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初学者12个技巧教学(航拍高手是如何利用组合运镜手法拍出大片的)

大家熟知的视频创作的运镜手法中最基础的几种:“推、拉、摇、移、升降、环绕”复杂的运镜要么很难操作,要么设备实现不了很多初学者只要掌握好基础的推拉摇移,很多时候已经可以出大片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航拍初学者12个技巧教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航拍初学者12个技巧教学(航拍高手是如何利用组合运镜手法拍出大片的)

航拍初学者12个技巧教学

大家熟知的视频创作的运镜手法中最基础的几种:“推、拉、摇、移、升降、环绕”。复杂的运镜要么很难操作,要么设备实现不了。很多初学者只要掌握好基础的推拉摇移,很多时候已经可以出大片了。

每每我们看到别人的航拍大作时,会赞叹别人的画面、运镜。期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大神。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后,会发现,越是优秀的航片,运镜越简单。往往做到稳定就足够了。

如果你看到这里会认为,我给大家分享的航拍运镜就是最基本的平飞之类的。那我就没必要写这篇文章了。人类学习新事物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由浅入深,然后总结提炼把学到的知识精简成核心内容理解运用。也就是以前常听到的“先把书读厚,然后再把书读薄”。任何领域我们能称之为高手的人莫不是遵守这样的学习成长规律。大道极简就是这个道理。首先要搞“通”。然后才能使用最基本的手法达到最高级的呈现。

我们学习航拍,运镜的手法远多于地面创作。按照无人机的运动状态分为三类:点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照云台的运动又可以分为:平拍、俯拍、扣拍、上台云台、下扣云台、旋转云台、变焦。然后我们把无人机运动和云台运动两两结合,我们会发现,无人机航拍运镜的种类高达几十种。

不要怕,这只是数学公式算出来的,我们常用的其实只有十几种,而这十几种之中最常见的就只剩下三五种了。

我们作为学习者,必须清楚各种运镜的效果,并且一定要亲身尝试各种运镜,这样才能体会到不同运镜产生的不同镜头语言,并且可以获得每种不同的镜头语言产生的观感。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后期生成符合影片内容表达所需要的素材。

理解镜头语言非常重要,专业的摄像师需要很多年的专业训练才能全面且有深度的理解运镜表达的情感。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尝试了解并体会就可以了,很难和专业人员看齐。但这不妨碍我们追求进步。

航拍中最多的一种镜头就是水平的平飞,云台水平0度,无人机前进或后退。这样的画面用来展现全景,用推进带观众进入场景,用后退带观众看清全局。是非常基础的运镜,在所有的航拍镜头中占比最高。

在第一种的基础之上,云台的角度向下一定角度,就成为俯拍垂直向下就是扣拍。俯拍比起平拍,画面发生变化,更多的地面景物,可以避免天空占比过多但又无云的画幅浪费。

垂直扣拍的画面就富有趣味性,因为是上帝视角,这样的镜头对于观众而言新鲜感较强。并且扣拍改变了三维透视关系,把三维的空间关系变成了二维,视觉效果更好。

当然水平飞行除了前进后退,还有横移,无人机运动方向与镜头朝向垂直或成一定夹角。这种镜头在于表现宏大的场面,或者依次展现主题细节。拍摄这样的镜头一定要注意速度控制。距离拍摄物体越近速度就要越慢,这是因为大多数场景我们选择30帧的视频格式,横向运动过快,画面就会产生丢帧现象造成画面的卡顿。所以设置60帧或者慢速飞行是最好的方法。

曲线运动中最多的就是环绕,环绕的操作我们的课程中已经介绍过了,对于智能模式越来越完善的机型,飞出环绕已经非常简单了。环绕镜头的全向展示的镜头往往比较震撼,但需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景物,过于杂乱的背景就不适合环绕了。

在环绕的基础上增加远离或飞进主体,或者再增加升降运动,就变成了螺旋运镜。操作难度有所增加。但画面表达更加丰富了。

至于有些人热衷的甩尾,其实就是直线飞行加相机镜头朝向的变化,操作更加复杂,视觉冲击力较强。但不适合大量使用。

综上,运镜千般变化,而我们经常使用的就是直线飞行。运镜无论哪种状态,核心一点在于“稳”。有两层意思,飞行操控要稳,画面没有抖动是基础。第二,整个画面内容的表达过程要稳,维持相同的速率呈现主体最重要。当然,第一个稳依靠操作,第二个稳可以通过后期裁剪。

关于运镜,我们的后期研修班介绍得非常详细,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