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

徐悲鸿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笔下那些气宇轩昂,奔腾不息的骏马太过于深入人心,堪称经典。而最难得的是徐悲鸿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他所提倡的艺术现实主义精神。纵观其一生,可以肯定的是,徐悲鸿无疑是整个20世纪影响最大的画家。学界认为,即使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分别在大陆与海外影响最大的齐白石和张大千,恐怕也难望其项背。这种影 响,并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艺术史意义上。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2)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3)

我们从他存世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照片上的徐悲鸿都可以称得上是个英俊的男人,神情中透露出一丝的倔强,不过眉宇之间总是隐约有种淡淡的哀伤。是的,和很多杰出人物类似,徐悲鸿在成长过程中也曾历经艰难。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4)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5)

1895年徐悲鸿出生于无锡宜兴屺亭桥镇一户典型的江南人家。父亲徐达章是一名画师,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他9岁开始随父亲学画,每日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吴友如是清代末年最大的插图画家,能在尺幅之中描绘亭台楼阁、虫鱼鸟兽、奇花异草,以至千军万马。每次随父亲进城时,悲鸿必至画店观赏石涛、“八大”及任伯年等人之作,回家后凭记忆默写。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6)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7)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8)

1908年,乡里发生水灾,徐悲鸿家里生计越发困难。体弱的父亲只得带着只有13岁的长子徐悲鸿风餐露宿,漂泊四乡,逢集赶场,走街串巷,以替人书写春联、刻制图章、画山水花鸟以及别人肖像维持生计,小小年纪便饱尝人生苦难。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9)

随后,父亲重病卧床,十七岁的徐悲鸿即担负起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生活的重担迫使他徒步奔走于宜兴三所学校担任图画教员,学校相距有三十多里,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是常有的事。1914年,父亲去世,让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饱尝艰辛的徐悲鸿将自己的名字“寿康”改为“悲鸿”,意即自己是一只悲鸣的鸿雁。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0)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1)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2)

从1912年到1916年,徐悲鸿先后四次前往上海,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期间由于人生地不熟,且缺钱少粮,徐悲鸿数次几乎走到绝境。 “山穷水尽”时,徐悲鸿看着四周的高楼和匆匆走过的人群,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细雨打湿了他单薄的衣服,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徐悲鸿来到黄浦江边,甚至想跳进江中,一死了之……青年徐悲鸿终究不是个软弱的人,他大声地告诫自己:“越是在山穷水尽之时,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3)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4)

最终,凭着坚强的毅力,1916年,徐悲鸿22岁,终于在第四次前往上海的时候,遇到贵人的帮助得以进入法国人办的震旦大学学习法文。继而得到康有为、蔡元培、傅增湘等人的栽培得以前往法国留学,开启他西方的求学之旅,他远赴欧洲学习写实主义绘画艺术来改良中国画,以画笔作为担当天下的工具。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5)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6)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徐悲鸿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不久,又当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顺应了时代潮流,摸准了时代的脉搏,最终时代也选择和成就了徐悲鸿。使他一步步走上大师之路,成为了中国近代绘画的奠基人。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7)

徐悲鸿100幅作品欣赏(一只悲鸣的鸿雁)(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