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

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1)

编者按:过街天桥、人行便桥、墩柱大桥、彩虹跨桥……一座座各式各样的桥,成为天水经济社会追赶跨越的桥梁和纽带。

从最老到最新,从单薄到厚重,伴随城市发展脚步的日新月异,桥梁建设也是今非昔比,其作用和意义如同赶超跨越的天水一样,显示出勃发向上的时代风貌。

为进一步全面报道担负着通达我市各地重任的大小桥梁,从即日起,本报将不定期推出“彩虹飞架——桥说天水变迁”系列专题策划,由记者带着市民徜徉桥上,凭栏追思,细看桥梁的发展,追忆城市的变化,展望贯穿过去、通往明天的桥。

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2)

南大桥 浓缩一座城的记忆

◆天水晚报记者韩铁英

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3)

南大桥旧照

没桥不便趟河上班

记者采访了解到,秦州区的藉河南大桥,在龙城天水可算是桥中的长者,它承载了天水市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近40年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变化的见证与记忆。

解放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天水县南片、石马坪一带已经形成了工业区,有20多个中央、省、地、市属企业,包括红山厂、信号厂、长仪厂、轴仪厂、塑料厂、材改厂等,藉河南岸人口多了起来,1971年已接近1.5万人。由于城区的南北两面被藉河相隔,夏秋雨季河水频涨,人畜涉水过往不便,职工上下班及运输物资都需绕道十余里,浪费人力、财力,影响生产。

记者采访了当时在泵油嘴厂上班、现为天水市民俗文化专家的王耀,他回忆道:“当时条件很艰苦,上班的职工只能穿着长筒泥鞋在河里过,河水特别大时会漫至人的腰间。当时藉河上有一座便桥,位置不在南大桥所处的地方,而在东面的人民公园附近。便桥采用2根直径20厘米的圆木搭架而成,由于过去经常发洪水,桥多次被冲断,只能重新搭建,人们过河十分不便。”

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4)

桥上桥下人车不断

建桥艰难人人期盼

1974年10月26日,藉河南大桥建设工程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列为地区自筹项目,当年由省上调整50万元作为补助。1974年4月至12月,省公路工程处测设队完成了大桥勘测设计,市上成立了市南大桥工程指挥部。1975年1月10日,承担施工任务的天水市市政工程队进入现场,4月20日开始动工。

桥北端建有1孔、孔跨15米的少筋微弯版T型梁桥,与环城路形成立交,东西盘道设有花坛。大桥总铺装面积2486.55平方米,耗用钢材138.42吨,木材603.16立方米,水泥2480吨,总投资164万元。

时任县建一公司的干事张广成今年已78岁,他回忆道:“大桥是先由北面开始建的,建桥时仅有一百五十多人。修建过程非常艰苦,藉河两边都有很多挖方和垫方,建设进度比较缓慢,每天都有群众跑过来问:什么时候能在桥上走啊?那时大家都很盼望,很期待。”

桥修通后 热闹非凡

经过3年的建设,1977年9月,大桥竣工,桥的全长226.5米,车行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宽2米,荷载汽车15级,拖车80级。王耀老人回忆道:“当时藉河南大桥是作为我市国庆献礼的一座桥,10月1日正式通车。由于那时候车辆还少,南大桥成了天水市中心的文化活动场所,每年正月放礼花的时候,南大桥周围人山人海,都来看烟花,好一番热闹景象。”

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5)

俯瞰南大桥

见证城市发展进步

近年来,我市新建的道路桥梁气势如虹,显示出这座城市的繁荣兴盛,使得藉河南大桥显得越发苍老。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南大桥并没有衰落,反而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大桥南北两侧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档小区、娱乐商城等不断汇聚于附近。

老人吴吉世说:“这座桥矗立起来一晃40年过去了,我都70岁了,是它支撑了这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竭心尽力。过去,南大桥是天水市唯一的一座现代化桥梁,因此,它也成为天水这座城市的标志。”

“再走一走,到南大桥了歇一会儿脚,咱就回。”夜晚走在天水湖边,总有人会将南大桥作为一个重要地点,它在市民心中,早已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一段记忆和一个习惯。南大桥的美化亮化,也是这座城市夜间最绚丽的风景线,折射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品位。

40年的风风雨雨,日夜穿梭不停的车流人流,见证了城市的成长与激情。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南大桥和我同岁。记得小时候,每天清晨,父亲都拉着我的手走过路灯昏暗的南大桥送我上学,所以我感觉南大桥真的很亲切。”

在很多人眼中,南大桥只是一座普通的桥。但是,它承载了很多天水人儿时的记忆,不但肩负着通达两岸的使命,为行人提供便利,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它以稳健的身姿横跨藉河之上,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并将继续与天水人一起,勇敢地迎接挑战,通向未来。

清名桥古街区的江南水乡之美(浓缩一座城的记忆)(6)

夜色中的南大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