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

中国古代,春节期间的休假制度并非阳光普照,大多只是规定了学生和官员的休假制度

春节假期,古代公务员的休假制度不同,形成多套官方认证标准,有的一年到头都值班

眼下,春节的脚步终于近了,不少在外打拼的“上班族”已开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因为,对中国人而言,春节是最为重要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人们奔波忙碌了一年,在过年时终于能够放下一身的疲惫,好好歇息,与亲朋好友共享新年的喜悦。

那么,你可能会关心,在古代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古人又是如何放假休养的?对此,著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等人介绍,唐朝的公务员不一定能享受完整的春节假期,大年初一还得上朝给皇帝拜年。

另外,如果说春节假期是上班族的福音,那么寒假则是“熊孩子”们解放天性、放飞自我的美好时光。你知道吗,与之相比,古代学生可没那么幸运和轻松,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勤工俭学”来度过自己的假期。

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1)

蹴鞠是古人节假日常玩的健身项目

唐朝官员

很难享受到完整春节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休假制度并非阳光普照,大多数只规定了学生和官员的休假制度。而春节假期,古代公务员的休假制度历朝历代都不同,形成了多套官方认证的标准,他们又是如何休假的呢?

唐朝的一些公务员不一定能享受到完整的春节假期。古代公务员过的新年,其实是指农历年,即正月初一。《假宁令》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颁布的“红头文件”说,“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所谓“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而在春节期间,唐朝全国公务员从腊月二十八一直休息到正月初四。

当然也因人而异。比如,私塾先生和学生就可以提前休息,一般假期从腊月二十开始,一直放到正月二十,长达一个月。而农民则没有固定的假期,甚至大年初一也要到庄稼地里干活。孟浩然就以《田家元日》为题写了一首诗,“田家”的意思就是农民,“元日”就是初一,这首诗里有两句:“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说的就是大年初一那天,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袁庭栋先生说起了唐朝的官员休假:“某些唐朝官员也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首先,大年初一,长安的文武百官和各省行政“一把手”都得上朝给皇家拜年。“当然,上朝拜贺不是所有官员,只是品级较高有资格入宫上朝的大官。直到清代亦然。”因而,在初一这天,高级官员是不能仅仅跟家人呆在一起过年,而是要先跟皇帝团聚,退了朝之后才能跟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2)

古人节假日也要“加班”

第二个规矩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必须坚守在岗位上,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如此一来,如果家在外地的,就失去了回故乡和亲人团聚的机会。

唐朝著名田园诗人韦应物在诗歌《元日寄诸弟》中写道,“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川谷风景温,城池草木发。高斋属多暇,惆怅临芳物。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大意是说:我自从做了市长,每年春节都没回去。我在这个衙门里感到很冷清也很无聊,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见面呢?

更惨的是唐德宗时期的官员。因为唐德宗一心想收拾安史之乱的烂摊子,就下令要求春节期间照样得上朝。大臣们自然是苦不堪言,集体叫屈。迫于压力,德宗最终才勉强同意,春节七天采用单双号制,单号上朝,双号休假。

宋朝公务员

春节放假超过28天

有意思的是,古代公务员跟现在单位里的职工一样,也有值班制度。我们在四川省图书馆查阅到,《南部新书》记载,唐代御史台很会欺负新来的同事,凡新入台省的官员,照例都是“节假值五日,谓之‘伏豹值’;(其他)百司州县初授官,陪值者皆有此名”。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平时的星期天,还是新年假期,“新兵蛋子”都得为“老兵油子”替班。

那些资历尚欠又没钱送礼的公务员,新年就甭想休息了,且全国上下都一样,不能搞“特殊化”。这种值班制度,和今天的论资排辈有得一拼。有些家境贫寒的新官员在春节期间生病告假,之后还得用例定的休息日来抵偿,有的甚至一年到头都要值班。

到了宋代,春节沿袭唐朝的规矩,春节假期也是七天。据《宋史·职官志》记载,自宋太宗即位以后,到宋真宗退位以前,历年元日(春节)均给七天长假。除此之外,每逢冬至与寒食,同样也是七天假期。

但实际上,宋代的春假往往长得离谱。宋太祖赵匡胤纪念腊月初七去世的祖父,加了三天假,宋仁宗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章献太后腊月初十的寿辰,又加了三天假。再加上冬至放假七天,正月初三天庆节又放五天,正月十五元宵节再放三天。这宋朝从腊月到正月,前前后后总计假期有二十八天之多。

宋朝的地方公务员福利特别好,每年腊月二十就可以“封印”,也就是说停止公务,回家过年省亲,只要在第二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但是首都的高官跟唐朝时候一样,初一不放假,也不能请假,得先守岁,打个小盹儿之后,凌晨就要穿戴整齐,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往皇宫赶,开“正旦大朝会”。在这个阵仗特别大的朝会上,皇帝要接受百官朝贺,被称“排正杖。”

事实上,大朝会活动从周代就开始有了,秦汉直至明清,历代承袭不衰。开大朝会,除了给皇帝拜年和耍乐子,还得陪吃。初一办朝会,要吃正旦宴,平日冬至、寒食、中秋、重阳诸节气都各有宴会,只是正旦宴的规模最为宏大,允许臣僚带家属。由于正旦宴由皇宫“埋单”,所以叫“赐食”。赐食还被称为“廊餐”或“廊下餐”。《宋会要》记载,“廊下餐宴席安排在左、右勤政门北的东、西两廊下,文官坐东廊,武官坐西廊。”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开开心心过大年。

明代学生

寒暑假自由“勤工俭学”

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3)

古代私塾

在古代,除了公务员,学生的休假也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不同类型的学校,放假制度也是不一样的。

我国学生的放假制度源远流长,早在汉武帝时期,创立了官方正规的太学开始,就有了休假制度。到了隋唐时代,确立了国子学(即太学,又称国子监)。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读书并不轻松,监生们很多都是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跑到京城。朝廷体恤他们的辛劳,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休假制度,主要分为“田假”和“授衣假”。《新唐书·选举制止》有明确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4)

“授衣假”归乡

“田假”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农忙假”,每年农历五月份开始放,时长为一个月左右,此时麦子成熟,出身农家的子弟可以回家帮忙干农活,所以被称作“田假”。而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份左右到来,在那个时候会放“授衣假”。《诗经·豳风·七月》写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也就是说,农历七月开始,节令进入秋季,天气开始渐渐转冷,到了农历九月,进入冬天,家庭妇女就要为全家人制作冬衣。

“授衣假”,顾名思义,也就是让学生回家去取衣服的假,时长跟“田假”类似,也在一个月左右。等到学生们回到太学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穿上厚厚的冬衣了。

明朝的官学假期制度比较人性化。由于太学居于首都,对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异乡学生,会扣除用在探亲赶路时所占去的时间,200里之外的异乡学生都可以享受此等待遇。为了防止有些学生偷懒,太学还有另一条规定,如果学生没有在适当延长的假期内返校,就会被开除学籍。

与严肃刻板的太学相比,明代私学的休假制度就相对自由多了。从现存文献中发现,书院或者私塾的假期通常是通过请假来休假的。

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5)

利用假期“充电”的古人

在科举制度下生活的古代学生,有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压力,其寒假生活远没有当代学生丰富多彩。而对于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得赶紧趁着放“寒假”的时间来“勤工俭学”。一般来说,九月一开始,明代的太学生们便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备好冬衣后就立刻投入到“勤工俭学”中。书画好的学生便在街头摆个书画摊,文笔好的就在衙门口代写公文诉状,以此赚取下一学期的学费。富贵人家的子弟则会利用这段时间出游四方。

民国寒假

经常与春节时间冲突

清朝末年,西学东渐,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将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带到了中国,也把欧美等国放寒暑假的习惯带了进来。1901年袁世凯组织制定的《山东大学堂章程》最早对寒暑假进行了明文规定:“每年春季,以正月二十前后开学,小暑节放学,给暑假;休息至立秋后六日开学,十二月十五以前放学,给年假。”此后,这种学期和放假制度被清政府各类学堂章程袭用。

晚清的暑假以小暑和立秋为时间节点,寒假(年假)则保留了中国传统过年封印的习惯,这一点非常值得玩味。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日地运动规律排的,所以它的时间周期与公历恰恰是吻合的。每年小暑都在公历7月7日左右,立秋在8月7日附近。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公历纪元。这本是一件与国际接轨的好事,却无意中使本来简单的学期和寒暑假复杂了起来。

民国期间施行的是“三学期制”。1912年9月13日,民国教育部颁布《学校学年学期及休业日期规程令》规定:“各学校以八月一日为学年之始,以翌年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之终。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元月一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为一学期;四月一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为一学期。八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一学期。”

规程规定,寒假只有两星期,时间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但问题是每年春节的日期却行踪不定,不一定都在寒假内。由于纪年的差异,造成了假期与春节等的冲突。

这种经历,季羡林就赶上过。据《清华园日记》记载,1933年1月18日,季羡林放寒假回家,2月2日返校。查下万年历,当年春节在1月26日,季羡林在家过年。但是到了1934年,春节却在2月14日,此时,假期已经放完了,所以,这一天季羡林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学校里照常上课。”

在前一天的日记中,季羡林很是感慨,写下了这样的话:“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人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想必对过年充满期待,无限回味的季羡林,写下这段日记时心情是沮丧的。

□链接

古代春运 也是“人在囧途”

每年春节,离家千里,在外辛苦打拼的中国人即使买高价票,无座票,甚至没有票都要想尽办法回家过年。因此,春运被称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古代,由于路途遥远、交通条件所限,许多人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相当普遍。古人回家过春节,又是一场怎样的人在囧途呢?

古代学子有假期吗(古代学生假期大多选择)(6)

归乡路上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代诗人薛道衡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从北方来到南方,春节期间,也没能及时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就用《人日思归》一诗表达自己独在异乡,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思乡之情。这首诗也从侧面说明了古代春运“回家难”的现象。“古代为官之人没有探亲假,也无快速的交通方式,除了奔丧,极少回家,这也是古诗有大量思乡之作的重要原因。”袁庭栋先生告诉我们。

现在买个机票回老家,贵的也就2000块左右,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承担得起的。但是古人回家过年的路费太过惊人,公务员年薪的一半都不够付个路费。根据《唐六典》记载,唐朝雇个驴车装满一车行李,走100里地的路费是900文钱,如果走的是山路,车费会上涨到1200文。

李白的故乡是四川江油,如果他从首都长安回老家江油去过年的话,全程足有1600里路,中途还得跨越秦岭,再加上吃饭住宿,路费肯定超过1万5千文。而李白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六品翰林,年薪不过2万4千文,回趟家要花掉大半年的收入。按购买力来估算,1万5千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6万多块,而今天西安到江油的火车软卧票才250块,古今路费相差2400倍。

除了路费贵,行李也是很大的负担。现在回家过年,有两个拉杆箱怎么都够了。古代出远门因为路上饭馆旅店少,这锅碗瓢盆被褥什么的等一应俱全的用品都得带上。甚至连夜壶都是必需品。

当然,时间成本也不容忽视。公元1061年,五十四岁的欧阳修春节回家,为父母扫墓,从河南开封到江西永丰,不过7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车船奔波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宋仁宗特批他三个月的春节假期,回家过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