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

小编

消费者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若想吃得健康吃得明白,必须要关注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中蕴藏着哪些秘密?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营养成分表是个啥

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标示营养标签(豁免标示的食品除外)。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3)

预包装食品标示营养标签内容的意义:

1.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

2.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

3.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营养成分表的主要内容

营养成分表包括5个基本要素:表头、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方框。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4)

01

表头

以“营养成分表”作为表头。

02

营养成分名称

必须标示能量及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简称“1 4”。

当标示其他可选择标示的成分时,应采取适当形式(如加粗字体、选择黑体、加大字号等方式)使“1 4”更加醒目。

03

含量

指含量具体数值及表达单位。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5)

(GB 28050-2011能量和营养成分表达单位和修约间隔)

04

NRV%

指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占相应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6)

(GB 28050-2011 营养素参考值数值表)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7)

以上图为例,每100g该巧克力脂肪的NRV%是52%,也就意味着吃掉这100g巧克力,就满足人体一整天脂肪需要量的52%。

05

方框

采用表格或相应形式。

包装的总面积小于100cm2的食品,如进行营养成分标示,允许用非表格的形式,并可省略营养素参考值(NRV)的标示。根据包装特点,营养成分从左到右横向排开,或者自上而下排开。如:营养成分/100g:能量××kJ,蛋白质××g,脂肪××g,碳水化合物××g,钠××mg。

营养成分表里的小秘密

√能量

能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量摄入过高、缺少运动与超重和肥胖有关。

GB 28050-2011中要求能量的表达单位为千焦(kJ),这与我们常说的大卡(卡路里)换算公式为:

1 千焦(kJ) = 0.239 千卡(kcal)1 千卡(kcal)= 4.184 千焦(kJ)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8)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并提供多种氨基酸。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物质,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

GB 28050-2011规定,每100g的含量≥20%NRV、每100mL的含量≥10%NRV或者每420kJ的含量≥10%NRV,则可声称为高/富含蛋白质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9)

√脂肪

成人每日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0g,这包括了我们一日三餐摄入的油、食物及其他含油脂的物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0)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1)

(GB 28050-2011对于脂肪含量声称的要求和条件)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2)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能量的60%左右。

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NRV为300g,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肥胖。然而即使是减肥人士或健身人士也应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所谓的“断糖饮食”可能会造成饥饿性酮症、免疫力低下等,进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3)

√钠

钠摄入过多有害健康。

要注意:钠的NRV为2000mg;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过量摄入食盐可引起高血压等许多健康问题,因此倡导低盐饮食。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4)

√要看清产品的净含量

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以每100克(g)和(或)每100毫升(mL)和(或)每份食品可食部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的,需要换算才能知道产品能量和营养成分的总含量。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5)

以上图牛奶为例,每100mL含钙110mg,若此牛奶的净含量为250mL,则喝掉此盒牛奶可以摄入110×2.5=275mg的钙,满足人体每天对钙需求量的35%(14%×2.5)。

√当产品含有非可食部分时

食品含有皮、骨、籽等非可食部分的,如罐装的排骨、鱼、袋装带壳坚果等,应首先计算可食部(计算公式如下),再标示可食部中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

可食部=(总重量一废弃量)/总重量x100%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6)

(某瓜子的营养成分表)

√含量标示为“0”怎么理解

GB 28050-2011 规定了“0”界限值,当某营养成分含量数值≤“0”界限值时,其含量应标示为“0”,并不代表产品中不含此营养成分。

如:无糖指含糖量≤0.5g/100g≠没有糖。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7)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8)

(GB 28050-2011 能量和营养成分“0”界限值)

免除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情况

01

生鲜食品

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不包括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等。

02

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包括料酒。

03

对表面积的要求

包装总表面积≤100平方厘米(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平方厘米(cm2)的食品。

04

现制现售的食品

05

包装的饮用水

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依据相关标准标注产品的特征性指标,如偏硅酸、碘化物、硒、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以及主要阳离子(K 、Na 、Ca2 、Mg2 )含量范围等,不作为营养信息。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19)

06

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

指食用量少、对机体营养素的摄入贡献较小,或者单一成分调味品的食品,具体包括:

①调味品:味精、醋等;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0)

②甜味料: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调味糖浆等;

③香辛料:花椒、大料、辣椒、五香粉等;

④可食用比例较小的食品:茶叶、胶基糖果、咖啡豆等;

⑤其他:酵母,食用淀粉等。

但是,对于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食品,如腐乳类、酱腌菜(咸菜)、酱油、酱类(黄酱、肉酱、辣酱、豆瓣酱等)以及复合调味料等,应当标示营养标签。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1)

07

其他

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符合以上条件的预包装食品,如果有以下情形,则应当按照营养标签标准的要求,强制标注营养标签:

1.企业自愿选择标识营养标签的;

2.标签中有任何营养信息(如“蛋白质≥3.3%”等)的。但是,相关产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工艺、分类等内容的描述,不应当作为营养信息,如“脱盐乳清粉”等;

3.使用了营养强化剂、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植物油的;

4.标签中有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

进口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明确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作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一部分,进口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也应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要求。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2)

(海关关员对进口预包装牛奶进行现场查验)

海关相关部门在对进口预包装食品进行查验时,重点关注营养成分表的以下几点内容:

01

确认是否为营养标签豁免产品。

02

检查能量及核心营养成分是否齐全。

03

核对营养成分的标示顺序和名称是否正确。

04

核对能量、营养成分含量的数值表达,如修约间隔、表达单位、“0界限值”、NRV%等。

05

能量及核心营养成分是否醒目。

06

如有声称,是否标注了声称的成分,且其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07

功能声称用语是否符合要求。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3)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4)

参考答案见文末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5)

小编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营养成分表的内容和含义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请记住以下“三步走”,读懂营养成分表,享受健康生活。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6)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7)

来源:食安和平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周(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