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1)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2)

“每日罐头”是一档心理学口味精神食粮栏目(狗子特别喜欢的)。

今天聊聊“心盲症”。

罐头质检员:桥眠、李歪歪

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每一个写不完作业的周末,我都会召唤出脑海里自己设定的几个虚拟小伙伴,跟他们演演话剧。

长大后,这个场景迭代出了新版本:每一个写不完作业、喜欢的人还没回复消息的周末,我都能脑补出自己和他并肩站在窗前,从明天吃啥聊到人生理想。

这种脑补能精确到对方穿的格子衬衫是什么颜色、回答我时是什么眼神,以至于我一直觉得这是所有人都有的体验。而在上周例会,大家热切的描述自己听到“狗”这个词,脑海里出现的狗的形象时,其中一个同事表示自己并不会看到狗的形象。

虽然每个人看到的狗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类人,根本无法主动在脑海里产生任何视觉形象。

这种不能主动在脑海里创造出视觉形象的症状,就是心盲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现象。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3)

图 / Pinterest

心盲症者所不能产生的“脑海里的形象”有个学名叫心理意向,心理意向(Mental Imagery),是指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对它的感知。而视觉表象(Visual Mental Imagery)是心理意向中很常见的一种。简单来说,当你被要求想象一只狗时,尽管并没有狗在你面前,但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只狗的样子,这时你就产生了“视觉表象”

早在1880年,高尔顿就做了相关的研究。他设计了一个(不著名的)“早餐桌任务”:想象一下你今天早上坐下来吃早餐的桌子,并回答一些问题:

  • 脑海里的形象清晰还是模糊?和真实场景相比是否更明亮?

  • 桌子摆放的地点是不是确定的?

  • 摆在桌上的瓷器、烤面包片、面包皮、芥末、肉、欧芹或者其他东西,是否是鲜明且自然的?

可能因为高尔顿自己也是个科学家(人类学家)吧,他先找了一帮科学界的朋友们来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又收到了一批男大学生(科学家朋友们的学生)的回答。

令他惊讶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科学家几乎不会在脑海里产生视觉表象,即使产生了,也非常微弱。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4)

图 / 高尔顿:嗯?怎么会这样

“科学家不产生视觉表象”这个结论很快被一些人接受,但是反对的声音也随之出现了——很多科学家表示他们不仅能产生视觉表象,这些视觉表象还在他们的研究中帮了大忙(William F. Brewer,2006)。

比如爱因斯坦就曾表示,文字或语言在他的思维机制中似乎没有任何作用。对新思想有用的东西,是由一些标志或者不太清晰的图像自己复制拼合而成的

然而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直到2015年——

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认知与行为神经病学教授Adam Zeman突然收到了21个人的来信,这些人都表示自己的视觉表象一直在减少。

他们找到Zeman教授,是因为读到了他在2010年发表的一个代号叫MX的人的案例。MX是一名65岁的男性,在接受了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他再也无法产生视觉表象了。

Zeman教授给来信者回了一封长信,信中附了两份问卷,一份用于考察来信者的基本情况,另一份是“视觉形象生动性问卷”(vividness of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VVIQ),用于量化考察视觉表象的产生情况。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5)

VVIQ 问卷让受测者想象了4个画面,分别是亲戚朋友、朝阳初升、常去的商店和乡村风景。受测者要对场景细节的视觉表象用1~5评分,1表示根本没有画面,5表示非常清楚鲜活。

这些来信者的得分的中位数是16分,而另外111名普通心理学学生的得分是58分。

另外,McKelvie在1995年时计算了1869名受测者的分数,他们的平均得分是59.2分。(VVIQ问卷是其他心理学家1973年编制的)

这说明,与其他人相比,无法想象画面的人的得分,低了太多太多。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6)

图 / 心盲症者(上)和其他人相比的VVIQ得分

于是Zeman教授的团队,将这种“完全无法主动在脑海中产生视觉意象”的现象命名为“aphantasia”,译作“心盲症”

命名的词源是古希腊的一个关于想象的术语“αντασία”,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精神形象呈现给我们的力量”。phantasia加上前缀a-(表示“没有”)就构成了这个新术语。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7)

图 / Pinterest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五年来,关于心盲症的研究数量激增,心盲症的优缺点也逐渐浮出水面。研究表明,心盲症者报告了更多自传体记忆(个人自我体验有关的、生活事件的记忆)的缺失,人脸识别能力的不足等等。

最新的研究之一是上个月由马格德堡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Varg T.Königsmark等人发表的文章,他们发现,和心盲症者相比,那些产生视觉表象特别多的人,更倾向于体验到知觉异常,比如由闪烁诱发的假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s)。

诱发幻觉的传统闪烁叫Ganzfeld,而他们用html编写了一个新的闪烁程序,取名叫Ganzflicker。这是一个10分钟的全屏红黑闪烁视频,要配合白噪声在暗室中观看。

研究员在Reddit的aphantasia看板上发了个帖子,招募了178个志愿者,然后又补充了28名心理学大学生。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8)

Gif / 速度减慢了3倍的Ganzflicker(文末附有Ganzflicker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感受一下)

10分钟的实(闪)验(瞎)后,有些志愿者报告啥也没看到,大部分人说看到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型,更有一些人报告看到了非常具体的人脸或者动物,甚至有人看到了城市景观或石头城堡。

研究员发现,那些视觉表象活跃的人相比心盲症者,体验到了更多、更生动的假幻觉。

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大脑皮层中,管理简单视觉刺激的区域V1,解释了简单形状的产生;而要产生更复杂的假幻觉,需要更高级的皮层区域参与。更高阶的大脑区域(比如额叶)中与知觉相关的区域,和那些与想象有关的区域,有高度的神经重叠。

但是研究员同时指出,有些人也许体验到了非视觉型的异常知觉,但是他们很难用语言直观的描述它们

Bainbridge等人发现,心盲症者虽然缺少模拟视觉的能力,但是他们的空间表征能力很强。他们能完成心理旋转(一种同样是放在脑海里的操作能力),还有很好的空间记忆能力。空间表征不能被直观地看见,所以也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开会时表示没怎么想象出狗的形象的同事补充说,她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空间几何题解起来飞快。(我酸了,你们呢)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9)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10)

Galton, Francis. "Statistics of mental imagery." Mind 5.19 (1880): 301-318.

Brewer, William F., and Marlene Schommer-Aikins. "Scientists are not deficient in mental imagery: Galton revise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0.2 (2006): 130-146.

Zeman, Adam Z., Michaela Dewar, and Sergio Della Sala. "Lives without imagery-Congenital aphantasia." (2015).

Königsmark, Varg T., Johanna Bergmann, and Reshanne R. Reeder. "The Ganzflicker experience: High probability of seeing vivid and complex pseudo-hallucinations with imagery but not aphantasia." Cortex (2021).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7Fs5gzrcJDUx_75JkZu6xwyGzJ3N9BfyOm6AzOJtqw4Ae3w/viewform Ganzflicker测试

心盲症可以改善吗(心盲症我是真的脑补不出来啊)(11)

表白暴力 | 男性凝视 | 无性恋

冬季抗抑郁 | 床戏指导员 | 智性恋

社交ghosting | 微笑抑郁 | 识别PUA

这世界太丧了,我们想做点治愈的事儿。

点击名片,让我们陪着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