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行业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共享单车逐渐退潮)

摩拜单车、ofo、哈罗单车……说起“共享单车”,这些品牌随着“共享经济”的风口被消费者熟知,且占据了共享单车的半壁江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共享单车行业的购买者议价能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共享单车行业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共享单车逐渐退潮)

共享单车行业的购买者议价能力

摩拜单车、ofo、哈罗单车……说起“共享单车”,这些品牌随着“共享经济”的风口被消费者熟知,且占据了共享单车的半壁江山。

而在这些运营商的上游,天津飞鸽自行车厂、中路股份(600818,SH)子公司上海永久自行车厂、上海凤凰(600679,SH)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厂等传统自行车厂也顺着共享单车的“风”,纷纷做起了共享单车的供应商。

但进入2018年后,据艾媒咨询数据,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增速由2017年的632.1%减缓至14.6%。到了共享单车不再“跑马圈地”的下半场比赛时,诸多品牌爆出押金去向不明确、资金链断裂、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负面问题,曾经“春风得意”的共享单车似乎一下进入“寒冬”。

随“风”而起的自行车厂家境况如何?据上海凤凰、中路股份、信隆健康(002105,SZ)等共享单车供货大户的2018年中报显示,其利润均大幅下降逾50%。而上海凤凰更是被ofo拖欠逾6000多万元货款,并一纸诉讼至法院追讨。

共享单车风渐停,潮渐退,单车供应商又该何去何从?

现状

一地鸡毛:订单减少、利润下滑、回款困难

8月31日晚,上海凤凰一则公告令人唏嘘不已。

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因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峡大通”)买卖合同纠纷,近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货款6815.11万元,而东峡大通即为ofo运营方。

上海凤凰与ofo的合作源自2017年5月。彼时,上海凤凰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与东峡大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凤凰自行车将在12个月内向东峡大通或其关联公司提供总量不少于500万辆的自行车,若按照公司2016年度运行情况,大约给凤凰自行车带来4000万元的收益。

而这场诉讼的被告,一直是共享单车的领头羊之一。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监测报告》显示,5月的共享单车移动端应用活跃人数来看,ofo拥有2937.7万人,占据了共享单车企业的榜首。跟随其后的分别是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

同时,上海凤凰上半年业绩也下滑严重。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下滑55.72%;净利润1911.35万元,同比下降55.44%。共享单车订单的减少导致收入减少,是上海凤凰总结业绩下滑的原因,成都商报记者查询中报发现,上述与东峡大通500万辆自行车的订单,也仅完成了187万辆。

中路股份旗下的上海永久自行车厂曾于2016年7月与优拜单车达成合作,2018年中报中也介绍,公司与优拜和共佰克共享单车合作并为其制造共享单车自行车产品。然而中路股份净利润也下滑严重,净利润为112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63.21%;营业收入为2.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22.21%。

信隆健康是摩拜单车的供应商,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自行车零配件(自行车车把、立管、坐垫管、避震前叉、碟刹等),2018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6.75 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 25.86%,净利润384.39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87.61%。2018中报中,信隆健康解释称,2018年国内共享单车需求量大幅减少,公司报告期内共享单车的订单相比上年同期急剧减少约90%,导致报告期内的自行车零配件销售收入下降了31.12%。

订单减少,利润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回款困难。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在昔日被称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小镇王庆坨镇上,共享单车订单的押金已经由30%涨到70%,“回不了款”也成了自行车厂家对共享单车共同的认识。信隆健康的董秘陈丽秋也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存在回款困难的问题,但与上海凤凰所披露的6000余万比起来,金额较小。

原因

随“风”而动:市场需求变小

事实上,在几年前,自行车供应商并不恐惧共享单车的风口,更有说法称,是共享单车的出现让自行车行业焕发出了“第二春” 。

共享单车从2015年进入市场。在共享单车“跑马圈地”的前半场,共享单车为传统自行车产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由中国信息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与摩拜单车联合发布的《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共下达订单超过3000万辆,为传统自行车产业“创造了新空间”。报告中更预测称,至2020年,共享单车企业将创造经济产值714亿元,其中制造环节408亿元。

不过,这股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据艾媒咨询数据,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增速由2017年的632.1%减缓至2018年的14.6%。到了共享单车不再“跑马圈地”的下半场比赛时,诸多品牌爆出押金去向不明确、资金链断裂、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负面问题,曾经“春风得意”的共享单车似乎一下进入“寒冬”。

而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数据,上半年我国自行车产量明显下滑。2018年前6个月,我国自行车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两轮脚踏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1941.5万辆,累计同比下降32.1%。

众多行业人士纷纷感叹:共享单车风已停,潮已退。是“共享经济”不火了,还是自行车不火了?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对成都商报记者分析,并不是“共享”的模式出了问题,社会资源的共享、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反而仍然是一种趋势。“有问题的不是模式,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企业或使用者的乱象。”盛毅称。而艾媒咨询的分析师也认为,用户规模增速属于“正常放缓”,2018年共享单车行业将进入成熟期,增长态势趋于稳定。

信隆健康称,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投放量太大,是导致2018年国内共享单车订单量大幅

减少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全行业累计投放共享单车超10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使得国内市场迅速饱和,但同时共享单车乱停外放,以及随之出现废弃超过上百万辆的共享单车给城市管理造成极坏的影响,多个城市纷纷叫停共享单车的投放。

“全球自行车市场正在迎来一波变革”,信隆健康预测,行业正朝着在地化生产、短链供应,快速回应市场的趋势转变。另外,由于人们担心空气质量、安全、保养、机械性能、安全帽、服装和时间等问题,因此为了健康所做的健身和单车运动正开始移至室内。

发展

何去何从:未来如何发展?

虽然“模式”并无问题,但在这个超期潮退的过程中,免不了行业中企业的洗牌。面对单车订单减少、利润下降的现状,和共享单车行业增速变缓的趋势,这些单车供应商又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2018年的年中报中,他们也给出了部分的答案。

信隆健康在中报中表示,公司已进军共享电动滑板车的市场。在共享单车成为了中国新经济中的风口的2017年,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则兴起了共享电动滑板车。其于2018年8月起大量供应中国小米科技公司电动滑板车配件,向其供应底板、 折叠立管、鹅头、挂钩等主要配件。预计此项新增业务将于2018年第三季度起对公司业绩提供积极的贡献。

上海凤凰在半年报中透露,公司将加大传统出口市场深耕力度,为山地车、高端城市车和童车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渠道。

而中路股份在自行车业务增长疲软的情况下,转身开始卖起面膜。2018年1月,中路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56亿元收购上海悦目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悦目”)100%股权。而上海悦目则是面膜品牌“膜法世家”的拥有者,资产总额在近三年翻了2倍,净利润更是以每年超200%的增速飙升。

永安行(603776,SH)也在共享单车以外,进行了多元化布局,参股多个公司。其中,共享汽车业务备受关注。负责永安行共享汽车出行业务的江苏小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3个月的试点运营,首批在常州运营的300辆共享汽车,预计在2018年8月份将实现盈利。2018年8月初,永安行的第二个共享汽车城市泰州市也开始投入试运行。预计到2018年年底,目标累计投放超过2000辆共享汽车。

来源:成都商报 实习记者 俞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