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

读者本人我,自从今年6月份,开始翻译《聊斋志异》白话文,并且编写每一篇故事的后感之后,所经历过的最长篇幅的故事,就是我们一共分了十四回故事,才将其解读完的《莲香》的故事。

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1)

《聊斋志异》不同于《三国演义》《红楼梦》一类的白话文小说,《聊斋志异》是作者用文言文的文体创作而成的,有时候解释文言文中的一个词汇,就需要使用白话文中的三四个词语来对照解读。一般情况下,《聊斋志异》中,单独一篇故事的篇幅,通常是几百字。像《青凤》、《娇娜》、《婴宁》、《聂小倩》一类,故事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曲折的故事,也不过两千字左右。而篇幅短的奇闻异事,有的不过几十个字,就单独作为一篇小故事了。

而我们《莲香》这篇故事,作者一共写了4280字,这在《聊斋》的故事里,绝对就属于是长篇故事了。读者我对《莲香》这篇故事的白话文翻译,写了足足十四篇,每篇大约2000字,总共,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内容,超过了28000字了。

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2)

作为《莲香》这篇长篇《聊斋》故事的读后感,读者我想说的内容也比较多,首先,就先说说这篇故事里呈现出来的“中庸之道”的道理。

男主角桑晓桑子明,一开始的时候,说大话、吹牛,引来了狐狸精美女莲香和女鬼李氏女,轮流与其深夜私会。其中莲香是每三五天辄一来,而女鬼李氏,则是“旦旦而伐之”,夜无虚席。最终,导致了桑晓桑子明身体亏虚,命悬一线。

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3)

这里,作者所呈现出来的中庸之道就是,纵然是再美好的事物,也不可以过量,一旦过量,必然有百害而无一利,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件事情的好与坏,没有绝对的区分与界限,而一旦把事情做过头了,则会使事情朝向于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4)

而《莲香》的故事之后,又写到李氏女,真正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极度悲伤,极其厌恶自己是女鬼的身份。在这种极端悲伤的情绪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意外地借尸还魂,又活过来了。

这也就是中庸之道中物极必反的道理吧,做鬼做得太失败了,反而再度复活,又成了活人了。当然了,李氏女化鬼成人的这个情节,其实还不算太过于极端。狐狸精莲香,看到了李氏女死而复生之后,自己也想脱胎换骨,不再当狐狸精,而想真正做人,于是女鬼借尸还魂求做人,而狐狸精却故意求死,以求转世投胎,可以脱离妖精的身份,而真正成为人类。莲香的这种故意求死的想法做法,就真的是太极端了。

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5)

当然了,莲香最后如愿以偿了,虽然经历了由生到死的痛苦,又经历了转世轮回的历练,但最后,终于能够得偿所愿,也算是对其心地善良的一种回报。

其实很多小说作品中,都会有借助故事情节,来阐述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内容,除了《聊斋之莲香》,还有大家更熟悉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在《九阴真经》里就写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当然了,这句话原文的出处,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不过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哲学的学术著作,还是休闲娱乐的小说作品。“中庸之道”的道理,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应该掌握的一种习惯性思考的方式。

聊斋莲香人物形象 看聊斋之莲香解读神怪故事里的中庸之道(6)

当然,《聊斋之莲香》的故事中,所陈述体现出来的道理,还远不止“中庸之道”这一个,请您继续关注@隐士梦言,关注我们下一回《聊斋之莲香》故事的读后感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