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

这是蛙

一直黏在一起不分开

这是蛙,箭毒蛙。

/箭毒蛙名片/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2)

拉丁名: Dendrobatidae

英文名: Poison dart frog

分类: 两栖纲无尾目箭毒蛙科

分布: 中美洲和南美洲

1. 箭毒蛙的毒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3)

箭毒蛙也叫毒箭蛙,是箭毒蛙科13个属约170多种蛙的统称。顾名思义,箭毒蛙有毒,这种毒可以用来制作毒箭。南美洲的土著人在部落斗争和捕杀猎物的时候,习惯用一种叫做吹矢枪的武器,这种中空的枪里面放有涂抹了毒素的箭头,通过吹气可以将箭头射出去,麻醉猎物。不过,实际上他们常用的只有4种箭毒蛙的毒,最常使用的是名为箭毒马鞍子的植物的毒素。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4)

箭毒蛙的毒素集中在皮肤,主要成分为亲脂性的生物碱。这种毒素能够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肌肉萎缩、心力衰竭。毒性最强的金色箭毒蛙1毫克的毒索就可以杀死I万多只老鼠,对人类来说也是致命的,估计能毒死10-20人。若手上有伤口,万万碰不得这些毒蛙。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5)

箭毒蛙的生物碱毒素主要来自于它们的食物蚂蚁、白蚁和螨类,性质稳定,不容易消减,当这些提供毒素的食物缺乏时,毒索依然能在箭毒蛙体内储存数年。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6)

▴金色箭毒蛙

箭毒蛙种类繁多,毒素含量各不相同,有些种完全无毒。

2.箭毒蛙的警戒色与隐蔽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7)

箭毒蛙体型较小,成体长度一般不足1.5厘米,最长不过6厘米,多数种类体表颜色明亮而鲜艳。大多数蛙类为了生存,尽可能低调,让自己与泥土、植物融为一体,以降低被天敌发现的概率。一些箭毒蛙反其道而行之,艳丽至极,意在告诉天敌,自己并不好吃。这是动物中警戒色的典范。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8)

箭毒蛙颜色的艳丽程度与皮肤毒素的含量有关,一般来说,毒素含量越高颜色越艳丽,含量低或者不含毒素的,颜色则比较暗淡。比如箭毒蛙科箭毒蛙属有高水平的生物碱,颜色鲜艳,而箭毒蛙科彩胸毒蛙属没有毒素,颜色也不那么明亮,是一种隐蔽色。警戒色和隐蔽色看似两个相反的策略,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保护自己。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9)

▴不同色型的草莓箭毒蛙

箭毒蛙的体色变异很大,不仅种间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在同一个种的不同种群、不同个体之间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不能根据体色来分类。

3.箭毒蛙的育儿经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0)

▴箭毒蛙背蝌蚪

箭毒蛙主要生活在中、南美洲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中,对能储水的凤梨科植物有较强的依赖性。雌蛙和雄蛙都有领域性,雌蛙会为争夺合适的产卵场地而打架,雄蛙为抢占最显著的鸣唱地也会互相斗争。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1)

抢到好位置的雄蛙卖力地发出求偶的叫声,吸引雌蛙的注意。配对成功后,雄蛙会一直紧紧地抱着雌蛙,并被雌蛙背着走,这是蛙常见的抱对姿势。找到合适的产卵场之后,雌蛙在潮湿的落叶下面或者植物的叶片上产些卵,雄蛙会紧跟着产出精子,使这些卵受精。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2)

▴看护卵的箭毒蛙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3)

▴背着蝌蚪找蓄水池的箭毒蛙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4)

▴箭毒蛙将蝌蚪放进凤梨科植物的蓄水池

一般的蛙类产完卵后就离开了,任卵自由发育,这些卵经常会被天敌吃掉。但箭毒蛙会悉心照看后代,它们待在卵的附近看护着,避免卵被天敌吃掉。等卵孵化成蝌蚪后,箭毒蛙双亲就把这些蝌蚪背到小池塘或者凤梨科植物的蓄水池里面,蝌蚪在那里完成变态发育。母蛙还会定期去产些卵给蝌蚪吃,直到蝌蚪变成能够适应两栖生活的蛙。

母蛙与公蛙(红色的金色的蛙)(15)

不照顾后代的蛙一般产的卵体积较小,但往往数量比较多,就算被天敌捕食,也总能有几个存活的,最终以数量取胜。照顾后代的蛙产的卵体积相对较大,数量不多,但保证存活率,最终以质量取胜。箭毒蛙双亲是少有的会全程看护孩子的贴心父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