑假期,这令很多人向往和羡慕。

但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很高,很多一二线城市的老师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起步。

教师队伍需要每年接受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后果也比较严重。最重要的是,老师们要对学生负责,不仅仅只是讲授课程那么简单,制定学习计划、改教案、批改作业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是比较繁忙的。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2)

所以教师不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么悠闲,而现如今一项教育政策的调整,让有很多老师也开启了“996”的工作模式。

教育部有了新的消息,“5 2模式”将于9月1日开始实施

针对“接孩子放学难”的问题,教育部新下发了相关通知,预计将于9月1日开始开启“5 2”托管模式,家长们鼓掌叫好,表示再也不用为接孩子放学而发愁了。

“5 2”托管是什么意思呢?“5”是指一周5天,每周都要开展课后延迟服务,“2”是指每天不低于2小时,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协调对齐,如果遇到家长们加班不能及时接孩子的情况,学校也要做好善后的处理,做一些应对措施。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3)

放学后的2个小时的时间,老师不可以赶课程的进度,不能教新的课程,主要是用来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为学生解答疑问,或者是开展一些文艺活动。

此政策的出台,方便了家长们接孩子放学,并且有利于孩子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课后作业。

家长对此鼓掌叫好,但老师却略显无奈

家长的负担减轻了,但是很显然,此项政策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一种“增负”,占用了下班的时间,老师们表示很无奈。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4)

●在校时间延长,老师和学生都会烦躁

在学生时代,最喜欢听到的声音莫过于放学的铃声了。学生们每天在学校几乎要待一整个白天的时间,课程也排得满满当当。

漫长的在校时间让学生们已经心力交瘁,课后延长的2个小时的时间,在学生的眼中无异于强制的2小时晚自习。

而老师们完成一天的课程讲授、班级纪律管理,也十分疲惫,还要再花2个小时时间来监督自习,难免会心生烦躁。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5)

●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

此项政策一出台,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老师看管家长的孩子,那老师的孩子谁来接送?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照顾家庭,照顾自己的子女,在完成上课后还要再加班2个小时,甚至更久,于是拥有老师这一身份的这批家长也开始犯愁了。

●家长有时候拖延也会延长老师同学的在校时间

政策的出台让很多家长松了口气,知道校方会在放学后陪伴孩子2个小时,所以很多家长就没有接孩子的紧迫感了,觉得无论家长何时到,老师都会负责的看管孩子,便会出现拖延的情况。

这种情形会非常常见,老师的准时下班更得不到保障。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6)

想要在短期内取得平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需家长和老师相互协调

我身边有一个这样的实例,某小学规定晚上5:00放学,家长们要在5:20之内将孩子全部接走,但是总有两三个家长习惯性迟到,校方也很无奈。

后来校方想到一个办法:超过5:20接孩子需要惩罚做值日一天,本以为这种做法会让家长们守时,结果更多的家长开始迟到。

其实家长们不是故意迟到,而是因为工作的繁忙实在走不开,家长们也是在宝贵的时间中“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接孩子放学,而值日一天在家长眼里就是“惩罚一次可以晚接孩子的机会”,家长们愿意用这种方式去“解决时间冲突的办法”。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部解读 教育部有了新消息(7)

老师不容易,家长也不容易,这是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最终到底怎么接孩子放学的问题,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相互协调,一同努力,寻求一个平衡才行。

总结:

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都在一同努力,其实大家的立场都是一致的,就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虽然“5 2模式”虽然看起来对老师不太“友好”,但在政策的大方向上探索新的矛盾平衡点,也会推动“接孩子放学难”的问题的解决。

今日话题:你觉得“5 2模式”怎么样?接孩子放学的难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