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佟娜

图片来自网络

近两年,从描述战国时期的《芈月传》《大秦帝国之崛起》,到以秦为背景的《秦时丽人明月心》《赢天下》《天意之秦天宝鉴》,先秦和秦国时期的历史频繁出现在古装剧当中,其中仅是秦惠文王和秦始皇这两个角色,就在两年内出现了至少5次。虽然这些电视剧分属历史、偶像、科幻等不同类型,但当同一个秦国帝王以不同的造型出现,服饰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红色,冕冠的图案一会是龙一会儿是蝉时,观众不免眼花缭乱。正在播出的《秦时丽人明月心》,更是由于嬴政华丽的造型而令观众对其历史真实性颇有微辞。新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该剧造型设计师,他表示:“这本来就是一个古装青春偶像剧,很难完全贴合历史,想要追求真实性可以看《大秦帝国》。”

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1)

△《芈月传》中秦惠文王

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2)

△《大秦帝国之崛起》秦惠文王

然而到了秦朝,以至于东汉,帝王服饰其实就不再有冕冠了,并非像我们常见到的秦始皇画像一般。“这其实是礼服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春秋战国礼乐崩坏,周制礼服系统已经在消亡改变中,各国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楚国的獬豸冠、赵国的惠文冠等,而秦对旧礼学的消除更甚,变古制、废六冕,几乎废弃了周天子的所有礼服,只保留了一种“袀玄”。”扬眉剑舞表示。

“直到东汉永平年间才正式恢复冕服制度,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很多戏其实穿的都是被秦始皇废弃的服制。”

穿错衣服

先秦冕服有十二章纹,但秦朝却废弃了

除了冕冠以外,黑红相间、并带有多样花纹的冕服也成为了各代秦王独有的标志。

从冕服的颜色来看,大部分战国时期或秦朝电视剧都遵循了“秦国尚黑”的原则,但在花纹的设计上却各有不同。例如,先秦时期的冕服就应绣有十二章纹。“周代冕服多为玄衣、纁裳。衣服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十二章纹的色彩,根据典籍,山龙纯青色,华虫纯黄色,宗彝为黑色,藻为白色,火为红色,粉米为白色;日用白色,月用青色,星辰用黄色,因此有白、青、黄、赤、黑五色,绣之于衣,就是五彩。”。因此《芈月传》中秦惠文王的服饰未见十二章纹,即并非先秦帝王冕服应有的样式。

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3)

但到了秦朝,冕服的章纹并不再有详细的记载。根据《后汉书·舆服志下》的记载,“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所谓袀玄,是近于黑的玄绀色服装。在扬眉剑舞看来,帝王的冕服不仅应该不再戴冕旒,而且也不应再有过于繁复的刺绣花纹。“到了秦朝时期,十二章纹都是被废弃了的。”

扬眉剑舞表示,秦朝太短、太早,和帝王相关的考古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但里面并没有帝王形象出现,关于花纹更是无从考究, “因此目前影视剧在秦朝服饰设计上,基本只是采用一些青铜器漆器纹样的素材,用心一点的则是参考先秦战国或者汉代的丝绸素材,想要还原秦始皇的服饰难度很大。”

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4)

△《秦时明月》里的秦始皇

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5)

△《秦时丽人》里的嬴政

目前秦王造型基本没有正确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涉及秦的电视剧基本没有非常正确的秦王造型。除了因秦时间久远,难以考证以外,其中也大多数是贴着历史标签的其他类型剧,更多是在造型上进行了符合现代审美的,甚至偏偶像化的设计。

例如在《赢天下》最新曝光的剧照当中,饰演秦始皇的高云翔以一头披发和一身白色裘绒站在雪中,颇有古代翩翩公子的模样。虽然帅气,但根据历史记载,殷商时期,束发已在华夏先民中普遍流行。在周代,披发左衽更是蛮夷的象征。而这种不符合历史原貌的披发造型,也早在《芈月传》张仪一角身上就试过错。

秦时丽人明月心张彬彬受伤花絮(秦时丽人张彬彬)(6)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服装史专家表示,其实做过影视服饰的人都知道,影视剧更多需要考虑商业和大众娱乐角度,服化道老师更多也是听取导演和制片的要求来设计服饰,不可能在历史性上精雕细琢,“当代古装影视走的是商业模式,所以我们一般也不太愿去评价古装剧中的服饰错误。因为毕竟瑕不掩瑜的作品还可以纠正,但很多剧都是一堆错,那再纠错意义就不大了。”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观众对于电视剧的历史性要求的越来越严苛其实也是一件好事,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对历史真实服装的求知欲也越来越高,“未来商业和历史的结合应该会越来越紧密,而且随着专业人员更多的加入,作品应该会越来越朝着尊重历史的方向转变。现在已有趋势,但还需要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