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各大电商战报(电商视角双十一)

双十一各大电商战报(电商视角双十一)(1)

当今,网购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而“双十一”这个所谓的网购狂欢节,不仅让电商们使出浑身解数来促销,也成了“剁手党”一年中最期待的一天,恨不得倾其所有去购物。然而,“双十一”这一天熬夜购物真的有比较划算吗?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位“剁手党”在“双十一”熬夜血拼的经历。

折扣变来变去 付款才发现并没便宜

市民丁女士上个月开始就在网上留意一些母婴用品,“有很多都是双十一那天才有折扣,所以我把要的东西都先放在购物车里。”丁女士说,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熬到了11日当天的零点时,却发现商家一开始承诺的五折优惠变为七折优惠,而且说好的满额立减的优惠,最后付款时才被告知特价商品不享受满额立减的优惠。丁女士表示,除了这些,她购物车内的多款商品都出现了涨价后再打折的情况,售价都比原价便宜不了几元钱,有的和原价一样甚至更贵。

所谓的“五折大促”原来只是商家招徕生意的诱饵。“更气的是,有的商品你以为限时抢购,就大半夜起来下单付款,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价格持续了好几天。”丁女士说。

不管需不需要看到打折就买

“哇,这个竟然这么便宜,赶紧下单。”“这个也好便宜啊,虽然好像不是很需要,但是先买再说。”市民王小姐在与记者聊天时,提到11日零点的购物经历,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告诉记者,她在11日当天下了20几笔订单,“一开始没想要买什么的,结果看到便宜就忍不住买买买了。”王小姐说,去年“双十一”她也买了不少东西,但是购物热情一过,收到快递后她才发现有很多东西是她不需要的,当时贪图便宜买了不少,今年原本打算只看有需要的东西,结果看到朋友推荐了一些东西,她又一次忍不住跟着买。王小姐告诉记者,每年一到“双十一”她都告诉自己不要买,但是最后还是忍不住买了不少。“其实并不是什么东西都适合在双十一抢购的。”王小姐告诉记者,这么多年的购物经验让她发现,一些生活用品例如纸巾、洗衣液之类的东西,就很适合在“双十一”抢购,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平时都不太有什么变化,所以有没有优惠一看就很清楚。

先付定金可优惠

结果被商家忽悠

程女士也吐槽了自己熬夜购买某品牌面条机的奇葩经历。很多天前,这家电商就发布了其一款高端面条机要搞大促销的信息,原价999元,提前交100元现金可赠送200元券,最终799元就可买下。但前提是消费者必须在11日凌晨1点支付尾款才能享受此优惠,并且优惠有限,手慢无。为了以优惠价拿下这款心仪的商品,程女士专门给自己设了闹钟,半夜睡眼惺忪地起来付款。可让她惊讶的是,尾款并非商家宣称的699元,而是变成了829元。程女士赶紧联系商家咨询,对方却表示这是系统自动识别的价格,他们也没有办法。“忽悠人半夜起来就是这么个结果,商家也太坑人了吧!”程女士觉得自己很受伤。

想“省钱”却变“败家”

网购还需冷静、理智

双十一优惠真的有那么划算吗?对此,有专业人士表示,“双十一大促”早在个把月前就大张旗鼓宣传,造足了舆论影响,然后又以每天某个特定时段抢优惠券为由不断地提高消费者的“黏性”,不断巩固其商品在消费者心里的形象地位。最后,又以“前几百名享有某种专属优惠,手慢无”等为由头,吸引海量消费者为了所谓的“限时优惠”,放弃深思熟虑,赶紧冲动支付。

总之,“双十一”是一场电商的销售狂欢节,同时也是广大消费者的“头脑发热节”,很多消费者在收到海量的“双十一”包裹后,发现有不少商品其实并不是自己原本想要的。本想着“省钱”,最后却成了“败家”。专业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无论什么优惠,自己需要的才是值得购买的。红红火火的“网购狂欢节”,也需要冷静和理智。

(记者 蔡怡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