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

说起和摔跤运动颇有关联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大概率便是清圣宗爱新觉罗·玄烨。他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玄烨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更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在众多的清朝历史电视剧中都曾提到,少年康熙为了挫败权臣鳌拜,夺回朝政大权,曾另辟蹊径训练了一支少年摔跤队,即满语的“库布”。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1)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当鳌拜循例入宫面圣的时候,这群摔跤小子蜂拥而上,一番大战后终于擒拿鳌拜,从此康熙便正式亲政。故事是个好故事,传得多了大家也都深信不疑了,但在《清圣祖实录》中并无相关记载,而是见于更晚的《清史稿》,因此其可信度存疑,当然,更不可能是小宝·韦擒拿鳌拜啦。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2)

在正史当中,倒是北齐后主高纬确实选择了让人用相扑的方法杀死兄弟南阳王高绰(“使宠胡何猥萨后园与绰相扑,搤杀之”——《北齐书》)。皇家斗争之残酷可见一斑。

其实无论摔跤、相扑,其来源都是我国古代盛行的角力运动——角抵

角抵之起源和发展

传说中,角抵起源于上古时代。南梁《述异记》中曾言:“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这段描写,把角抵的起源指向了传说中的蚩尤。据说蚩尤的脑袋本身就跟武器一样,长着犄角,用于搏斗(那场景估计跟西班牙斗牛差不多吧)。虽然蚩尤之说尚有疑点,但据此我们可以揣测,这可能是远古时人们的一种格斗方式。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3)

汉画像石中的蚩尤

到了春秋时,这种近身搏斗已经相当常见。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gǔ,及吸吮)其脑”,这里的搏就是摔跤互搏之意,晋侯的这个梦是很可怕的,把人摔倒还要吸食脑浆。。。

“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秦始皇并天下,分三十六郡。郡县兵器,聚之咸阳,销为钟鐻,讲武之礼罢,为角抵”。从这些文献来看,在战国到秦时,角抵之名终于确认。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4)

不过秦汉角抵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相争手段,转而变成了训练军士的甚至带有娱乐性质的游戏活动。史书记载,“(秦)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汉武帝“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可见角抵和俳优、百戏算是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供人消遣娱乐的活动。

文物中的角抵

说完了文献,让我们再来看看同一时期的考古材料。

1956年,陕西长安客省庄的战国末期的一座墓中出土了一对青铜牌饰,铜牌长13.8厘米,宽7.1厘米,原是嵌在墓主人腰带上的装饰。在这对牌上以透雕的方式描绘着这样一幅画面:在一片密林中,有两个男子将所骑马匹拴在身后的树上,正在进行着摔跤比赛。两人都赤着上身,穿着长裤,曲腿弯腰,一个扣住了对方的膝盖窝和胯部,一个牢牢揽着对方的腰和大腿,打作一团。

从角抵者的发式来看,应当不是中原人,这件铜牌的风格本身也不是中原传统青铜器,而与北方草原的十分接近。因此有研究者认为,铜牌上描绘的是匈奴人的角抵场景。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5)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了一件秦代的漆绘木篦,篦就是齿很细密的梳子,用于去污挠痒。在这件木篦的背面绘有角抵场面:画面中有三个人,两人梳着发髻,裸着上身穿短裤互搏,一人旁观,不知道是训练他们的老师,还是角抵比赛的裁判?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6)

1976年,考古学家在山东省临沂金雀山汉墓中发现了长江以北地区所发现的唯一一幅西汉帛画——《金雀山汉墓帛画》,全画约长2米,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画作的第五层展现的正是一场角抵表演。只见两个角抵者大长手臂,作跃跃欲扑的样子,画面左侧也有一旁观者。这幅用以随葬的帛画用了五分之一的画面来展示角抵,既反映了墓主人是个角抵发烧友的事实,也反映了当时角抵戏的盛行之风。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7)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8)

从角抵到相扑

魏晋南北朝时,角抵也继续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不过与百戏之类完全分离,成为了独立的运动,而且还多了个我们熟悉的新名字——相扑。

《晋书》云:“颖川、襄城二郡班宣相会,累以作乐。谓角抵戏。襄城太守责功曹刘子笃曰:“卿郡人不如颖川人相扑。”笃曰:“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国优劣,请使二郡更论经国大理、人物得失。”同朝为官的两人因为相扑而拌嘴,打个比方,就好比说成都市市长在外开会时夸口说“你们都不如成都人能吃辣一样”,真是十分可爱了。

对于这种运动,贵族们不但喜欢看,还喜欢下场玩。五代后唐庄宗的大将军李存贤就是因为“善角抵”,打赢了庄宗,被封为蔚州刺史。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9)

巴黎藏敦煌唐代写经上画有两个赤身着犊鼻裤者相扑的形象。唐朝时,通过频繁的文化交流,相扑文化传入日本,并且一直流行,直到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将相扑定位为 “国技”,在国际社会上发扬光大。

相扑与摔跤(相扑摔跤它更早的名字叫)(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