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大才子爱情故事(古学霸趣闻有种凄婉爱情叫做)

大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甲子科状元,乃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氏郑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民国三大才子爱情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国三大才子爱情故事(古学霸趣闻有种凄婉爱情叫做)

民国三大才子爱情故事

大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甲子科状元,乃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氏郑言。

郑言夺得状元桂冠之后,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藩镇幕府,后来入朝为官,历任秘书郎、右拾遗、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工部侍郎、户部侍郎等职务,此后便不知所终。史载郑言善文,有著作《平剡录》传世。

由于郑言的史料不多,在此介绍一下他的一位比较有趣的同榜进士同学。此人名叫赵嘏,乃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氏。

根据有关史料分析,赵嘏进士及第时,已经是个三十七八岁的壮年人了。在青年时代,赵嘏四处游历,求学兼旅游,阅历比较丰富。随后,为了博取科举功名,赵嘏又在长安做了多年“京漂”。

赵嘏是个比较有成就的诗人,进士及第之前便已名声在外。比如他有首题为《江楼感旧》的诗,写得就很有味道,堪称清新隽永:“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步入官场之后,赵嘏的诗作更为名流士大夫所推崇,名气越发大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读了赵嘏的《长安秋望》之后,不由大为叫绝,激赏有加。《长安秋望》全诗如下:“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对于诗中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两句,杜牧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反复品读,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此后,杜牧便送赵嘏雅号“赵倚楼”。人称赵嘏诗风颇似杜牧,看来此言不虚。经过大名人杜牧这么一宣传,“赵倚楼”的名号便不胫而走,传遍京城内外。后来,还被载入了文学史。

因为杜牧的推重,赵嘏名声日隆。到后来,连唐宣宗都知道了他的名头。有一天,唐宣宗问身边大臣道:“听说那个‘赵倚楼’诗写得不错,现在他担任什么职务啊?把他的诗拿来我看一下,如果他真是像人们所传的那般有才,倒是可以考虑提拔重用一下。”

但是赵嘏的运气不好,合该命中注定不能做大官。大臣送给唐宣宗审阅的赵嘏诗作,内容是感叹秦朝兴衰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看了这两句诗,唐宣宗大为不爽。在政治上颇为自负的他,认为赵嘏这是在借古讽今,妄议朝政。惹得皇帝不高兴,赵嘏升官之事自然就泡汤了。

在唐宣宗那里坏了印象,自然不会有人再为赵嘏说话。因而赵嘏在官场上混得很不如意,在做到了渭南县尉这样一个芝麻官之后,便再也没有什么发展了。因此,赵嘏又被人们称为“赵渭南”。

据有关史籍记载,在赵嘏身上,还发生过一段类似于《章台柳》那样的凄美爱情故事。说的是赵嘏在长安求学期间,他的小妾在七月十五中元节那天前往寺庙进香。这天,恰巧镇守那一带的一个高级将领,也带着随从来凑热闹。赵嘏那个小妾长得实在是太漂亮,被那个将领一眼就从人群中盯上了。于是,他就命令手下将其强掳回家。高官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由此可见中晚唐藩镇割据为害之烈。

在爱妾被抢的第二年,赵嘏进士及第。但此时的他,还没有资本跟那个高级将领叫板。思及爱妾之时,赵嘏每每以泪洗面。在整日借酒浇愁之余,赵嘏为表达对爱妾的无比思念之情,曾赋诗言道:“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做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咤利,今日青蛾归使君。”沙咤利,就是《章台柳》故事中涉及的那个少数民族部族将领,本书前面曾提到过这个人。

由于赵嘏的名声,以及这段哀婉的情感故事,这首诗很快就流传开来。那个强抢赵嘏爱妾的高级将领,倒也不是个冥顽不化之徒,多少还有些廉耻之心。或许是迫于赵嘏的名气和舆论的压力,也顾及到自己的名声面子,那人便派手下将赵嘏的爱妾送回赵嘏身边,还给赵嘏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道歉信。

赵嘏与爱妾重逢之后,两人抱头痛哭,互诉离别之情,一宿没有合眼。惊喜交加之下,心情过于激动兼之旅途劳顿的赵嘏爱妾,第二天清早竟然香消玉殒,一命归西。一段破镜重圆的好事,不成想演变成了阴阳相隔的悲剧。这样的反差,也实在是太大了些。

爱妾的亡故,对赵嘏的精神打击更为巨大。此后,赵嘏再也没有从这一人生悲剧中恢复过来。对爱妾思念过度的赵嘏,久郁成疾,没过几年便以不到五十岁的壮年撒手人寰。

悲乎,多情善感“赵倚楼”。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