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查体有哪些项目(神经系)

神经查体的顺序•一般检查 颅神经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 感觉系统检查 反射系统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神经系统查体有哪些项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神经系统查体有哪些项目(神经系)

神经系统查体有哪些项目

神经查体的顺序

•一般检查 颅神经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 感觉系统检查 反射系统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需要的器具:叩诊锤 检眼镜 棉签 128 Hz 音叉 笔式电筒 大头针

一般检查

意识状态 嗜睡 昏睡 浅昏迷 深昏迷

精神状态 记忆力﹙近记忆力、远记忆力﹚ 计算力 理解力 定向力

脑膜刺激征

定义:软脑膜和蛛网膜的炎症,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导致其支配的肌肉反射性痉挛,而产生一系列体征。

症状

①颈强直: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轻托患者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如颈有抵抗,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则表明存在颈强直。颈强直程度可用下颏与胸骨柄间的距离(几横指)表示。

②Kernig柯尼葛征:仰卧,检查者托起患者一侧大腿,使髋、膝关节各屈曲成90°,然后一手固定其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跟,将小腿慢慢上抬。如果患者大腿与小腿间夹角不到135°就产生明显阻力,并伴有大腿后侧及腘窝部疼痛,则为阳性。

③Brudzinski 布鲁金斯基征: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托其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如患者双侧髋、膝关节不自主屈曲则为阳性。

颅神 经 检 查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迷走副加舌下全

舌咽、迷走神经检查

1.运动: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是否呛咳、有无吞咽困难。嘱病人张口,观察腭垂是否居中,两侧软腭高度是否一致,患者发“啊”音时两侧软腭上抬是否对称,腭垂有无偏斜。当一侧神经受损时,该侧软腭上提减弱,腭垂偏向健侧。

2.感觉:用棉签轻触两侧软腭和咽后壁粘膜检查一般感觉。

3.咽反射:嘱患者张口发“啊”音,用压舌板轻触两侧咽后壁,正常者可有恶心反应,舌咽、迷走神经损害时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病变症状——舌下神经

一侧舌下神经周围病变——伸舌偏向患侧,可有舌肌萎缩及肌纤维颤动。

一侧舌下神经核上性病变——伸舌偏向病灶对侧,无舌肌萎缩和肌纤维颤动。

双侧舌下神经病变——舌肌完全瘫痪而不能伸舌。

神经病变症状——嗅神经

Ø1 嗅觉减退或缺失 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鼻病或先天性嗅觉丧失;单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嗅神经径路上的病损,如前颅窝骨折、脑膜炎、嗅沟或蝶骨嵴脑膜瘤、垂体瘤、额叶胶质瘤(额叶底部)。

Ø 2 嗅觉过敏 见于癔病。

Ø 3 嗅幻觉 见于沟回发作、精神病 等。

Ø 4 福斯特-肯尼迪( Foster-Kennedy)综合征 由于嗅沟脑膜瘤和额叶底部肿瘤引起病侧嗅觉丧失即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即患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神经病变症状——动眼、滑车、展神经

上睑下垂与眼球运动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动眼神经麻痹

眼球向下、向外运动减弱——滑车神经损害

眼球向外转动障碍——展神经受损

瞳孔反射异常——动眼神经或视神经受损

运动系统检查--肌力

定义: 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

1.肌力分级:采用0~ 5级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2.轻瘫试验

① 上肢平举试验:双上肢平举,手心向下,轻瘫侧上肢逐渐下垂和旋前(掌心向外)。

② 下肢轻瘫试验:仰卧位,双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轻瘫侧小腿逐渐下落。

运动系统检查--共济运动

共济运动(coordination) :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这种协调主要靠小脑的功能,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及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

1.指鼻试验:被检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示指尖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临床意义:同侧指鼻不准——小脑半球病变。

睁眼时指鼻准确,闭眼时出现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

2.跟-膝-胫试验:被检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用足跟碰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

临床意义:小脑损害时,动作不准;

感觉性共济失调者则闭眼时,出现该动作障碍。

3.快复轮替试验:被检者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背,或用足趾反复快速扣击地面等。

临床意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动作笨拙,节律慢而不协调。

4.反跳试验:嘱患者用力屈肘,检查者握其腕部向相反方向用力,随即突然松手,正常人由于对抗肌的拮抗作用,可立即制止前臂屈曲。

临床意义:小脑病变患者由于缺少这种拮抗作用,屈曲的前臂可反击到自己的身体。

5.起坐试验:取仰卧位,双手交叉置胸前,不用支撑施行坐起,正常人躯干屈曲并双腿下压,小脑病变患者在屈曲躯干的同时髋部也屈曲,双下肢抬离床面,起坐困难,称联合屈曲征。

6.闭目难立征:被检者足眼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目。

临床意义:如睁眼时能站稳而闭眼时站立不稳,则为感觉性共济失调,称Romberg征(+)。

如睁眼闭眼均不稳,闭眼更明显,提示小脑病变,蚓部病变向后倾倒,小脑半球病变向病侧倾倒。

感觉系统检查

浅感觉 深感觉 复合感觉 痛觉 触觉 温度觉 运动觉 振动觉 位置觉 定位觉 两点辨别觉 图形觉 实体觉

反射系统检查--病理反射

定义: 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Babinski巴宾斯基征 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展开。

临床意义:锥体束损伤的表现

2.Chaddock查多克征 用竹签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on戈登征 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反射系统检查--病理反射

4.Oppenheim奥本海姆征 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Hoffmann霍夫曼征(C7~ T1,正中神经)为上肢锥体束征。检查者左手持被检者腕部,以右手中指与示指夹住被检者中指并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以拇指迅速弹刮被检者的中指指甲,引起其余四指轻度屈曲反应则为阳性。

6.Rossolimo 罗索里摩征(L5~ S1,胫神经)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手指掌面弹击患者各趾跖面,阳性反应为足趾向跖面屈曲。

自主神经检查

①竖毛试验:搔划或用冰块刺激患者颈部(或腋下)皮肤,可引起竖毛肌收缩,毛囊隆起如鸡皮状,逐渐向周围扩散,刺激后7~10秒最明显,15 ~20秒消失,至脊髓横贯性损害平面停止,可帮助判断脊髓病灶部位。

②皮肤划痕试验:用竹签适度加压在患者皮肤上划一条线,数秒钟后出现白线条,稍后变为红条纹,为正常反应。

临床意义:若出现白色条纹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若红色条纹增宽、隆起,持续数小时,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③卧立试验:由平卧位突然直立,变换体位后,数1分钟脉搏如增加超过10 ~12次,或由直立位转为卧位,每分钟脉率减少超过10 ~12次,提示自主神经兴奋性增高。

高级神经活动

1.1意识:清醒、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1.2智力: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计算力

1.3言语:失语(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读、失写、混和性失语等)、构音困难

1.4精神情况

1.5失用:运动性(缘上回后部)、观念性(优势半球顶叶后部,缘上回及胼胝体等处,可有双侧改变)、观念运动性、结构性(优势半球枕叶和角回之间的联系纤维)

1.6失认:视觉性失认、听觉性失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